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胸痛伴冷汗的病因
檢查
胸痛伴冷汗的診斷檢查
面色蒼白、胸痛、心前區劇痛、伴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冷汗、四肢發涼等休克症狀。
鑑別診斷
胸痛伴冷汗的鑑別診斷
(1)胸痛伴咳嗽:氣管、支氣管、胸膜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伴有咳嗽。
(2)胸痛伴
吞咽困難:見於食管疾病,例如食管炎、食道裂孔疝、食道腫瘤引起的胸痛。
(3)胸痛伴咯血:肺結核、肺梗塞、
支氣管擴張症、原發性肺癌的胸痛常伴有咯血。
(5)胸痛伴冷汗、面色蒼白、胸痛、心前區劇痛、伴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冷汗、四肢發涼等休克症狀:可見於心肌梗塞。
(6)胸痛伴發熱:胸痛伴發熱、咳嗽,伴有相應的胸部體徵,可見於
大葉性肺炎、
結核性胸膜炎、膿胸等。胸痛、心前區疼痛,伴有發熱、出冷汗和疲乏,出現呼吸困難及咳嗽,可見於心包炎。
(7)胸痛伴胸悶、心悸:胸痛伴有胸悶、心悸,與此同時或在此之前,出現發熱、身體酸痛、咽痛、腹瀉等症狀,可見於
急性心肌炎。
面色蒼白、胸痛、心前區劇痛、伴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冷汗、四肢發涼等休克症狀。
緩解方法
胸痛伴冷汗的預防
近20年來,由於加強監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明顯降低,從30%左右降低至10%以下。但再梗死或多次梗死的患者增多,成為
心肌梗死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除在急性期應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心肌梗死後的康復和二級預防,以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工作能力。
1.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衛生宣傳教育,使患者和家屬對本病有所認識,了解各種防治措施的意義,使之減少對疾病的顧慮,在防治中能積極予以配合。
2.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總脂肪、
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體重超重者要限制總熱量。經膳食調整3個月後,血脂水平仍明顯異常者,可針對血脂異常特點,選用血脂調節劑。
3.吸菸者應力勸戒除。吸菸不光是
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也是心絞痛、
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險因素。心肌梗死後恢復的患者,繼續吸菸者再梗死發生率大約為不吸菸或吸菸已戒除者的2倍。挪威多中心研究,在心肌梗死後17個月中,戒菸者較繼續吸菸者再梗塞減少45%,在3年後,戒菸者較吸菸者心臟原因死亡及再梗死明顯降低。被動吸菸與吸菸者有相同危險,故應力勸患者的親屬戒菸,患者恢復工作後最好應在無菸環境中工作。吸菸可能誘發
冠狀動脈痙攣,血小板聚集,減低冠狀動脈及側支循環的儲備能力。伴有
高膽固醇血症者,吸菸程度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呈高度相關,吸菸可使冠狀動脈病變加重,這些可能都地易誘發再梗死的原因。
4.適當的體力活動和鍛鍊。可採取步行、體操、太極拳、氣功等鍛鍊方法以增強體質。
5.合併高血壓或糖尿病者,應予以適當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療。血小板不公在
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過程中,而且在
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環中聚集等所導致的
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阿斯匹林是廉價易得的抗血小板製劑,副作用低,便於長期套用。
7.套用beta;-
受體阻滯劑。大量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beta;-受體阻滯劑能降低心肌梗死後再梗死的發生率、猝死發一率、心臟死亡率和總死亡率。常用beta;受體阻滯劑有心得安、氨醯心安、美多心安等。
8.
急性心肌梗死恢復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門診隨訪,觀察病情,調整用藥。如又再現心絞痛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止再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