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為生痰之源

脾為生痰之源,中醫基礎術語, 脾主運化,運化水液。若脾失健運,則水濕內停,聚而生痰。指出痰飲證的病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為生痰之源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脾為生痰之源,指若脾虛健運失職,則水濕停滯,蘊而成痰。

解讀

脾為生痰之源,脾主運化,運化水液,若脾失健運,則水濕內停,聚而成痰。《醫宗必讀·痰飲》:“按痰之為病,十常六七,而內經敘痰飲四條,皆因濕土為害,故先哲雲‘脾為生痰之源’……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脾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若脾胃運化失職,土不制水,則導致水津不行,停聚而為痰、為飲。《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屬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飲食入胃後,經脾的吸收,將水液中的精氣首先向上輸送於肺,在肺氣的作用下,將其中的“清”的部分布散於全身以濡養臟腑組織器官,其中“濁”的部分,一部分經肺的宣發作用輸布於皮毛而為汗,另一部分經肺的肅降作用下達與腎和膀胱,成為尿液排出體外,使體內各個組織器官,既得到津液的充分濡養,又不致水濕停留,從而維持體液的動態平衡。若脾運不健,氣化失調,水液停聚於肺而為痰飲,故曰:“脾為生痰之源。”

中醫套用

脾為生痰之源,說明脾在痰飲形成過程中有重要作用。痰飲之形成,與外邪犯肺和臟腑失調有關。如外邪犯肺,肺氣失宣,或郁而生熱,或化燥傷陰,均可使津液凝結而成痰。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失職,津液運行停滯,停聚日久,也可凝結生痰。肺、脾、腎三藏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故痰飲多責於肺脾腎病變。脾主運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作用。故祛痰劑每多配伍健脾祛濕藥,所謂“脾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醫宗必讀》。故凡治痰,不僅要宣肅肺氣,助痰液排出體外,更需治脾,健脾補氣,促其運化,以杜絕生痰之源。故常配伍健脾祛濕藥如白朮、茯苓等。然脾土之健運,常得命門之火溫煦,若命門火不足以溫煦脾陽,則脾陽不運易聚濕生痰。故丁甘仁:“痰飲生源於土濕,土濕本源於水寒,欲化其痰,先燥土濕,欲燥土濕,先溫水寒。”況腎臟主水,津液的腎中陽氣之溫煦以蒸騰,如腎虛氣化不行,則水液停留,殃及全身,泛濫亦成痰飲。誠如張介賓:“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故治痰飲之法,當以治理脾腎為要,使痰無以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