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能
- 外文名:Nai
- 拼音:Nài
- 起源:羋姓
- 得姓始祖:熊摯
- 歷史名人:能元皓、能自宣
- 起源時間:春秋時期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能元皓,能自宣,能監,能格,能圖,能威,能開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九言通用聯,
姓氏源流
源流一
西周初期有一個貴族叫熊繹,是熊盈族(祝融氏(鬻熊一支的後裔。熊盈族曾在西周初期助武庚叛周,失敗後被迫南下,辟於荊山為根據地(今湖北南漳)以圖發展。直到周成王姬誦執政時期(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熊繹始受封賜,子爵,建都於丹陽(今湖北秭歸)。至周康王姬釗執政時期,他仍保持向周王朝貢納的關係。
據史書記載:“夔國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夔子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與冝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成得臣,就是楚國令尹子玉,斗宜申就是楚國司馬子西。二人率軍滅掉夔國,把夔子俘回郢都,將夔子國的封地併入了楚國。
夔國的許多人本來皆為王族熊氏,在夔國被滅之後,熊摯的一些後代為了避免被株連,便去掉熊字的“火”字偏旁,改以神獸“能”的名稱為姓氏,稱能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能氏正宗。
源流二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鈕顏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能偃部,滿語為Nioyan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能氏、鈕氏等。
得姓始祖
熊摯,周朝時候,朝廷里有一個大臣叫作熊繹被分封到楚地為王,建立了楚國。熊繹有一個兒子叫作熊摯,因為有殘疾,不能繼承楚國的王位。後來楚國的王族把熊摯封到夔地去,讓他在那裡建立了夔國。但是楚國宮廷對熊摯還是不放心,認為留著他遲早是一個禍患,就決心除掉熊摯。這以後,熊摯的後代為了避難,就將姓氏改為能,並世代相傳,成為今天能姓的起源。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能元皓
能自宣
能自宣,著名宋朝醫學家。醫術高超,活人無數,以清靜養德為上,當時人稱他為“國手”。
能監
能鑒,著名明朝官吏。博學多聞,官至始興縣令,有政績,民皆贊。。
能格
能圖
能圖,生卒年不詳,滿族,鈕顏氏,滿洲正紅旗人。著名清朝大臣、翻譯家。清順治年間任清廷內院筆貼式,他的最大貢獻就是將《遼史》、《金史》、《元史》三部史書翻譯為新滿文,因功累官至左副都御使,加太子少保。 能圖的名望與其翻譯的史書流芳千古,後世歐洲史學家就是根據他的三史滿文譯本再譯為拉丁文字,流傳於歐洲各國。
能威
能威(?―1772年待考),字神鳳,武進人(今江蘇常州)。著名清朝高僧、書畫家。工書、畫,傳惲氏法。筆墨秀雅。與錢維城司寇為戚屬。錢維城以畫供奉內廷,因延能威至京為之捉刀。 在錢維城的傳世作品中,其實有多半出自能威之手。公元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錢維城歿後,能威不久亦示寂。
能開元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公元前246年(秦莊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華陰堂:以望立堂。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夔國;望出太原:全聯典指能氏的源流和郡望。
醫稱國手;邑有政聲: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醫能自宣,醫術高超,當時人稱他為“國手”。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能鑒,博學多聞,官始興縣令,有政績。
六言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奮南城以登高第;尹京兆而著賢聲: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能自宣為一代名醫。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能鑒官始興令,有政聲。
九言通用聯
惠政及人,共頌花縣品;洪功濟世,鹹仰杏林春: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良吏能鑒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醫能自宣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