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開放引流術

胸腔引流液多時,引流管接水封瓶或胸腔引流袋可免去多次換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胸腔開放引流術
  • 外文名:(Open Drainage
  • 別名:胸腔開放式引流術
  • ICD編碼:34.0901
  • 分類:胸外科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適應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後處理,

手術名稱

胸腔開放引流術

別名

胸腔開放式引流術

分類

胸外科/有創性診斷及治療技術

ICD編碼

34.0901

適應症

胸腔閉式引流2周后,胸膜的髒層和壁層已粘連,縱隔已固定,引流管中水柱波動消失,每日引流出的膿液不多於20ml,可以將閉式引流變為開放引流。特別是合併有支氣管胸膜瘺、食管胃吻合口瘺的慢性膿胸患者,在全身情況不宜進行胸部大手術時,開放引流可以使引流更通暢,進一步減輕患者的中毒症狀,改善全身狀況,使膿腔進一步縮小,為下一步手術治療做準備。開放引流後,患者換管容易,行動方便。

麻醉和體位

局麻或全麻均可。側臥位。

手術步驟

1.沿選定的肋骨走行方向做一個長6~8cm皮膚切口,切開肌肉顯露肋骨,切開骨膜,骨膜下切除4~5cm長的肋骨,由肋骨床進胸腔。
2.探查膿腔的容量、有無異物或支氣管胸膜瘺。吸淨膿液和塊狀的纖維膿苔沉著。膿腔大者可用長彎鉗協助探查。用溫鹽水反覆沖洗膿腔,但有支氣管胸膜瘺者應堵住瘺口。
3.引流管內徑應儘可能大(>1.0cm),剪1~2個側孔,胸內管長3~4cm,胸壁外管長約2cm,不要留得過長以免影響敷料包紮,管壁用別針固定,縫合引流管周圍的胸壁軟組織及皮膚數針。

術後處理

1.按分泌物的多少決定更換敷料的次數。術後初期膿液較多,每日更換敷料2~3次,以免膿液浸漬皮膚,導致皮炎。膿液減少後可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
2.引流不暢時,隨時調整引流管,沖洗及更換引流管。
3.膿腔體積小於10ml時,可拔除引流管,改用凡士林紗條引流或更換為較細的引流管。
4.伴有支氣管胸膜瘺的患者,應等膿腔相對無菌,肉芽生長,支氣管瘺口逐漸縮小,膿腔逐步變小後,再用肌肉及大網膜移植填塞或行小型胸改術使其癒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