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止咳化痰平喘藥的不同性能,分為溫化寒痰、清化熱痰及止咳平喘藥三類。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止咳化痰平喘方劑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運動員慎用: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未納入
基本介紹
咳嗽、氣喘與痰涎在病機上常有密切關係,咳喘多挾痰,痰多常致咳喘。因此,臨床上止咳化痰平喘藥常相互配伍使用。
化痰止咳平喘藥的性味,大多辛、苦、甘。辛能開郁散結;苦能降氣平喘;甘能潤肺止咳。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故本類藥物主要歸肺脾兩經。
接止咳化痰平喘藥的不同性能,分為溫化寒痰、清化熱痰及止咳平喘藥三類。
使用注意
常用方劑
【組成】
茯苓四兩(12g),甘草三兩(9g),乾薑三兩(9g),細辛三兩(5g),五味子半升(5g)。
【主治】
寒飲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等。
【正文】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方歌:苓甘五味姜辛湯,溫陽化飲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飲保全康。
功用:溫肺化飲。
運用:
1.本方為治寒痰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為證治要點。
2.若痰多欲嘔者,加半夏以化痰降逆止嘔;兼沖氣上逆者,加桂枝以溫中降沖;咳甚顏面虛浮者,加杏仁宣利肺氣而止咳。
3.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屬寒飲而咳痰清稀者可用本方。
注意事項:因本方藥力較峻,凡中氣不足,脾腎陽虛、孕婦等,皆應慎用。
清氣化痰丸
【組成】
陳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實麩炒、黃芩酒炒、瓜蔞仁去油、茯苓各一兩(各30g),膽南星、制半夏各一兩半(各45g)、薑汁為丸。
【主治】
痰熱咳嗽.咳嗽氣喘,咯痰黃稠,胸膈痞悶,甚則氣急嘔惡,煩躁不寧,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正文】
用法: 薑汁為丸。每服6,溫開水送下(現代用法 :以上8味,除瓜蔞仁霜外,其餘黃芩等7味藥粉碎成細粉,與瓜蔞仁霜混勻,過篩.另取生薑10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乾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兒酌減;亦可作湯劑,加生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效: 清熱化痰,理氣止咳.
臨床套用及研究:
1. 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痰熱咳嗽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咯痰黃稠,胸膈痞悶,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 加減變化 若痰多氣急者,可加魚腥草、桑白皮;痰稠膠粘難咯者,可減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噁心嘔吐明顯者,加竹茹;煩躁不眠者,可去黃芩,加清熱除煩之黃連、山梔,並酌加琥珀粉、遠志等寧心安神之品。
3. 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屬痰熱內結者。
【組成】
大黃酒蒸、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15g),沉香半兩(2g),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放入小砂罐內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乾,火煅紅,候冷取出(3g)。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癲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噎息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正文】
用法:上為細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8~10g],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送下,臨臥食後服。
方歌:滾痰丸用青礞石,大黃黃芩與沉香,
百病皆因痰作祟,頑痰怪證力能匡。
功用:瀉火逐痰。
運用:
1.本方所治諸證均屬實熱頑痰為患。以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為證治要點。
2.精神分裂症、癲癇、神經官能症等屬痰火內閉者,均可套用。
注意事項:因本方藥力較峻,凡中氣不足,脾腎陽虛、孕婦等,皆應慎用。
貝母瓜蔞散
【組成】
貝母一錢五分(4.5g),瓜蔞一錢(3g),花粉、茯苓、橘紅、桔梗各八分(各2.5g)。
【主治】
燥痰咳嗽。咳嗽嗆急,咯痰不爽,澀而難出,咽喉乾燥哽痛,苔白而乾。
【正文】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潤肺清熱,理氣化痰。
臨床套用及研究: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燥痰證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咳嗽嗆急,咯痰難出,咽喉乾燥,苔白而乾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如兼感風邪,咽癢而咳,微惡風者,可加桑葉、杏仁、蟬蛻、牛蒡子等宣肺散邪;燥熱較甚,咽喉乾澀哽痛明顯者,可加麥冬、玄參、生石膏等清燥潤肺;聲音嘶啞、痰中帶血者,可去橘紅,加南沙參,阿膠,白芨等養陰清肺,化痰止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可用於肺結核、肺炎等屬燥痰證者。
4.使用注意 對於肺腎陰虛,虛火上炎之咳嗽,則非所宜。
【組成】
青蒿6克,竹茹9克,法半夏5克,赤茯苓9克,黃芩9克,枳殼5克,碧玉散9克(或用:滑石6克、甘草1克、青黛3克)。
【主治】
少陽濕熱,痰濁內阻。證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粘涎,甚或乾嘔呃逆,胸脅脹滿,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
【正文】
功效: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運用:
1.本方證是以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痛,吐酸苦水,舌苔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2.臨床上用本方可治療流行性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
柴胡達原飲
【組成】
柴胡、生枳殼、川朴、青皮、黃芩各5克,桔梗3克,草果2克,檳榔6克,荷葉梗5克,炙甘草2克。
【主治】
痰濕阻於膜原。證見胸膈痞滿,心煩懊惱,頭眩口膩,咳痰不爽,間日發瘧,舌苔厚如積粉,捫之糙澀,脈弦滑。
【正文】
功效:宣濕透達膜原之邪。
運用:
1.本方證以胸膈痞滿,咳痰不爽,心煩,苔厚膩,脈滑為辨證要點。
2.本方可用於治療瘧疾、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