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岩翻花

腎岩翻花首見於《瘍科心得集》:“夫腎岩翻花者,俗名翻花下疳……。”又名翻花下疳、陰莖岩。 腎岩翻花是因肝腎素虧,或憂思郁怒,相火內熾,肝經血燥,火邪鬱結,逐漸惡變而成。以陰莖龜頭出現丘疹、結節狀堅硬物等,潰後如翻花狀,有特異惡臭和膿性分泌物為主要表現,發生於陰莖的癌病類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腎岩翻花
  • 又名:陰莖癌
  • 多發部位:包皮內板、冠狀溝及龜頭部
  • 鑑別診斷:在陰莖內可捫及單個或多個硬結
  • 出處:《瘍科心得集》
介紹,診斷依據,鑑別診斷,辨證論治,

介紹

本病即西醫學所說的陰莖癌
按:癌之名義本為岩,而癌之名字初作岩者,乃以癌字從喦,而喦即岩字也。
《說文·山部》:“喦,山岩也。從山、品”,徐鉉曰:“從品,象岩厓連屬之形”,《正字通·山部》云:“喦,通岩”,是其義也。
蓋癌之為狀,“高突如喦頂”(腫物嶙峋之形)、“爛深如喦壑”(潰爛下陷之象),一似凹凸參差之山石狀,故癌之一名初即為岩(喦)也。如《格致餘論·乳硬論》云:“若夫不得於夫,不得於舅姑,憂怒鬱悶,昕夕積累,脾氣消阻,肝氣橫逆,遂成隱核,如大棋子,不痛不癢,數十年後方為瘡陷,名曰奶岩,以其瘡形嵌凹似岩穴也。”《瘍科心得集·卷下》云:“夫腎岩翻花者……初起馬口之內,生肉一粒,如豎肉之狀,堅硬而癢,即有脂水……漸至龜頭破爛,凸出凹進,痛楚難勝,甚或鮮血流注……”,即沿用其本義本字而名為岩(喦)者。《本草綱目·主治·癰疽》云:“穿山甲:乳癰、乳嵓,炮研酒服。”(按:嵓,即喦字)亦仍用其本義本字而名為岩(喦)者也。
(文章來源:張綱《中醫百病名源考·癌》,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P567-572)

診斷依據

1.多發於30~60歲。
2.好發於包皮內板、冠狀溝及龜頭部。
3.初起為丘疹或疣狀或潰瘍病變,典型者呈菜花狀,有特異惡臭或膿性分泌物。
4.一側或雙側腹股溝核腫大。
5.活體組織病理切片可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1.陰莖痰核:在陰莖內可捫及單個或多個硬結,同房舉而不堅且痛,終不潰破流滋,亦無異味。
2.外陰臊疣:有不潔性接觸史,在冠狀溝或包皮內板上初起為淡紅色小丘疹,逐漸增大增多,外形呈乳頭樣或菜花狀,易糜爛、滲液,有異臭,賴組織活檢鑑別之。
3.陰莖乳頭狀瘤:多見於青壯年,初起為冠狀溝處局部隆起,漸增大呈乳頭狀,有蒂或無蒂,色淡紅,質軟,生長緩慢,繼而感染時有惡臭分泌物,組織活檢可予鑑別。
4.陰莖角;是一種慢性增殖性疾病,在冠狀溝處突起桔黃色粗糙的條狀或柱狀物,邊緣清楚,硬似羊角,須賴組織切片鑑別之。
5.硬下疳:有不潔性接觸史,為梅毒初期病變,初起於龜頭起粟粒大丘疹或硬結,漸色紫腐爛,中間如臼,四周堅硬凸起,形如缸口,不甚疼痛,不易出血,約一個月可自愈。

辨證論治

1.肝鬱血瘀證:陰莖冠狀溝附近有丘疹、結節、疣狀物,逐漸增大,潰後流滋水或流血水,或有疼痛,舌淡苔薄,脈弦或澀。疏肝化瘀。
2.肝經濕熱證:陰莖部潰瘍,腫脹疼痛,翻花如石榴狀,滲血滲液,惡臭難聞,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清熱化濕解毒。
3.陰虛火旺證:病變後期,陰莖潰爛,尿頻尿痛,排尿不暢,伴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口燥咽乾,舌紅無苔,脈弦細數。滋陰降火。
4.氣血兩虛證:病變晚期,陰莖潰爛,形成尿漏,甚則陰莖潰爛脫落,身體瘦弱,飲食不思,舌淡少苔,脈沉細無力。益氣生血、補脾健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