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高望

胡高望

胡高望(1730~1798),浙江仁和人,字希呂,號豫堂,諡號文恪。乾隆十九年,考授中書,而後得中一甲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基本介紹

  • 本名:胡高望
  • 字號:希呂
    豫堂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浙江仁和
  • 出生時間:1730
  • 去世時間:1798
個人經歷,史料與相關典故,他與李兆洛,“微”還是“無”,

個人經歷

乾隆十八年鄉試,考中舉人。
乾隆十九年,考授中書。而後得中一甲二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帝召見胡高望等被引見的人員時,給胡高望的批示:明白。認為他是頭腦清楚的。
乾隆二十八年,散館一等。
乾隆三十二年,考試翰詹,欽定二等二名,升為翰林院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左春坊左庶子。
乾隆三十三年,出任會試同考官、閱中書學正卷。
乾隆三十四年,任會試同考官。
乾隆三十六年,胡高望以庶子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
乾隆三十七年,會試同考官。次年,授翰林院侍讀學士。乾隆三十九年,胡高望提督湖北學院。乾隆四十年,胡高望授詹事府詹事、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任工部侍郎,典恩科會試。提督江南學道。
乾隆四十九年,胡高望充任會試同考官。
乾隆五十一年,胡高望為內閣學士、出任順天鄉試副考官。
乾隆五十三年,以兵部侍郎出任江南鄉試主考官。同年又以兵部侍郎出任江南學政。
乾隆五十四年,胡高望提督江蘇學政。乾隆五十五年,授兵部右侍郎。乾隆六十年,調胡高望充任吏部右侍郎。
嘉慶元年,胡高望充經筵講官,上書房行走。轉任吏部左侍郎。嘉慶二年,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卒於清嘉慶三年(1798),享年68歲。嘉慶六年,奉旨將胡高望入祀鄉賢祠。

史料與相關典故

他與李兆洛

據傳,胡高望愛惜人才,視如性命。曾有陽湖人李兆洛,幼年聰穎,成童,應縣試。縣令見他年齡最小,卻最先交卷;懷疑而把他叫來詰問,不料他對答如流。縣令故意不讓他參加複試。當時,胡高望聞知,立即手書一副對聯相贈:“他日定成名進士,乃翁真有好兒郎。”後來應試時,適逢胡高望提督學政,非但將李兆洛試卷取為第一,而且將其兩場考試的試卷刻版印發給在學的生員人手一冊,對他們說:“回去好好讀熟,不要小看李兆洛新進,我主持科舉考試走遍半個天下,還沒見到像李兆洛這樣有才的人。”

“微”還是“無”

據說胡高望文字功夫很高,尤其是訓詁方面的功夫十分了得。有一則故事是跟訓詁有關的,非常有趣:
在照相術沒有普遍流行之前,從前的考試還循例要填面貌冊。填面貌冊就不能跟照相一樣準確。什麼面黑、面白,哪裡有什麼標準?也不過虛應故事罷了,因此常發生笑話。有一則就發生在胡高望身上。胡高望在江蘇任考官,他對考生的面貌非常認真,怕有冒名頂替的。有個常熟生員叫沈廷輝,他填有“微須”字樣。後來聽說胡先生一向訓“微”為“無”的,這是按照“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朱註:微,無也。沈生一想,只有入場頭一天,把那鬍鬚剃掉。哪知有個學書和沈相識,早在冊上改“微”為“有”了。唱名時,胡高望見了沈廷輝,說:“這又是個假冒的!冊上有須,何以無須?”可憐的沈廷輝就這樣被斥了。接著又有一生,為著“微須”二字跟胡辯論起來。胡罵他連“微,無也”都不懂,但那考生反問胡:“孔子微服過宋,是不是脫得精光的呢?”弄得胡無詞可答,只得讓他照考。這位胡高望先生咬文嚼字,固屬可厭,然而面貌冊的辦法,究竟不妥。早些年攝影的技巧不甚精工,達到用照相的辦法,還曾發現過許多毛病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