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銓隨筆

胡金銓隨筆

《胡金銓隨筆》是201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金銓。

基本介紹

  • 書名:胡金銓隨筆
  • 作者:胡金銓
  • ISBN:9789620430060(港);9787309096934(中)
  • 類別:隨筆
  • 頁數:356(港);297(中)
  • 定價:HKD 98;38(中)
  •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2-1(港);2013-06(中)
  • 裝幀:平裝(港);精裝(中)
  • 開本:1/16
內容簡介,目錄,代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代序,

內容簡介

很多人對胡金銓的認識只停留於「電影」的範疇。很多人看過胡金銓的電影,卻很少人看過胡金銓的文章;很多書評論過胡金銓,卻沒有書記錄過胡金銓的評論。
本書首次把胡金銓生前的隨筆結成文集,上至歷史功過、國際大事,下至衣食住行、雞毛蒜皮,記錄了胡金銓對不同學問的認識和見解,從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不只是一個優秀的電影導演,更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文化人。

目錄

代序

——他鄉與故鄉

第一章

胡金銓談——飲食文化
日本人用眼睛吃飯
胡金銓隨筆
吃飯禁忌
京都醬菜
傳統飲食在東瀛
茶葉滾水衝出文化
茶為萬病之藥
長壽秘方——
烤鴨子的風波
皇帝吃什麼?
蘿蔔青菜, 各有所愛
滿漢全席古今有別
在英國吃俄國菜

第二章

胡金銓談——日本文化
東本願寺·畫箋堂
生活享受泡澡堂
日本花道崇尚簡樸
東洋武術世界
借力使力——相撲
軍國主義染污神道
漢醫學復興
中國摺扇源於日本
中日紙源
日本朝鮮學中國造紙術
日本和紙歷史悠久

第三章

胡金銓談——日本社會
關注銀髮族
老人家是社會財富
漫談日本史
胡金銓隨筆
漢文化助日本立國
日本發展新科技造成隱憂
米麥建立政權
日本有政府而無國民
應為和平而努力
日本經濟一流生活末流
鎖國政策
全國崇洋
日本輕創造重模仿
經濟崩潰百病叢生
日本靠美國搭救
西方眼偏見看日本
小說以偏概全影響深遠
引進新思潮全面洋化
日本夢想主宰亞洲
野心家欲重整軍事強國
日本工業第三世界求存犧牲大

第四章

胡金銓談——鴉片戰爭
反思重拍“鴉片戰爭”
考證鴉片來源
晚清遺老論大煙
鴉片禁而不絕
林青天清正廉明
林則徐官場無政敵
步步為營準備禁菸
不敢倡議改革
林則徐犯的大錯
錯估形勢露敗象
軍備不堪一擊
九龍”與“穿鼻”之戰
關天培壯烈犧牲
定海失守
道光會錯意改剿為撫
國窮力弱改變策略
道光剛愎自用
伊里布挾俘虜自重
陣前易帥主戰派上陣
英軍撤退舟山失而復得
虎門位居要塞
虎門增兵無法改變結果
英軍占領香港
琦善是賣國賊嗎?

第五章

雜談五則
維他命C先生——記兩次諾貝爾獎得獎者萊納斯·波林
懷念芥昱兄
生財有道和唯利是圖
人間採訪
“胡說”中國旅店史

代序

他鄉與故鄉

我原籍是河北省永年縣,沒去過。小的時候,父母抱著我到過東北、山西、河南、河北。除了邯鄲還有一些印象之外,其他地方都記憶模糊了。十九歲之前,基本上我都住在北京。這個七朝建都的文化古城,外地人初到的時候,很難對她有好感。頭一樣,天氣就不得人心,冬天冷,夏天熱,春天颳大風。秋天還不錯,可惜時間不長。一年到頭無風三尺土,下雨一街泥。可是你住上個一年半載,就能品嘗出她的好處來。
誰都知道,當年北京人有禮貌。好比說,你去餐廳吃飯,覺得有道菜太鹹了,跑堂的既不解釋,也不會跟你抬槓,立刻端回去給你重做。也許他叫廚房的二師父(找大師父是找挨罵)把那道菜過過水,回鍋一炒,再拿出來。一邊道歉一邊跟你商量:“您再嘗嘗,要是還‘口重’的話,我再叫重新給您做。馬師傅老婆病了,他這兩天神魂顛倒的。我把這事告訴掌柜的了。掌柜的吩咐下來:這道菜算他‘敬’您的,不上單子。”這么一來,你還好意思再挑毛病嗎?就是再鹹,也得湊合著吃了。其實跑堂的說的那套話,全是他自己編的。他真能把這件事報告掌柜的嗎?那不變成挑撥是非了嗎?
還是想當年在北京,你要到綢緞莊買布料,無論是哪一家,夥計態度和氣得叫你發慌。譬如你一進去,大夥計幫你看貨,小夥計奉茶敬煙,左挑右揀,折騰一個多鐘頭,最後你找不到合意的,扭頭就走。大夥計送你出門的時候,還面帶歉意地說:“真對不起,讓您白跑一趟。您想要的幾樣,我都記下來了。下回進貨的時候,我叫他們添上。”這話說得既客氣又得體。
當然,北京的好處不單是飯館和綢緞莊。主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態度、四周環境的氣氛。就說公園吧,那年頭,進門買一張票,逛一天也沒人管。不像現在,你要游頤和園,進門買票,上排雲殿再買票,過蘇州街又買票……這大概是現代化的一環吧!因為美國的迪士尼樂園就是這個辦法嘛!
我在北京請的副導演小張,是旗人。工作認真,為人謙和。有一天放假,我說:“小張,你今天沒事,帶孩子逛公園吧!”小張一撇嘴:“那可去不起啊!我們兩口子帶著倆孩子,進公園過五關斬六將,回來再吃頓漢堡,加上車錢,我半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在“舊社會”逛公園是最便宜的娛樂了。
也是在“舊社會”,有這么一個說法:世界上有兩個都市是“流沙”,就是北京和巴黎。只要你在這兩個地方住上幾年,就不想搬了。
像“流沙”,是形容這兩個都市迷人的地方要慢慢地體會,時間一長,你就愛上她了。愈陷愈深,終於老死斯土。這種說法是對“外地人”而言,像我這種在北京土生土長的,並沒有那種感覺,而且很厭倦那種死氣沉沉的環境,時時想衝出去。
一九四九年,我就從“流沙”里鑽出來,到了香港。初臨異地,言語不通,舉目無親。在嘉華印刷公司做校對,月薪七十五元,生活相當苦。白天在寫字樓辦公,晚上就睡在寫字檯邊搭的行軍床上。我校對過整本的香港電話簿、整套的佛經……那時候常常想念北京,而想的都是故鄉的好處。
在香港一住就是四十年,漸漸地體會出她的優點來了。在這個半中半洋的社會裡,雖然日夜不停地為生活奔波,但她有相當程度的自由。沒有鋪天蓋地的政治運動,也沒人灌輸你什麼思想。有人說香港的人情薄如紙,不全對。在這裡交上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不容易,可是真要交上一個朋友,就是一輩子的事。
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利”字當頭。但她也有商業社會的好處,買什麼東西都方便,只要你有錢。可就是賺錢不容易。離開了香港,時時想念她。我現在流浪在美國,有人問我故鄉是什麼地方,我不由自主地說:“就算香港吧!”
一九九五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