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平(寧波大學客座教授)

胡曉平(寧波大學客座教授)

胡曉平是北侖柴橋胡氏家族後人,1972年考入上海樂團。1982年參加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獲一等獎和歌劇特別獎。1986年胡曉平進入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深造,1991年移民加拿大。2006年底,胡曉平受邀任寧波大學客座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曉平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0年
  • 畢業院校上海音樂學院
  • 職業:高音歌唱家
  • 經紀公司:上海胡曉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代表作品:繡花女
    藝術家的生涯
    科學春天來到了
  • 主要成就:1982年第二十屆匈牙利布達佩斯柯達伊·艾凱爾國限音樂比賽一等獎、特別獎 
  • 籍貫:浙江鎮海(今寧波)
獲獎記錄,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獲獎記錄

1982年獲第二十屆匈牙利布達佩斯柯達伊·艾凱爾國限音樂比賽一等獎、特別獎。

人物經歷

1972年考入上海樂團。

主要貢獻

胡曉平是柴橋胡氏家族後人,1950年出生在上海。她父親是攝影家,愛好吹口琴;她母親也愛好芝歡紙應歌舞。正是受到父母的藝術薰陶,胡曉平從小就喜歡唱歌,六歲的時候就召集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在自家小院裡開演唱會,中學時代就在學校的廣播站唱歌了。
胡曉平真正開始學習聲樂是在“文革”中的1968年。當時,她父親被下放到磚瓦廠勞動,著名聲樂教授高芝蘭的女兒也在那裡當工人。一次,她父親對高教授的女兒說:“我女兒很喜歡唱歌,能不能請你媽媽指導我女兒學習?”那時候胡曉平是上海國棉二熱汽乎十五廠的紡織女工。高教授的女兒很熱心,帶胡曉平去見她母親。就這樣,胡曉平站在了高教授的鋼琴旁,在她演唱完一首歌曲後,高教授收下她做學生。
每個星期天,胡曉平按時到高教授家裡上課。高芝蘭1949年從美國紐約朱利亞德音樂學院學成回國,是第一位在中國舞台上演出歌劇《茶花女》的歌唱家。在她悉心指導下,胡曉平進步很快。高教授對胡曉平說:“你天然條件很好,關鍵是要嚴格訓練,不抓緊學,可惜了!”她總是告誡胡曉平唱歌不能光靠嗓音技巧,要用腦子,用心去唱。高教授喜歡胡曉平埋頭苦練的學習勁頭,可她從來沒當面說過胡曉平一句好話,總是不斷找她的毛病。在高教授的精心指點下,胡曉平的演唱技藝不斷提高,1972年考入了上海樂團。
正式成為一名歌唱演員後,胡曉平虛心地從頭做起,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和練功之中,為此竟然在15年期間從未看過一場電影。很多別人不願意唱的作品,哪怕只有一句詞,她都樂意唱。排歌劇的時候即使讓她上G角,她也不在乎。合唱、重唱、獨唱,哪部分需要就把她擱哪兒。經過千錘百鍊,胡曉平終於出類拔萃,兩年後擔任樂團獨唱演員,1978年獲上海市青年演員優秀獎。1979年9月,團里送她進入上海音樂學院脫產進修,這使她正式成為高芝蘭教授的學生。從此,胡曉平的聲樂水平突飛猛進,到後來,一向要求嚴格的高教授也忍不住稱讚起了這個令她滿意的勤奮而有天賦的學生:“我在國外兜了一圈,還沒聽到像你這樣好的音色。你還有潛力,要繼續踏實地朝前走。”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1980年,法國著名指揮家皮里松應邀到上海排演海頓清唱劇《創世紀》,為挑選女高音,他從北京、廣州一路選到上海,最終,他把讚許的目光投向了胡曉平。
《創世紀》是西方音樂史上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經典作品,洋溢著希望和歡樂的氣氛,音樂樸實無華、通順和諧,其中的女高音獨唱非常柔和,旋律也十分優美,很接近胡曉平的歌唱特點。演出大獲成功後,當皮里松將要離開北京時,他對有關負責人說,你們應該讓她出去比賽,這樣對她的發展有好處。
(二)
1982年,胡曉平報名參加法國的一個比賽。那次比賽我們國家準備選派3位選手參賽。在國內選拔時胡曉平落選了,前3名都是選拔賽評審的學生。胡曉平在比賽中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但她的成績卻是最後一名,這就引起了其他考生對選拔公正性的質疑。惜才愛才的高芝蘭教授寫信給文化部的領導,提出不能把學生當私有財產,應該讓有可能為國爭光的青年去參加比賽。
後來,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舉辦,主管部門就派胡曉平參賽。在去匈牙利前,高老腳辣師看著苦練了幾個月而日漸消瘦的胡曉平漿剃槳,悄悄地為她買了營養品,又將自己最心愛的漂亮的湖藍色長紗裙,送給胡曉平出國比賽用。
第一次踏進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的比賽大廳,牆上掛著的五顏六色的各國國旗吸引了胡曉平,腿棄察她迅速掃了一眼:“怎么沒有我們中國的國旗?”胡曉平問。友好的匈牙利人連忙解釋:“因為中國的聲樂從來沒有參加過這個國際比賽,你們的國旗正在補做。”的確,在胡曉平之前,中國的聲樂藝術一直在世界上默默無聞,1981年的《紐約時報》也分析過:“器樂方面,東方人阿艱詢上來了,獨有聲樂方面中國人上不來,語言也是個關口。”自1965年以來,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的一等獎一直是歐洲人的專利。
那次比賽共分3輪,要求分別從16、17、18世紀的作品裡各挑出3首作品,共演唱9首歌劇詠嘆調,曲目難度非常高。各國選手中,不少人舞台經驗老到,而胡曉平在國內連一場外國經典歌劇也沒有演過。當胡曉平第一輪比賽完後,外國記者就盯住了她,一個匈牙利記屑企龍嚷者對她說:“我很希望匈牙利人得獎,聽了你的第一輪演唱,我知道這個獎準是你的了!”
進入第二輪比賽,胡曉平演唱古諾的歌劇《浮士德》第三幕瑪格麗特的詠嘆調《珠寶之歌》,她掌握自己的聲音就像一位高超的器樂妙手掌握自己的樂器一樣,前部分的曲調她唱得含蓄、柔美、抒情,後部分曲調則唱得熱情、豪放、華麗,將少女獲得珠寶之後的喜悅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而表演又那樣自然、單純、樸實。一曲甫畢,靜得像沒有人的劇場,掀起了暴風雨般的鼓掌聲。有些觀眾喊了起來:“中國人,好樣的!”很多觀眾互相交換著驚奇的目光,發出由衷的讚嘆:“我們從來沒聽過這樣帶微笑的聲音!”
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大獎只有一個,不分男女組別,最後一輪的桂冠角逐者是胡曉平和前蘇聯一位已有百場歌劇演出經驗的男高音,那個男高音也是奪冠的大熱門。湊巧的是,兩人同時選了普契尼的歌劇《藝術家的生涯》第一幕片段,評審讓他們聯袂演出。
《藝術家的生涯》是歌劇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經典,講述了一個貧困潦倒的詩人和一個繡花女的愛情悲劇故事,其第一幕詠嘆調《冰涼的小手》和《人們叫我咪咪》在西方耳熟能詳,就像中國人熟悉“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樣。胡曉平很清楚,越是熟悉的唱段,越能考驗演唱者的功力。
大概由於奪冠心切,當音樂響起,男高音扶著胡曉平的手竟抖得厲害。《冰涼的小手》是詩人魯道夫在黑暗中無意間碰到繡花女咪咪小手時的詠嘆調,要求歌唱家情緒飽滿,感情真摯,充滿對愛情的讚美和嚮往,那位男高音的表演也很出色,但卻在最輝煌的高音處破音了,顯然那不是技巧問題。
接下來胡曉平演唱《人們叫我咪咪》,她行腔流利暢達,義大利語吐字清晰準確,高音區純淨清澈,有單簧管沁人肺腑的效果;低音區柔潤渾厚,仿佛發自大提琴。她的聲音色彩層次豐富,即使最小的弱音,也能使坐在最後、最高處的人們聽得清清楚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形象樸實自然,與角色十分吻合。人們被胡曉平所塑造的完美無瑕的咪咪所傾倒,掌聲和鮮花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她連謝了五次幕。最終,胡曉平榮獲這屆比賽唯一的一等獎和歌劇特別獎。
“胡曉平像一發炮彈似地打了出來,我們怎么從來不知道有這樣好的女高音歌唱家!”當時國外一些最有影響的報刊都發表了一系列評論,對中國人顯示出的出乎意料的聲樂能力表示驚嘆,認為這次比賽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了胡曉平這個人才!匈牙利《人民自由報》評論道:“觀眾和評審對胡曉平獲一等獎的意見是如此的一致,這是罕見的。”
獲獎以後,胡曉平開始了頻繁的演唱生涯,在歐洲、北美、東南亞及中國各大城市舉行個人獨唱會及與各地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她與卡拉揚、明拉·弗萊尼等同為演出嘉賓;她在美國21個城市開獨唱音樂會,受到觀眾的一致讚賞……
世界各國音樂評論家給予胡曉平的演唱藝術極高的評價:“聲音乾淨、甘美、自然,表演真摯,颱風大方……”在“布拉格之春”演出期間,小提琴大師梅紐因預言:“二十年後世界的音樂中心將移到北京。”西歐評論家把胡曉平和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明拉·弗萊尼相提並論:“胡是初生的太陽,弗萊尼是黃昏的太陽,都是那么艷麗”,“胡唱的咪咪,賦予人物更準確的性格描寫,應該稱她是咪咪胡”,“把東方的美融入了西方的歌劇”,她是“從東方飛來的百靈鳥”。
(三)
1984年8月15日,剛從國外演出回國的胡曉平和上海的一些歌唱演員一起,聯袂到故鄉柴橋演出。很多柴橋人這時候才得知享譽世界的歌唱家胡曉平原來是“阿拉柴橋人”,人們奔走相告,喜氣洋洋,一千多個座位的柴橋影劇院座無虛席。
像任何一次正規演出一樣,胡曉平身著湖藍色短袖長紗裙演出服在眾鄉親前亮相,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胡曉平為鄉親們獻上《我愛您中國》、《珠寶之歌》等四首歌,在座的一些觀眾也許不懂什麼叫做美聲唱法,但他們知道,自己聽到的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歌聲。演出結束,很多人涌到後台請胡曉平簽名,霞浦一家童裝廠的多名女職工還邀請胡曉平和她們一起合影,胡曉平都熱情地一一應允。後來有傳聞說,胡曉平和女工的合影照成了該廠的商業廣告,該廠童裝業務為此明顯增長。
胡曉平演唱的外國歌劇詠嘆調絲絲入扣、惟妙惟肖,她所演唱的中國作品同樣精彩完整、悅耳動聽。對每一首中國歌曲,她都根據自己唱腔的特點分別加以處理表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很多國內觀眾正是聽了胡曉平演唱的中國歌曲從此喜愛美聲藝術的。
比如藝術歌曲《我住長江頭》,很多歌者在演唱時,一般均唱得婉約柔美、纏綿低沉,而胡曉平演唱此曲時,則以深刻的意味和鮮明的層次唱出了懷念之聲,更有新意的是,曲末的高音是以最強音唱出,就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意境深遠,別有一番寄寓。在《紅豆詞》一曲中,胡曉平以半輕聲唱出的反覆樂段,賦予歌曲新意。她演唱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行腔質樸、節奏自由,情意深厚、富於想像,猶如一幅清秀的山水畫,十分惹人喜愛。
(四)
1986年,已是一個7歲孩子母親的胡曉平爭取到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她到了美國,跟隨曾是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的卡萊里(Gabor Carelli)學習了三年,收穫很大。其間,她時常被要求做很多教師都做不了的示範演唱。同學們開玩笑地說:“你哪裡是學生啊,應當做老師。”
即將結束在美國的學習時,一次她到加拿大演出,看到那裡環境很好,安靜的氛圍非常適合她繼續學習歌劇和聲樂,1990年,胡曉平把家搬到了多倫多。1992年,她在多倫多建立了“曉平合唱團”,親任總監且從事教學工作。合唱團團員最多時有70多人,加拿大到處有他們演出的蹤影。
音樂,是胡曉平一生鐘愛的事業。20多年來,她始終活躍在舞台,每年都舉辦獨唱音樂會,從未間斷練聲。上世紀90年代後期,胡曉平到匈牙利舉行音樂會,再次與匈牙利歌劇院合作演出《藝術家的生涯》,並錄製了唱片,仍然廣受樂評家和觀眾讚賞。接著,她又成功地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和維也納舉行個人演唱會。鑒於胡曉平對中俄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俄羅斯政府1998年以“胡曉平”命名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
演唱的歌曲有《科學春天來到了》、《多情的土地》,主演歌劇《繡花女》。1999年參演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歌曲:《風,請你告訴我》。
近年來,胡曉平頻頻回國演出,並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胡曉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了“曉平合唱團”和“曉平藝術培訓中心”。2006年年底,寧波大學聘請胡曉平為客座教授,還成立了“寧波大學胡曉平藝術中心”。
後來,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舉辦,主管部門就派胡曉平參賽。在去匈牙利前,高老師看著苦練了幾個月而日漸消瘦的胡曉平,悄悄地為她買了營養品,又將自己最心愛的漂亮的湖藍色長紗裙,送給胡曉平出國比賽用。
第一次踏進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的比賽大廳,牆上掛著的五顏六色的各國國旗吸引了胡曉平,她迅速掃了一眼:“怎么沒有我們中國的國旗?”胡曉平問。友好的匈牙利人連忙解釋:“因為中國的聲樂從來沒有參加過這個國際比賽,你們的國旗正在補做。”的確,在胡曉平之前,中國的聲樂藝術一直在世界上默默無聞,1981年的《紐約時報》也分析過:“器樂方面,東方人上來了,獨有聲樂方面中國人上不來,語言也是個關口。”自1965年以來,匈牙利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的一等獎一直是歐洲人的專利。
那次比賽共分3輪,要求分別從16、17、18世紀的作品裡各挑出3首作品,共演唱9首歌劇詠嘆調,曲目難度非常高。各國選手中,不少人舞台經驗老到,而胡曉平在國內連一場外國經典歌劇也沒有演過。當胡曉平第一輪比賽完後,外國記者就盯住了她,一個匈牙利記者對她說:“我很希望匈牙利人得獎,聽了你的第一輪演唱,我知道這個獎準是你的了!”
進入第二輪比賽,胡曉平演唱古諾的歌劇《浮士德》第三幕瑪格麗特的詠嘆調《珠寶之歌》,她掌握自己的聲音就像一位高超的器樂妙手掌握自己的樂器一樣,前部分的曲調她唱得含蓄、柔美、抒情,後部分曲調則唱得熱情、豪放、華麗,將少女獲得珠寶之後的喜悅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而表演又那樣自然、單純、樸實。一曲甫畢,靜得像沒有人的劇場,掀起了暴風雨般的鼓掌聲。有些觀眾喊了起來:“中國人,好樣的!”很多觀眾互相交換著驚奇的目光,發出由衷的讚嘆:“我們從來沒聽過這樣帶微笑的聲音!”
布達佩斯國際聲樂比賽大獎只有一個,不分男女組別,最後一輪的桂冠角逐者是胡曉平和前蘇聯一位已有百場歌劇演出經驗的男高音,那個男高音也是奪冠的大熱門。湊巧的是,兩人同時選了普契尼的歌劇《藝術家的生涯》第一幕片段,評審讓他們聯袂演出。
《藝術家的生涯》是歌劇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經典,講述了一個貧困潦倒的詩人和一個繡花女的愛情悲劇故事,其第一幕詠嘆調《冰涼的小手》和《人們叫我咪咪》在西方耳熟能詳,就像中國人熟悉“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樣。胡曉平很清楚,越是熟悉的唱段,越能考驗演唱者的功力。
大概由於奪冠心切,當音樂響起,男高音扶著胡曉平的手竟抖得厲害。《冰涼的小手》是詩人魯道夫在黑暗中無意間碰到繡花女咪咪小手時的詠嘆調,要求歌唱家情緒飽滿,感情真摯,充滿對愛情的讚美和嚮往,那位男高音的表演也很出色,但卻在最輝煌的高音處破音了,顯然那不是技巧問題。
接下來胡曉平演唱《人們叫我咪咪》,她行腔流利暢達,義大利語吐字清晰準確,高音區純淨清澈,有單簧管沁人肺腑的效果;低音區柔潤渾厚,仿佛發自大提琴。她的聲音色彩層次豐富,即使最小的弱音,也能使坐在最後、最高處的人們聽得清清楚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形象樸實自然,與角色十分吻合。人們被胡曉平所塑造的完美無瑕的咪咪所傾倒,掌聲和鮮花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她連謝了五次幕。最終,胡曉平榮獲這屆比賽唯一的一等獎和歌劇特別獎。
“胡曉平像一發炮彈似地打了出來,我們怎么從來不知道有這樣好的女高音歌唱家!”當時國外一些最有影響的報刊都發表了一系列評論,對中國人顯示出的出乎意料的聲樂能力表示驚嘆,認為這次比賽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了胡曉平這個人才!匈牙利《人民自由報》評論道:“觀眾和評審對胡曉平獲一等獎的意見是如此的一致,這是罕見的。”
獲獎以後,胡曉平開始了頻繁的演唱生涯,在歐洲、北美、東南亞及中國各大城市舉行個人獨唱會及與各地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在“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她與卡拉揚、明拉·弗萊尼等同為演出嘉賓;她在美國21個城市開獨唱音樂會,受到觀眾的一致讚賞……
世界各國音樂評論家給予胡曉平的演唱藝術極高的評價:“聲音乾淨、甘美、自然,表演真摯,颱風大方……”在“布拉格之春”演出期間,小提琴大師梅紐因預言:“二十年後世界的音樂中心將移到北京。”西歐評論家把胡曉平和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明拉·弗萊尼相提並論:“胡是初生的太陽,弗萊尼是黃昏的太陽,都是那么艷麗”,“胡唱的咪咪,賦予人物更準確的性格描寫,應該稱她是咪咪胡”,“把東方的美融入了西方的歌劇”,她是“從東方飛來的百靈鳥”。
(三)
1984年8月15日,剛從國外演出回國的胡曉平和上海的一些歌唱演員一起,聯袂到故鄉柴橋演出。很多柴橋人這時候才得知享譽世界的歌唱家胡曉平原來是“阿拉柴橋人”,人們奔走相告,喜氣洋洋,一千多個座位的柴橋影劇院座無虛席。
像任何一次正規演出一樣,胡曉平身著湖藍色短袖長紗裙演出服在眾鄉親前亮相,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胡曉平為鄉親們獻上《我愛您中國》、《珠寶之歌》等四首歌,在座的一些觀眾也許不懂什麼叫做美聲唱法,但他們知道,自己聽到的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歌聲。演出結束,很多人涌到後台請胡曉平簽名,霞浦一家童裝廠的多名女職工還邀請胡曉平和她們一起合影,胡曉平都熱情地一一應允。後來有傳聞說,胡曉平和女工的合影照成了該廠的商業廣告,該廠童裝業務為此明顯增長。
胡曉平演唱的外國歌劇詠嘆調絲絲入扣、惟妙惟肖,她所演唱的中國作品同樣精彩完整、悅耳動聽。對每一首中國歌曲,她都根據自己唱腔的特點分別加以處理表現,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很多國內觀眾正是聽了胡曉平演唱的中國歌曲從此喜愛美聲藝術的。
比如藝術歌曲《我住長江頭》,很多歌者在演唱時,一般均唱得婉約柔美、纏綿低沉,而胡曉平演唱此曲時,則以深刻的意味和鮮明的層次唱出了懷念之聲,更有新意的是,曲末的高音是以最強音唱出,就更加突出了思念之情,意境深遠,別有一番寄寓。在《紅豆詞》一曲中,胡曉平以半輕聲唱出的反覆樂段,賦予歌曲新意。她演唱雲南彌渡民歌《小河淌水》,行腔質樸、節奏自由,情意深厚、富於想像,猶如一幅清秀的山水畫,十分惹人喜愛。
(四)
1986年,已是一個7歲孩子母親的胡曉平爭取到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她到了美國,跟隨曾是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的卡萊里(Gabor Carelli)學習了三年,收穫很大。其間,她時常被要求做很多教師都做不了的示範演唱。同學們開玩笑地說:“你哪裡是學生啊,應當做老師。”
即將結束在美國的學習時,一次她到加拿大演出,看到那裡環境很好,安靜的氛圍非常適合她繼續學習歌劇和聲樂,1990年,胡曉平把家搬到了多倫多。1992年,她在多倫多建立了“曉平合唱團”,親任總監且從事教學工作。合唱團團員最多時有70多人,加拿大到處有他們演出的蹤影。
音樂,是胡曉平一生鐘愛的事業。20多年來,她始終活躍在舞台,每年都舉辦獨唱音樂會,從未間斷練聲。上世紀90年代後期,胡曉平到匈牙利舉行音樂會,再次與匈牙利歌劇院合作演出《藝術家的生涯》,並錄製了唱片,仍然廣受樂評家和觀眾讚賞。接著,她又成功地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和維也納舉行個人演唱會。鑒於胡曉平對中俄文化交流做出的重要貢獻,俄羅斯政府1998年以“胡曉平”命名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
演唱的歌曲有《科學春天來到了》、《多情的土地》,主演歌劇《繡花女》。1999年參演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歌曲:《風,請你告訴我》。
近年來,胡曉平頻頻回國演出,並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胡曉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了“曉平合唱團”和“曉平藝術培訓中心”。2006年年底,寧波大學聘請胡曉平為客座教授,還成立了“寧波大學胡曉平藝術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