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誠

胡佩誠

胡佩誠,男,1947年10月出生於上海。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胡佩誠教授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設了我國第一批綜合醫院以及大學生的心身疾病、心理諮詢門診,推動了現代醫學與教育模式的轉變。於2002年開辦我國第一家少男少女門診,對我國的性教育工作起巨大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社會職務,人物生平,個人貢獻,個人建議,精彩報告,性小康,諮詢專長,治療專長,

社會職務

中國高等教育醫學心理學教育分會會長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際促進中國精神分析學會中方主席
世界醫學法律學會中方執委
《中國性科學》雜誌常務主編

人物生平

胡佩誠曾就讀於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清華大學社科系碩士研究生及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博士班,曾留學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出訪世界五大洲20多個國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合作研究。
於八十年代初開設了中國第一批綜合醫院及大學生的心身疾病、心理諮詢門診,推動了現代醫學與教育模式的轉變。
於2002年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少男少女門診,對於開展中國的性教育的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受到國內外普遍關注。

個人貢獻

胡佩誠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性功能障礙性心理變態治療、家庭婚姻的調試、神經症、心理健康的保持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能嫻熟運用人本治療、行為治療、漂浮治療、眼動治療、性治療等多種技術進行心理治療。
2008年榮獲“赫希菲爾德獎”(Magnus Hirschfeld Prize)。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授予在全世界性科學領域中獲得突出成就的學者,號稱性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主持20多項國內外科研項目,出版學術論著150多部,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80餘篇。《健康心理學》獲北京大學社科精品著作二等獎; 2002 年獲得全國科普先進個人獎;2003 年作為顧問及心理醫生的《青春期性教育》科教片獲得國家級的最高獎“華表獎”。於上世紀80年代率先在綜合醫院開設了心身疾病心理治療門診,以及中國第一批大學生心理諮詢門診,推動了現代醫學與教育模式的轉變。2002年他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少男少女門診,對開展中國性教育起了極大推動作用。
胡佩誠首次引進和發展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心理治療---漂浮治療。首次提出“性商”並論證了其概念。首次建立了我國養老機構的評估標準體系。曾主持20多項國內外基金的科研項目,出版學術論著50多部,以中英文發表學術文章等共180多篇。
李銀河研究員李銀河研究員
《健康心理學》一書獲北京大學社科精品著作二等獎;2002年獲得全國科普先進個人獎;2003年作為顧問及心理醫生的《青春期性教育》科教片獲得國家級的最高獎“華表獎”。
胡佩誠教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事業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國內外並取得了相當的知名度。

個人建議

中國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大醫學部醫學人文系主任胡佩誠教授就“走向人類性健康”為題發表演講。胡佩誠指出,學校性教育應該從七歲開始,中國大學生的性知識水平只能打66分。作為全國性文化節的壓軸“文化大餐”,與其他主講者性社會學家潘綏銘的詼諧妙趣和李銀河研究員的大膽言論相比,性心理學家胡佩誠的演講顯得不溫不火。
胡佩誠胡佩誠
家居設計要考慮“性溫暖”?
胡佩誠指出“教唆論”“無師自通論”“簡單無用論”等三大錯誤觀念阻礙了中國性教育和性學研究的發展,並提出了“家居設計要滿足‘性溫暖’的要求”等新穎的觀點。
“夫妻性和諧”是2008年性文化節的一個熱點話題。針對這個話題,胡佩誠教授一語驚人:“首先要考慮一下,中國家庭能否達到性和諧所需要的溫度?”“廣州沒問題,哈爾濱這種天氣寒冷的地方,可能在這方面就有麻煩。”
學校性教育應該從七歲開始
“學校性教育應該從七歲開始”。胡佩誠說,根據崔庚寅的調查,中國的國中生92.3%有過‘性夢’。50%~60%的大學生則有自慰行為。胡佩誠指出,對中國1093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其中7.1%的男性和2.2%的女性有性經驗。
胡佩誠胡佩誠
中國大學生的性知識水平只能打66分。”胡佩誠說,性教育的理想途徑中,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學校,其次是家庭。但實際上,目前學生們表示了解性知識的途徑是書,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性教育的不足。
譚嗣同也是性教育先驅?“其實,譚嗣同、周恩來總理對性教育都有先見之明。”胡佩誠的話引發台下的驚呼。胡佩誠解釋說,早在清末,作為“戊戌變法”六君子的譚嗣同就曾大聲疾呼,不要把性問題搞得那么神秘,而應“藏物於篋”才能“見怪不怪”。
“敬愛的周總理曾經三次強調要‘把青春期的性衛生知識交給男女青少年,用科學知識保持他們健康教育成長。’”胡佩誠說,但是一直到最近幾年,國家制定了面向中國小的性教育健康讀本,有的國小老師還會把上面的敏感內容撕下來。

精彩報告

中國性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胡佩誠為1500名廣東省政府官員和學術界人士作了《走向人類性健康》的精彩報告。嬰兒“口欲期”吮吸生快感
胡佩誠胡佩誠
胡佩誠對人生各個階段的性發展特點和教育方式進行了詳細分析。
根據醫學研究,0到1歲半男嬰兒也會出現陰莖勃起,女嬰陰道也會出現分泌物,嬰兒這時候屬“口欲期”,通過吮吸能產生快感,因此專家會提倡母乳餵養。胡佩誠說,如果嬰兒的這種欲望無法滿足的話,長大後可能出現嚴重的補償心理,會暴食、酗酒等,而且在嬰兒期如不把孩子的姓名、玩具、衣著區分性別,很容易讓孩子長大後出現異性癖。
孩子在自慰別灌“羞恥感”
胡佩誠提醒,對待孩子手淫的行為,千萬不能灌輸“羞恥感”。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自慰,就會喝止:“那裡很髒,不要碰!”這樣的做法很容易使孩子誤認為性是下流的、污穢的。胡佩誠說,對孩子而言,“陰莖”、“陰道”與“桌子”、“椅子”一樣是個名詞,並不會有太大差異。當孩子好奇發問時,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最好時機,應該使用正確的學名。
有調查表明,92%的國中生有性夢,高中生該比例為56%,而大學生手淫則有六成以上。而目前,男性大學生中有性經驗的人,已從7%上升到10%。儘管如此,孩子們的性知識卻非常匱乏,2/3的大學生居然誤認為蚊子可以傳播愛滋病。
起碼的性教育應教會孩子避孕
針對有的人認為上網看三級片可以在性教育方面無師自通,胡佩誠指此觀點錯誤。正確的性教育是一種科學和藝術,但淫穢色情片則是一種商業演出,誇大性愛,嚴重失真,會讓青少年接受到錯誤的性觀念。他認為,對青少年的性教育,最起碼要教會孩子們如何避孕,如何保護自己。

性小康

胡佩誠教授是中國性學會秘書長,雖然研究的是性科學這樣的顯學,但直到胡佩誠在一則關於“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將於2004年10月舉行”的訊息中被當做“性小康”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者,胡佩誠才進入公眾視野。但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胡佩誠卻否認自己提出了“性小康”這個概念。胡佩誠重申,胡佩誠強調的仍然是整個社會的性健康。
《新周刊》《新周刊》
《新周刊》:你最早提出了“性商”這個詞,什麼是性商呢?胡佩誠:性商就是性健康水平。就跟智商是智力水平一樣。
新周刊》:有關報導中,你又提出“性小康”,本意是什麼?
胡佩誠:其實我是不願這么提的,都是老百姓這么叫出來的,我的本意是說,以前我們的性知識貧乏,現在這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但是知識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又怎么能用“小康”這個詞來形容呢?我一直主張提高人們的性健康水平,“性小康”跟以前提的“性健康”還是一回事。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性健康水平的呢?
胡佩誠:性健康水平,就是指心理和軀體、社會都處於完滿狀態。性學,不是指性活動,而是包括性心理、性教育、傳媒、醫學等多方面的。
新周刊》:性小康的實現也需要物質和教育的積累吧?
胡佩誠:那當然需要了,尤其是物質水平的提高,才能讓人注意到精神需求。
新周刊》:中國現在似乎進入了性開放的年代,與過去相比,似乎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
胡佩誠:我不贊成“性革命”這個說法。“性革命”得多少人參加啊,出現了一些變化,但不等於是革命。
新周刊》:與外國相比,中國的性知識水平是否還有些差距?胡佩誠:中國對性的態度,還是比較保守的做法,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說雖然對性的態度開放了許多,但有些人還是有所謂的“處女情結”,由於文化的不同,也不能說中國是完全落後的。《新周刊》:評判是否達到“性小康”的指標是什麼?
傳媒傳媒
胡佩誠:這個我們正在討論中,現在還不能說。
新周刊》:你打算設立中國最高級別性學獎項——“中國性學功勳獎”和“中國性學貢獻獎”,評比標準是什麼?
胡佩誠:這個獎項的評比是在業內討論,貢獻獎可能會頒給吳階平。
新周刊》:性教育從幼稚園的娃娃抓起,是不是為時太早?據報導,很多娃娃並不能聽得明白。
胡佩誠:那要看教育方式了。從娃娃抓起是對的,我們說過“零歲就有性意識”了。

諮詢專長

神經症、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性功能障礙性心理變態

治療專長

人本主義、行為主義、眼動療法、認知治療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