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桐

草海桐

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 Forst. F. ex Vahl)也稱為:羊角樹、水草仔、細葉水草,是草海桐科多年生常綠亞灌木植物,是典型的濱海植物,它們總是喜歡倚在珊瑚礁岸或是與其他濱海植物聚生於海岸邊,迎著大海生長,被人們形容為濱海的草根階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海桐
  • 拉丁學名:Scaevola sericea Vahl
  • 別稱:海桐草
  • 二名法:Scaevola serice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草海桐科
  • 草海桐屬
  • 分布區域:華南沿海沙灘,石礫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整體
直立或鋪散灌木,有時枝上生根,或為小喬木,高可達7米,枝直徑0.5-1厘米,中空通常無毛,但葉腋里密生一簇白色鬚毛。
葉螺旋狀排列,大部分集中於分枝頂端,頗象海桐花,無柄或具短柄,匙形至倒卵形,長10-22厘米,寬4-8厘米,基部楔形,頂端圓鈍,平截或微凹,全緣,或邊緣波狀,無毛或背面有疏柔毛,稍稍肉質。
聚傘花序腋生,長1.5-3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小,腋間有一簇長鬚毛;花梗與花之間有關節;花萼無毛,筒部倒卵狀,裂片條狀披針形,長2.5毫米;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厘米,筒部細長,後方開裂至基部,外而於革. 內而密被白色長毛,檐部開展,裂片中間厚,披針形,中部以上每邊有寬而膜質的翅,翅常內疊,邊緣疏生緣毛;花葯在花蕾中圍著花柱上部,和集粉杯下部粘成一管,花開放後分離,藥隔超出藥室,頂端成片狀。
核果卵球狀,白色而無毛或有柔毛,直徑7-10毫米,有兩條徑向溝槽,將果分為兩片,每片有4條棱,2室,每室有一顆種子。
花果期
花果期4-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通常在開曠的海邊砂地上或海岸峭壁上。
性喜高溫、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耐寒,耐陰性稍差。抗污染及病蟲危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日本(琉球)、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大洋洲熱帶、密克羅尼西亞,以及夏威夷也有。
常見於華南沿海沙灘,石礫地。生長迅速,海岸固砂防潮樹種。

栽培技術

枝條容易扦插及萌芽,也可種子繁殖。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佳。日照需充足,一年施肥2~3次,即能生長旺盛。生長適溫22-32~C。全年可移植,較易成活。

主要價值

常見的海岸樹種,常在海岸林前線叢生,也常和露兜黃槿等樹種混生。可作海岸防風林行道樹、庭園美化;可單植、列植、叢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