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松

胡興松

中學正高級教師、廣東省中學政治特級教師、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系統名教師、教育部“國培計畫”專家、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深圳市首批政治學科帶頭人和名教師、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中國小名師工作室專家指導小組成員、深圳市兼職督學,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興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中學正高級教師
  •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教育部“國培計畫”專家
  • 代表作品:《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
個人履歷,學術成就,出版著作,發表論文,課題研究,個人獎項,社會評價,

百科名片

兼任廣東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教育統計與管理學會理事、中國青年研究會會員等。
獲深圳大學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深圳市先進教育工作者、深圳市勞動模範、全國思想政治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個人履歷

出生於農村,1974年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做8個月農活後任村民辦國小(戴帽國中)教師。3年時間,從一名普通教師到教導主任,再到校長。
1977年高考,跳出“農門”,進入華中師範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後,回家鄉當了一名中學政治教師,直至任教導處主任。
中學任教12年後,調入華中師範大學,任中學政治教材教法教研室主任。
1997年,毅然走下大學講壇,調入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任教,任科研處主任至今。因此,終生與教育結緣,是一位讀書人和教書人。最大特點:做事執著,追求唯美;為人誠實,上善若水。最大嗜好:買書、讀書、教書和寫書及上網,其兒女及夫人戲稱為“書蟲”和“網迷”。

學術成就

胡興松老師對中學教育情有獨鐘,大膽實踐,勇於開拓,在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藝術創造和教學手段運用方面進行了可貴探索,為基礎教育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被譽為“學者型教師、實踐型專家”。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改革
1.1998年7月——2009年7月,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發表《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首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續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再論》共30篇系列論文。
2.2012年3月,出版專著《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
3.《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序言(韓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課教學,也需要有合適的“器”。教學方法,就是這個“器”。
課堂是教師的主要舞台,教學是教師的神聖天職,教學方法改革與研究似乎可以說是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大顯身手的事。每一位執教人,都會運用自己喜愛的教學方法。然而,要找到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並非易事。聽聽那些對思想政治課的非議與批評,看看那些令學生昏昏欲睡的政治課堂,就可見不“利其器”的後果。只有經過長久的探索與歷練,才能尋覓到令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喜愛有加的最優方法。這本書給我們提供的正是這種有效的“器”。該書立足於教學實際,從方法論的高度,開闢了教學方法研究的新視角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新思路,對我們走出一條教學方法改革的新路具有啟迪、借鑑和指導作用。
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既需要實踐的探索與檢驗,又需要理論的總結與升華。而胡老師的大學執教經歷和中學教學實踐,讓他可以自如地實現二者的“交會對接”。他做過大學教師,對古今中外著名教學方法的研究甚有心得;他現為中學教師,雖諸多“桂冠”加身,但依然堅守教學第一線,對中學教師的需要瞭然於胸,並能嫻熟運用啟發、情境、案例、引探、參與、合作、體驗等教學方法。在本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在理論與實踐之間遊刃有餘的“交會對接”與自由轉換。那些深刻的理論解讀與生動的課例分析,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作者對教學方法的獨具匠心、對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執著追求。
胡興松老師的儒雅風度與學術自信,也滲透在本書的字裡行間。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佼佼者,他將自己的寶貴經驗與教學智慧傾囊相授,讓我們在獲得技能提升的同時,也能深深體會中學政治人特有的人文情懷,或許能領略到史學家的學識、經濟學家的眼光、哲學家的智慧、政治家的風度、教育家的愛心、藝術家的想像……。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可以學到的不僅是教學方法,還有更多視若珍寶的東西。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一位教師的教學,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風格和他人無法複製的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書論及的教學方法,只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教學的參考,而不是必須奉行的教條。如果因為胡老師的經驗和權威而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難免會鬧出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笑話。“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希望讀者能通過本書的閱讀,領悟教學之真諦,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生長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真正讓自己的教學成為他人不可拷貝的藝術,從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和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這部專著,是胡興松老師的大作《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的姊妹篇。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大膽探索、潛心研究教學藝術與教學方法,且撰寫、出版兩部思想政治學科領域的拓荒之作,確實值得讚賞。創新是教學方法最重要的特徵。每一種教學方法從來都是在個體或群體的創造中誕生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深入,經過眾多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理論探索,集中廣大教師智慧之光的新的教學方法定會不斷湧現。我期盼有更多的教師如胡老師一樣潛心研究、開拓創新,為思想政治課教學奉獻更多的新作品、新成果,為深化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
每一位教師都是一部活的教育學,而活的教育學要比教條化的教育學更有意義。我們讀書不是為了求得答案,而是尋覓指引自己行走於路上的地圖或參考。只要我們用心而為、鍥而不捨,就能在教學方法改革的園地里開創一片新天地!
是為序。
韓震(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12月18日於北京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創造
1.1994年11月——1997年12月,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發表《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首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續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再論》共30篇系列論文。
2.2000年3月,出版專著《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廣東教育出版社
3.《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論》序言(吳繹)
胡興松將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付梓出版,是對思想政治課課程建設的重要貢獻。
胡興松著:《思想政治教學藝術論》胡興松著:《思想政治教學藝術論》
這本書,首先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的鮮明形象。關於這一點,《中學政治教學參考》通訊員文章曾作過十分貼切的概括,稱胡興松是“學者型教師、實踐型專家”。看了興松的著作,了解其寫作背景,就會肯定這一概括對於他來說是當之無愧的。稱興松是“學者型教師”,是指他將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使兩者相得益彰,獲得了教學與科研的雙豐收。一般認為,重點高等學校才能達到教學與科研雙豐收的水平。興松敢於向這個結論挑戰,以其成功的事實說明一個中學教師也能以教學與科研雙豐收來要求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稱興松是“實踐型專家”,是指他的研究以實踐為基礎,研究成果又用以指導實踐。教學實踐是研究工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許多人卻處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況。興松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艱辛的研究,說明“深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和“深識”,不過一字之差,而這一字卻代表了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興松的著作不僅為我們塑造了一名當代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說明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形象主要靠自己塑造。靠自己奮鬥塑造起來的形象才是高大的,而等待“上級”、依賴別人樹立的形象只能是“泡沫經濟”。
這本書,還向我們說明做研究工作需要有求實的態度。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當前在中學開設思想政治課,難題很多。書難編,課難教,變動頻繁,效果不佳,怨言不斷,嘆聲四起。同樣處於這樣一種環境,興松取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他“十論”、“續論”、“再論”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告訴人們: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是一門科學。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只有以求實的態度、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探究,才能逐步獲得這門科學的真知,從而取得最佳化的教學效果。透過興松的這本著作,我們既可以看到他對思想政治課教學全局的科學審視,又可以看到他對幾乎每一個教學細節的縝密思考。由於具有巨觀視野,讀來使人感到邏輯的聯繫和力量,而不覺得瑣碎;由於致力微觀研究,讀來使人感到十分豐富和生動,而不覺得空泛。興松這本著作從開始撰寫到成書,前後逾四年。如果從背景分析,應始於他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1982年,至今已十六年之久。無論客觀環境怎樣變化,他始終堅持在自己熱愛的土地上耕耘、播種,不斷進行實驗、分析、研究、總結。這種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當我們分享興松的豐碩研究成果時,更值得效法的是他那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
這本書,應是思想政治課教師、教研員和管理者的益友。寫書,是為著給人看的。興松這本書的最關切的讀者,我想首推思想政治課教師。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長期受“教授不甚得法”、“教學不甚受歡迎”等問題的困擾。解除困擾的條件故然是多方面的,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應是重要條件之一。興松的著作在這方面可以為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提供幫助,成為大家的益友。同時,思想政治課教師將會從中獲得精神上的鼓舞。興松能做到的,其他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也能夠做到。教研員從這本書中也可以得到許多啟迪。教研員的工作重點應是以教學過程為對象的研究工作,就其性質而言,應屬科學研究的範疇。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有的教研員從事教學研究不多,甚至幾乎不從事教學研究而專司行政事務。這就有悖於“教研員”的稱號。興松的著作說明,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需要研究的課題可以說取之不盡,關鍵在於要有執著的研究精神和敏銳的觀察力。古人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做研究工作同樣要做有心人。做教學研究工作不是為了裝潢門面,炫耀本領,而是為了指導教學工作,切切實實提高教學質量。不做教學研究工作雖然也可心安理得地當“教研員”,然而,工作質量和效率就不能去考究了。這大概就是配備教師的同時設定教研員的主要根據吧。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管理者和領導者也需要讀讀這本書,一方面可以從中增加對思想政治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的了解,從而提高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管理和領導藝術,另一方面也能由此增加與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思想溝通和感情交流,使教學、教研、領導三個方面整合為一股力量,高效率地完成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
我深信,《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的出版,不只是顯示興松多年辛勤研究的成果,更是他思想政治課教學研究工作進入新階段的宣示。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課任重道遠。我深深期盼思想政治課教學領域湧現大批像興松這樣的“學者型教師、實踐型專家”。有了這樣一支教師隊伍,縱然前進道路上還有許多荊棘,我們仍可以勝券在握,實現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吳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1998年3月18日於華東師範大學
三、思想政治課教學手段運用
1.2002年9月,在《網路科技時代》發表《信息技術與高二〈思想政治〉教學整合教學積件系統》,共9篇系列論文。
2.《思想政治課創新教學多媒體積件的開發與套用》獲廣東省第六屆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3.思想政治課教學積件的開發與套用(發表於2009年11月《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出版著作

一、出版專著
《尋找智慧鳥》和《經營自己的油田》書影。《尋找智慧鳥》和《經營自己的油田》書影。
1.《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廣東省優秀教育專著出版基金資助出版,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政治生活〉開放閱讀課》,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3.《現代家庭投資理財》,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
4.《尋找智慧鳥》,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經營自己的油田》,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版。
6.《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
雷鋒式幸福,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雷鋒式幸福,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7.《雷鋒幸福》,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編出版
1.《科學人生觀理論與實踐》,副主編,1990年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三政治學習輔導與同步訓練》,主編,1993年8月陝西人民出版社。
3.《會計學原理》,副主編,1994年元月,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4.《高三政治同步訓練與能力檢測》,主編,1994年陝西人民出版社。
5.《高三政治同步訓練與能力檢測》,主編,1995年陝西人民出版社。
6.《課堂教學技能》,主編,湖北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叢書之一,未公開出版。
7.《思想品德課新大綱和新教材學習輔導》,主編,湖北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叢書之一,未公開出版。
8.《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教法研究》,兩人合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9.《大思路 巧練習·政治》,主編,珠海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10.《高考時政熱點三維訓練》,主編,珠海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11.《高考生活熱點三維訓練》,主編,珠海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2.《高考文科基礎三維訓練》,主編,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6年版。
13.《高考理科基礎三維訓練》,主編,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6年版。
14.《2007年高考指導·思想政治》(起跑系列),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5.《2007年高考指導·思想政治》(衝刺系列),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6.《高考總複習·政治》,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
17.《高考總複習·政治》(2008年版),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18.《2008年高考思想政治模擬試卷集》,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9.《2009年高考思想政治模擬試卷集》,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名師面對面》,副主編,羊城晚報出版社,2010年版。
三、參編出版
1.《思想政治課教學論》,參編,1995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校園大舞台——最佳班級活動實例選編》,參編,1994年,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3.《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參編、統稿,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國小教師的歷史責任》(16萬字),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資源建設項目體系《中國國情知識》的組成部分。
5.《學生素質教育管理、評價與監控》,參編,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版。
6.《新高考全真仿真試卷》,參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高中同步能力訓練與目標測評》(經濟生活),參編,珠海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8.《高考總複習·文科基礎訓練》,參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9.《高考總複習·理科基礎訓練》,參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0.《道德教育故事》,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發表論文

1.“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系列論文,《中學政治教學參考》,(30篇)
2.“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系列論文,《中學政治教學參考》,(30篇)
3.“信息技術與高二〈思想政治〉教學整合”系列,《網路科技時代》(後更名為《信息技術教育》)(9篇)
4.“鮮活的哲學”系列,《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7篇)
5.“哲學家的故事”系列,《中學生政治報》,(10篇)
6.“哲學家的智慧”系列,《中學生政治報》,(11篇)
7.“特級教師教你學哲學”系列,2004年8月31日——2004年10月30日《中學生學習報》(9篇)
8.“胡老師講故事”系列,2009年8月——2009年月日2月,《當代中學生報》,共37篇。
9.其他教學研究論文,2012年6月,共129篇,待續。
10.思想政治課教學兵法系列,2011年9月《中學政治教學參考》,至2012年6月,共6篇,待續。

課題研究

1.1997—2000年,參與國家教育部“九五”科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子課題《中學生素質發展全息評價》的研究與實驗工作。
2. 2001年,參與國家教育部科研課題——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資源建設項目體系《中國國情知識》的研究工作。撰寫《中國小教師的歷史責任》(16萬字),設計與製作39個相關課件,本人獨立完成15個,其他課件為與他人合作設計與製作。
3. 2002-2006年,主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思想政治課創新教學多媒體積件的開發與套用》的研究工作。2006年通過結題。
4. 2002-2007年,主持深圳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研究》的研究工作。
5.2002-2007年,參與深圳市“十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高等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教育發展方略個案研究》的研究工作。
6.2005-2008年,參與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德育研究”的子課題《己任教育》課題研究工作,獲優秀成果獎。
7.2007年,主持深圳市教育學會立項的“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網路環境下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的研究工作。
8.2007年,參與深圳市教育學會立項的“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現代社會之“己任教育”》的研究工作。
9.2008年起,參與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校本課程建設個案研究》的研究工作。
10.2008年起,主持深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思想政治課互動式教育主題網站建設個案研究》的研究工作。
11.2011年,主持廣東“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學生自主活動對思想政治課學習影響的套用研究》。

個人獎項

一、所獲榮譽
1.1998年,被評為深圳大學先進個人
2.1998年,深圳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3.1999年,深圳大學先進個人
4.2000年,深圳大學先進工作者
5.2000年,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
6.2011年,廣東省思想政治課特級優秀教師
7.2011年,全國思想政治優秀教師
8.2012年,深圳市勞動模範、深圳市“感動教育人物”提名獎
9.2013年,教育部“國培計畫”專家
二、成果獲獎
1.《堅持四個結合,改革思想政治課教學》,1989年,國家教委組織的全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文評選三等獎;1992年,全國首屆優秀教育教學論文選拔賽一等獎。
2.《思想政治課應重視運用輻射方法》,1992年,全國首屆優秀教育教學論文選撥賽二等獎。
3.《學校德育原則新探》,1990年,50城市德育科研聯合會組織的全國首屆“育才杯”德育科研論文二等獎。
4.《自讀心理與思想政治課教學》,1993年,浙江省新聞出版局等單位組織的浙江省社科類期刊優秀作品和優秀文章評比三等獎。
5.《改革課堂教學,促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1987年,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教學教研優秀成果證書》(優秀論文獎);1990年洪湖市第一屆優秀學術論文評選三等獎。
6.《高一學生個性心理調查與教育初探》,1988年,湖北省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教學教研成果證書》(優秀論文獎);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一等獎)。
7.《改革課堂教學,促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1986年,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一等獎)。
8.《政治經濟學定量分析例談》,1987年,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二等獎)。
9.《談課外學科專題講座的選題》,1988年,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二等獎)。
10.《討論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1989年,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一等獎)。
11.《自讀心理與思想政治課教學》,1991年獲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一等獎)。
12.《淺析政治課教師的“精講”》,1992年,荊州地區教育學會中學政治研究會《優秀教研成果證書》(一等獎)。
13.《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技能訓練研究與實踐》(課題),1997年,華中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4.《未來世紀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呼喚》,1998年,廣東省第五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
15.《發現教學及其實驗效應分析》,1999年,中國現場統計會、教育統計與管理學會第四屆年會優秀論文評比二等獎。
16.《高二前言》教學軟體在2000年廣東省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軟體展評活動中榮獲設計一等獎。
17.《高二前言》教學軟體在2000年廣東省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軟體展評活動中榮獲製作一等獎。
18.《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靈魂——談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在2000年5月《政治教育》編輯部組織的全國思想政治教學教育徵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19.《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教育策略》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研究會組織的2000年全國思想政治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0.《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新探》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研究會組織的2002年全國思想政治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旗幟》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學德育研究會組織的2008年全國思想政治教師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22. 1997年,主持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技能訓練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成果,獲華中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全校14項)。
23.2007年9月,主持的《思想政治課創新教學多媒體教學積件的開發與套用》課題研究成果,獲廣東省教育廳頒發的廣東省第六屆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全省12項)。
24.2009年,在深圳市首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獎評選活動中,專著《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獲中國小著作類唯一的一等獎,同時,《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系列論文獲論文類三等獎,是全市唯一的兩項成果獲獎的作者。
25.2011年2月,《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研究》,獲深圳市思想政治課教師論文評選一等獎,深圳市教科院。
26.2011年,《同一舞台 異彩紛呈》獲廣東省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論文評選二等獎,廣東省中學政治教學研究會。

社會評價

一、學者型教師 實踐型專家——胡興松政治課教學現代化紀實
網上的一次點擊,我初識胡興松老師。當面前擺放著一大摞胡興松老師的資料,看到照片上一位儒雅寬厚的中年人時,我讀到了這樣的文字:“胡興松,一個大家熟知的名字,一個傳奇式的人物,為著這一‘猜想’(指教學方法改革——引者)的求解,義無反顧地走下大學講台,回到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這片曾經辛勤躬耕的‘故土’……。”
1992年《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封面人物。1992年《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封面人物。
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為了探訪“傳奇”、解讀“猜想”,我們走訪了胡興松老師。
中學教育情有獨鐘
從中學到大學,然後又回到中學,從農村到省城,然後南下落腳深圳,他為何放棄令人羨慕的大學講壇而重新當上了孩子王呢?
1977年任國小校長的他考進了華中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1982年本科畢業後,為了能照顧撫育其長大的祖父,他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回到故鄉洪湖市當了一名中學教師。爾後雖有過多次改行從政的機遇,但他對中學教育情有獨鐘,一乾就是12年。
在洪湖市一中時,他除任教導處主任外,連續8年擔任高三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學生高考成績曾連續3年在全地區名列前茅,甚至位居第一,1990年高考優秀率居全省首位,有一名學生獲全省文科狀元。
1993年,他奉調回母校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任教,走上了令人羨慕的大學講壇。在大學裡,他主要講授《思想政治學科教材教法》。雖然這門課程在大學並不是普遍受到重視與歡迎,但由於他的努力與勤奮工作,在思想政治教學方面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局面。他主持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技能訓練的實踐與研究》獲得了華中師範大學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是全校14項一等獎中惟一的一項教學法獲獎成果。他還身兼教材教法教研室和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及黨支部書記,主講《會計學原理》、《西方財務管理》、《企業財務管理》等課程,主編了《會計學原理》,發表了2篇財會方面的學術論文。那時,南湖之濱的桂子山,桂花飄香;煙波江上的鸚鵡洲,芳草萋萋。
但是,對思想政治課教材教法的研究,離開了中學教學崗位,就好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使他總有一種才思枯竭之感。
1997年,他來深圳當上了一名“孩子王”。在深圳工作以後,除任科研處主任外,曾擔任兩屆高三年級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近幾年學生政治高考均分都在全市名列前茅,1999年還居全市第一。他還被市教研室聘為全市高三政治學科中心組組長、政治學科講師團成員和高三培優班導師;參加過市中考政治命題,多次參與全市高三政治統考命題。
他說,當然這其中也有深圳的誘惑、家人的願望。無論在哪裡任教並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看在哪裡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在哪裡能工作和生活得更舒心。
鮮活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
人們總是在風雨之中不斷跋涉,追求與實現自己的夢想! “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一語道出了他的人生追求:“開拓創新、與眾不同是我追求之目標!”
一個時期以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確實難題很多,學生感到政治課乏味至極,教師也感到書難教,有高考壓力只能以“教書”為己任,無高考壓力學生又不願學,真是左右為難。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面對現實環境,胡興松調整心態,主動適應,想方設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愛學、樂學、會學。
為了使哲學教學更貼近社會生活,更貼近學生,他以“鮮活的哲學”為主題進行了哲學教學內容的充實與擴展。他探討的內容有:興旺的哲學家族、紛爭的哲學前沿、風趣的哲學大師、搗鬼的哲學悖論、深邃的哲學命題等。這些內容,有的可拓寬教師的巨觀視野,有的可直接運用於教學。這一組系列論文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的《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連載後,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
他針對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厭學的狀況,將古今中外著名的教學方法引入思想政治課教學,尋找其新的“生長點”,並探討與實踐了一系列新型教學方法,舉辦了諸如“哲學漫畫展”、“美學知識講座”、學生小論文競賽、學生辯論賽等活動。
他對教學思維激活的關注,源自學生寄來的“賀卡”。有一年教師節時,他所教的一名學生從大學裡給我寄來了一張賀卡,除感謝、祝福之外,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高中三年,我從您那裡學到了許多東西,尤其是您的思維方式,它將使我終身受益。”看到學生的成長,他感到欣喜,但他說:“我想到更多的是: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之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提高其生命質量。無論教學內容擴展、教學方法改革,還是教學藝術創造、教學手段更新,都不是要以激活學生思維為目的和歸宿嗎? ”
“制高點”上演繹“猜想”
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改革仍是思想政治課教學領域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我期望能與大家共同求解我們面前的“難題”,摘取這顆皇冠上的“明珠”!
當今社會,教學手段更新應該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目前,教學課件的開發與套用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教學積件也開始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網路教學的開發與套用則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為了探索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路,他主持了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思想政治課多媒體教學積件的開發與套用》和深圳市教育科研“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研究》。他學會了運用Authorware製作課件,運用Dreamweaver製作網頁。他設計製作的《高二哲學前言》教學積件獲廣東省政治教師教學課件展評設計與製作兩個一等獎;參與國家教育部科研課題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資源建設項目《中國國情知識》的研究工作,撰寫了《中國小教師的歷史責任》一講,組織部分教師設計製作了39個課件,他獨立設計製作了15個課件;他在"中國中國小教育教學網"上建立了"個人專輯",其點擊率名列前茅;他還設計製作了具有個性特色的"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網"。
談到今後的打算,他說,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搞好教學的基礎上使科研再創新高,出版思想政治課教學三部曲——《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和《思想政治課教學思維論》。我最欣賞屈原的那句話,願與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網路科技時代》2002年第9期 作者:陸書平)
二、南山腳下的一棵常青樹——記特級、省名師和正高級教師胡興松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特約記者 英華
廣東省中學政治特級教師、省首批基礎教育系統名教師、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和深圳市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面對這諸多榮譽,胡興松老師總感肩上的沉重,更不敢懈怠。他雖年屆五十,但從不服老,總是在新的征途上不斷跋涉。他說:“人總是在風雨之中不斷跋涉,追求與實現自己的夢想!”
做課程改革的先行者。廣東省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區之一。面對新課程改革,胡老師曾從以下這樣描述過自己的心路歷程:面對課改——迷茫:恰似霧裡看花;職責所在——適應:戴著鐐銬跳舞;興趣使然——研究:提高生命質量。
2011年《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封面人物。2011年《中學政治教學參考》封面人物。
面對新的課程改革,胡老師獨具慧眼,敢為人先,總是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列,曾多次應邀在省內外舉行過新教材培訓的學術講座,尤其是對高中政治新教材的關注和重視,顯示了一位一線教師的認真與執著。胡老師精心研讀了2004年版《經濟生活》教材,發現教材編寫及修訂錯誤多處,並受教材出版單位之邀親自參與教材修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前進的步伐。
做教學藝術的拓荒者。胡老師將教學視為一門藝術,對教學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成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可或缺教學藝術。優秀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且完全可以成為一名教學藝術家。
從1986年發表《談談設計教案的藝術》一文開始,胡老師通過一系列著作和教科研論文詳細論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藝術。1994—1997年,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推出了“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十論”、“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續論”和“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再論”,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效應,被譽為“教學藝術的拓荒者、教學方法的改革家”。
2000年,胡老師編著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出版,該書成為眾多師範學院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的指定教學參考書,及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指定教材。
做教學方法的改革者。面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諸多難題,學生感到思想政治課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教師也感到力不從心、政治課難教的現實,胡興松老師調整心態,主動適應,大膽改革教學方法。
胡老師對思想政治課的啟發教學、目標教學、發現教學、暗示教學、範例教學、學導教學、情境教學、點撥教學、生成教學、概念教學、原理教學等進行了研究,並編著了《尋找智慧鳥》、《經營自己的油田》、《風趣哲學大師》、《著名哲學命題》等著作,將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以風趣、智慧、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廣大一線教師。
做教學手段的創新者。胡老師已年過半百,但思想卻能與時俱進,從一個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的門外漢發展到了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的信息技術的多面手。
為了探索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路,他主持了深圳市教育科研“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參與國家教育部科研課題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路資源建設項目《中國國情知識》的研究工作,撰寫了15萬字的《中國小教師的歷史責任》專題。
2009年10月,在新浪網開闢“胡興松—教育部落格”以來,他寫博文300多篇,部落格訪問人數和關注人氣直線飈升,有30多篇博文被“新浪草根名博”首頁推薦,並登上了“新浪草根名博”的“時評類新人榜”。對於開博的價值和意義,他回答是:“讓思想在這裡啟航!”
做教學研究的收穫者。胡老師認為,教學與教研並不矛盾。中學教師完全可以做到魚和熊掌的兼得。
“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狀態下研究”,這是胡老師一貫的行動方式。從1984年發表處女作以來,胡老師主持和參與了10多項國家和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出版了8部教育類專著,主編和參編出版了30多部教育類書籍,發表了300多篇教研論文,可謂碩果纍纍。
求知的歡愉和自我實現的快意,是成就名師的內在動力!讓我們記住胡老師說的一句話:“只要不斷跋涉,‘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家’的桂冠屬於你、我、他!”
(本文載《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年第9期)
三、不斷跋涉的追夢人——記廣東省特級教師胡興松(文/汪洋)
深圳,一片神奇的熱土。位於深圳市南山腳下的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簡稱“深大附中”),是一所見證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學府。而深大附中的胡興松老師可謂一個不斷跋涉的“追夢人”。
胡興松,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在他頭上擁有眾多桂冠:廣東省中學政治特級教師、廣東省首批基礎教育系統名教師、全國優秀思想政治課教師、廣東省中國小教師工作室和深圳市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等等。
面對諸多榮譽,胡老師總感肩上的擔子沉重,更不敢懈怠。他雖然早已是“知天命”的年齡,但從不服老,總是在新的征途上不斷跋涉。他說:“人總是在風雨之中不斷跋涉,追求與實現自己的夢想!”
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廣東省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區之一。面對課程改革,胡老師積極實踐,自己並總結自己實踐課改的心路歷程:(1)迷茫——面對課改:恰似霧裡看花;(2)適應——職責所在:戴著鐐銬跳舞;(3)研究——興趣使然:提高生命質量。他還明確提出面對新課程改革,必須“務虛求實”。所謂“務虛”,就是要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理念轉化為教師自覺的行為,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教學基點,要以書為本向以生為本轉變;教學目標,要偏重“知識傳授”向“三維目標”轉變;教學內容,要文本化向生活化轉變;教學模式,要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轉變;教學方法,要注入式向啟發式轉變;師生關係,要師道尊嚴向民主平等轉變;教學評價,要“分數”標準向“素質”標準轉變;培養目標,要否定差異的“單一化”向張揚個性的“多元化”轉變。所謂“求實”,就是要吃透教材、最佳化課堂、落實訓練。
教學藝術的追求者
胡老師將教學視為一門藝術,對教學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成功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可或缺教學藝術。優秀的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且完全可以成為一名教學藝術家。
早在1986年,他就在《課程·教材·教法》上發表了《談談設計教案的藝術》一文。在該文中,他明確提出了教案設計不僅要設計“為什麼教、教什麼、如何教”,而且要設計“為什麼學、學什麼、如何學”。
此後,他編擬過《教育藝術論》一書的提綱,並在年年擔任高三教學和教導處主任的情況下,撰寫了近6萬字的書稿。1994—1997年,他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推出了“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十論”、“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續論”和“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再論”。2000年,胡老師撰寫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為廣東省優秀教育專著出版基金資助、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國家教育部國小思想品德和中學思想政治教材編寫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吳鐸先生在該書序言中指出:“胡興松將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論》付梓出版,是對思想政治課課程建設的重要貢獻。”
在該書中,胡老師將教學藝術劃分為:(1)思想政治課課前準備藝術,主要包括標準把握藝術、教材鑽研藝術、學生研究藝術、教案編寫藝術。(2)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藝術,主要包括巨觀教學藝術和微觀教學藝術。課堂教學巨觀藝術主要有:系統最佳化藝術、信息交換藝術、教學控制藝術、目標制訂藝術、結構構建藝術、模式選擇藝術、方法組合藝術、媒體套用藝術、教學評價藝術、語言表達藝術、機智應變藝術、教學幽默藝術、節奏調諧藝術、氣氛烘托藝術、思想教育藝術、創新教學藝術、思維啟迪藝術、情感交流藝術、心理疏導藝術。課堂教學微觀藝術主要有:新課導入藝術、高潮創設藝術、教學小結藝術、課堂練習藝術、啟發講解藝術、課堂提問藝術、板書設計藝術、討論組織藝術。(3)思想政治課課後延伸教學藝術,主要包括課後輔導藝術、測試命題藝術、活動組織藝術、後記書寫藝術、教學研究藝術。
教學方法的改革者
有人在中學就“學生最不喜歡的課程”進行過調查,得到的答案是:政治課。一段時期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確實難題很多,學生感到思想政治課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教師也感到力不從心、政治課難教。
面對這樣的現實,胡興松老師沒有怨天憂人,而是調整心態,主動適應,大膽改革教學方法,想方設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愛學、樂學、會學。
為了使哲學教學更貼近社會生活,更貼近學生,他以“鮮活的哲學”為主題進行了哲學教學內容的充實與擴展。他探討的內容有:興旺的哲學家族、紛爭的哲學前沿、風趣的哲學大師、搗鬼的哲學悖論、深邃的哲學命題等。這些內容,有的可拓寬教師的巨觀視野,有的可直接運用於教學。這一組系列論文發表後,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他還編著了有關哲理和經濟學故事品讀的《尋找智慧鳥》和《經營自己的油田》等書籍。
胡老師認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難在創新。為此,胡老師於1998年—2005年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上發表了《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首論》、《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續論》和《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再論》20多篇系列論文,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最近,他又出版了專著《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
胡老師的學生說:“每堂課的‘課前5分鐘演講’,胡老師的點評精闢、精彩,一上課就令人興味盎然。”“胡老師上課風趣幽默,有時還結合教學將自己寫的哲理詩、哲理散文與我們一起欣賞,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胡老師知識淵博,思維敏捷,一次上課時,我們同學提了許多怪問題,如‘生活總在別處’、‘麥田裡捉烏龜’的說法包含什麼哲理?胡老師對答如流,教室里掌聲不斷。”“以前國中上思品課總感到枯燥乏味,現在上胡老師的課則是一種享受。”
教學手段的創新者
在人們的印象中,政治教師好像全憑一張嘴,只要會講就行了。但胡老師則認為,當今社會,教學手段創新應該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沒有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的現代化。而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似乎其核心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胡老師刻苦鑽研,從一個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的門外漢發展到了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運用Author ware製作課件,運用Dream weaver製作網頁,自行設計和製作的《高二哲學“前言”教學積件》,參加廣東省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課件展評,榮獲設計與製作兩個一等獎。
為了探索信息化環境下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新路,他主持了深圳市教育科研“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的研究”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思想政治課多媒體教學積件的開發與套用”的研究工作。通過多年的研究,他提出:教學積件是由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需要,組合運用多媒體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處理策略的教學軟體系統或工作平台。教學積件是一種非線性結構,它是在一個固定的平台內,以模組的形式,將資源素材庫、微教學單元庫、教學策略庫等內容嵌入其中,教師在教學時只需在現有的平台內,進行不同的選擇運用。教學積件便於教師進行組合運用和學生自由、自主學習,可活化教學過程、實化教師施教的創造性、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胡老師還在新浪網開闢“胡興松—教育部落格”,部落格訪問人數達140多萬,登上了“新浪草根名博”的“時評類新人榜”。對於開博的價值和意義,他回答是:“讓思想在這裡啟航!”
求知的歡愉和自我實現的快意,是成就名師的內在動力!讓我們為這位不斷跋涉的“追夢人”而喝彩!
(本文載《中國教師》2012年第1期。)
四、名師是怎樣煉成的?——訪“全國思想政治優秀教師”胡興松(《蛇口訊息報》,特約記者蘇進聰)
近日,記者獲悉全國首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優秀教師的評選工作圓滿結束,全國97名教師獲得殊榮,深大附中胡興松老師是我市唯一獲得“思想政治優秀教師”稱號的老師。2011年9月,胡老師成為了《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的封面人物,該刊在“名校名師”欄目發表了《南山腳下的一棵常青樹——記特級、省名師和正高級教師胡興松》的通訊報導。胡老師是怎樣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名師?作為名師,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示範、引領、輻射作用?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南山腳下的深大附中,在美麗的前海灣畔採訪了胡興松老師。
2012年,胡興松榮獲“深圳市勞動模範”2012年,胡興松榮獲“深圳市勞動模範”
記者:首先祝賀您獲得全國“思想政治優秀教師”稱號。您是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思想政治教師,能否與大家分享一下您的獲獎感受?
胡老師:謝謝!此次評選是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小德育研究分會首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評選活動,評選要求高,要滿足評選條件並不容易,因為既要求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又要求有較高的教育教學藝術和水平,還要求有突出的教育教學及科研成果。此次評選,全國僅有97名教師獲得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優秀教師稱號。我獲此殊榮,除感謝各方面的厚愛外,更感到肩上的負荷更重。其實,榮譽只是人生旅程中一道不經意的風景,快樂工作、幸福生活才是最實在的。
記者:您是廣東省首批名師,當時全市也就只有3人獲得名師稱號。怎樣才稱得上“名師”?也就是說,“名師”應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呢?
胡老師:“名師”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也是責任與義務。真正令人信服的名師是自己奮鬥的結果,而不是“上級”冊封的。要當名師,首先得是一名好老師。當今社會,教師責任重於泰山。要成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為師的基本素質,即確立全新的教育觀念、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構建完善的能力體系、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開展創新的教育行為、形成精湛的藝術風格、擁有超強的人格魅力。作為名師,更要有敬業的教育情懷、勤奮的鑽研精神、精湛的教育教學藝術,且在本專業領域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也許最重要的是要守得住清貧,賴得住寂寞,不為名利所誘惑,不為他人所左右,特立獨行,堅持走自己的路,執著地乾自己想乾也值得幹的事,從而創造出卓越的教育教學成果與成效。
記者:您先後執教過國小、中學和大學,在中學工作了20多年,教學經歷可謂豐富。在深圳,您實現了職業生涯的“三級跳”,先後被評為特級教師、省名師和中學正高級教師。您前進的動力是什麼?您對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何建議?
胡老師: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好。作為教師,首先要解決“動力源”問題,也就是要找到為師的職業幸福感。其實,教師職業的幸福感,主要不是來自高額的薪水與福利、學生考試的進步與成功、家長的問候與祝福、領導的肯定與鼓勵,這些都是外在的、暫時的;教師的幸福感主要來自於教師自身,來自於教師對學識、能力、情意等素質升華的渴望,來自於教師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為師的快樂。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我認為,生命與良心同在,應是為師的道德底線;生命與使命同行,應是為師的理想境界。當你將教育工作視為自己的神聖使命時,你就會發現教師的幸福感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流淌。
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既是一個理論課題,更是一個實踐課題。企業的發展有一條“微笑曲線”,其中的三個關鍵點是:生產、研發、銷售。同理,青年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也有一條“微笑曲線”,其中的三個關鍵點就是:學習、教學、研究。在這條“微笑曲線”中,“教學”是最重要的,但其成長空間最小,而“學習”和“研究”的成長空間最大。作為青年教師,要“樂學”、“善教”、“精研”。“樂學”,就是要快樂學習,要向專家、向書本、向同行、向學生學習。教師要多讀書,要約束自己每周上一次圖書館,不能只是整天就是圍繞一本教材與《教師教學指導用書》轉。善教,就是要善於教學。課堂既是教師的舞台,又是教師的產品。教師要立足於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擴展、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藝術創造、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思維激活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益。精研,就是要精心研究教育教學,探求教育教學規律,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而必須成為一名學者型、專家型和研究型教師,要“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狀態下研究”。
記者:俗話說,“家有一老,勝有一寶。”名師對於學校來說,既是亮麗的名片,又是寶貴的資源。從名師個人而言,怎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呢?
胡老師:廣東省和深圳市教育的發展,為我們名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機制,我們要利用好這一條件和環境。例如,我有幸成為廣東省首批教師工作室主持人,也是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擔負對全省和全市優秀教師的培訓工作,有了一個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平台。去年10月,13名來自廣東省各地的政治骨幹教師來“胡興松教師工作室”跟崗學習20天,通過集體備課、雙向聽課、上課評課、教學案例分析、課題研究和專題講座等形式,對骨幹教師專業化發展產生了較好的效果。近一年來,我上示範課、應邀在省內外舉行了10多次學術講座、承擔了2項市級經上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全國優質課競賽中任“點評專家”、建立“胡興松 教育部落格”(點擊率已達80多萬人次),這些都是發揮其作用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名師作用的發揮,關鍵在於名師自己,關鍵在於名師要走出“約拿情結”(即對成長的恐懼,實際上是渴望成功而不願付出代價的情結),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始終充滿活力與動力,為了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在人生旅程中不斷跋涉。唯有如此,才能不辱“名師”的稱號,使名師更有名,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果更多的服務於廣大的青年教師和學生,更好地發揮其成效和影響。
胡興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