解剖結構與組成
橈腕關節由
橈骨遠端、
尺骨遠端的三角軟骨盤和近排腕骨中的舟、月、三角骨構成。腕骨間關節由近排腕骨和遠排腕骨構成。腕掌關節由遠排腕骨和第2~5掌骨基底構成,而由大多角骨與第一掌骨構成的拇指腕掌關節為一獨立的關節。橈骨遠端膨大,外側向下延伸形成橈骨莖突,內側有凹陷的關節面,橈骨尺側切跡。尺骨頭背側向下突出為尺骨莖突,正常人橈骨莖突較尺骨莖突長1~1.5cm。尺骨頭相對於腕骨完全是關節外結構,但其外側的半環形關節面與橈骨構成遠尺橈關節,其遠側與關節盤相關節。關節盤(三角軟骨盤)位於遠尺橈骨之間,並將尺骨與腕關節隔開,它附著於尺骨莖突、橈骨內側面及腕關節囊上,關節盤是尺骨遠端的重要部分,具有維持遠尺橈關節穩定的作用。
輔助結構
各腕骨在掌側形成一內凹的近似弓狀的腔道,稱作腕管(carpaltunnel),被腕掌側韌帶覆蓋,其內有屈肌腱和正中神經通過,尺神經從腕管的淺面通過。正常情況下腕管內壓力不高,但如有關節改變可導致神經受壓。腕的屈肌腱被內襯有滑膜的腱鞘包繞,伸肌腱也有腱鞘包繞。
腕關節囊附著於腕關節的邊緣,各方均有韌帶加強。腕關節韌帶主要有:①腕掌側韌帶:以橈腕掌側韌帶最堅強,起於橈骨莖突和橈骨遠端前緣,止於近排腕骨和頭狀骨。②腕背側韌帶:不如腕掌側韌帶堅強,主要為橈腕背側韌帶,起於橈骨遠端背緣,止於近排腕骨(主要是三角骨)。③腕橈側副韌帶:由橈骨莖突至舟骨結節和大多角骨。④腕尺側副韌帶:由尺骨莖突至三角骨和豆骨。⑤腕橫韌帶:由舟骨結節和大多角骨至豆骨和鉤骨鉤。⑥腕骨間韌帶:有一系列韌帶緊密連線各腕骨,其附著點有血供進入腕骨內。
功能:腕關節主要具有屈和伸的功能,也有橈偏和尺偏功能。拇指的腕掌關節為具有兩軸面的鞍狀關節,故具有屈、伸、內收、外展、旋轉及多種活動的功能。遠尺橈關節與近尺橈關節共同完成前臂的旋前和旋後功能。
影像學結構
遠排腕骨層面顯示遠排腕骨沿手腕背側面排列,呈凹向掌側的弧線,大多角骨與鉤骨鉤相對,中間的空隙主要為腕管的斷面。腕管內有指淺、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共9條,正中神經居其前部。腕管和大多角骨前面為拇指對掌肌和拇短展肌,腕管正前方是掌腱膜。最內方是小指短展肌和小指對掌肌。手腕背側也有許多的伸肌腱。
掌骨近端層面與遠排腕骨層面相似,顯示第1~5掌骨基底由內向外呈弓狀依次排列,其下方為腕管的斷面結構。
相關疾病與治療
1、腕關節脫位是一種較少見的關節損傷,但外力作用下任一腕骨均可脫位。因其解剖結構複雜,常易發生漏診和誤診。
2、分型:I型,單純撓腕關節脫位;2型,撓腕關節及腕骨間關節脫位。
3、傷機制:腕骨脫位,由於外力作用方向和受傷體位不同,臨床上可造成背伸型和屈曲型損傷,以背伸型經舟骨月骨周圍脫位多見。
4、 治療方法
4.1 手法復位:3周內的脫位行臂叢麻醉下手法復位,腕屈30°石膏外固定2周,患腕功能位固定4周。伴骨折者石膏固定8~10周,2周后改為中立位繼續固定4~6周。本組6例行手法復位。
4.2 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取腕掌縱形“S”形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顯露腕關節囊背面。切開關節囊暴露橈腕關節、天腕關節,見遠排腕骨脫向背側,顯露月骨及頭狀骨。①新鮮骨折可直視下行手法復位,如復位困難可於頭狀骨垂直方向擰入1枚復位螺釘,牽引下折頂復位,用克氏針經頭狀骨至月骨固定脫位,舟狀骨復位後用微型松質骨螺釘或克氏針固定,同時修復橈掌側關節囊,橈舟頭韌帶和橈舟月韌帶。②陳舊性骨折可見局部瘢痕粘連,腕骨排列紊亂。復位前先行銳性剝離粘連,注意勿損傷腕骨軟骨面及舟骨周圍血運。將脫位復位固定後顯露舟骨骨折端,矯正成角、旋轉和移位,刮除舟狀骨斷端之硬化骨,用微型松質骨螺絲釘或克氏針固定,切除橈骨莖突並將其植入斷端骨缺損區。手術後石膏托外固定拇外展,腕關節中立位4周(舟狀骨克氏針固定組石膏固定8周)。拆除石膏後加強功能鍛鍊。
I型脫位損傷較輕,其韌帶撕裂僅限於撓腕之間。此型脫位的預後較好,一般可採取閉合復位及石膏固定6周的方法治療,僅對那些因骨折片阻礙復位或需使骨折的撓骨莖突解剖對位時才行手術,如復位不穩定,可考慮用交叉鋼針固定法防止再發半脫位。11型脫位的損傷涉及撓腕關節、中腕關節及舟月骨間韌帶等多個部位,閉合復位困難。其正確治療應通過腕掌、背側雙切口開放復位,首先整復撓骨莖突,以達到撓腕關節穩定,而後鋼針固定舟、月骨,以達到中腕關節穩定,修復所有撕裂的韌帶並整復所有較大的骨折片。即使如此,預後仍不令人樂觀。若因效果太差需作二期手術,作者認為腕關節固定術優於近排腕骨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