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胎動不安病

胎漏、胎動不安,中醫病名。是指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時下時止,或淋漓不斷,而無腰酸腹痛者,稱為胎漏,亦稱“胞漏”或“漏胎”。若妊娠期出現腰酸腹痛,小腹下墜,或陰道少量出血者,稱為胎動不安。本病一般預後良好,但也有少數發展為墮胎、小產。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胎漏、胎動不安
  • 就診科室:婦科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
  • 常見病因:氣血虛弱
  • 傳染性:無
  • 相關西醫疾病:先兆流產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三、相關檢查,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 證治分類,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時下時止,或淋漓不斷,而無腰酸腹痛者,稱為胎漏,亦稱“胞漏”或“漏胎”。若妊娠期出現腰酸腹痛,小腹下墜,或陰道少量出血者,稱為胎動不安。

歷史沿革

1. 在漢代《金匱·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中即有“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 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的記載。
2.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始有“妊娠漏胞”、“妊娠胎動”、“妊娠卒下血諸候”,認為“勞疫氣力”、“觸冒冷熱”、“飲食不適”、“居處失宜”、“行動倒仆或從高墜下”等因素均可致之。提出“漏胞者……沖任氣虛則胞內泄漏,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的病機,並在“妊娠胎動候”提出“其母有疾以動胎,治母則胎安;若其胎有不牢固致動以病母者,治胎則母瘥”的分治原則。
3. 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妊娠門》有“胎動不安”和“妊娠胎漏下血”方論,歸納了外感、飲食起居、跌仆擊觸、七情失宜、脾氣虛弱等病因,指出:“輕者轉動不安,重者必致傷墮”。已認識到胎漏、胎動不安可發展為墮胎。
4. 明代《景岳全書·婦人規》提出“父氣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或因脾腎氣陷,命火不固而脫血”之說。並指出:“凡妊娠胎氣不安者,證本非一,治亦不同。”說明安胎應辨證施治。同時還要分辨是否可安之胎:“妊娠胎氣傷動者……氣輕者轉動不安或微見血,察其不甚,速宜安之……若腹痛血多,腰酸下墜,勢有難留者,無如決津煎、五物煎助其血而落之,最為妥當。”說明胎墮難留者不宜繼續安胎。
5. 清代《傅青主女科·妊娠跌損》謂:“妊婦有失足跌損,致傷胎元,……人只知是外傷之為病也,誰知有內傷之故乎”“唯內之氣血素虧,故略有閃挫,胎便不安”。
6.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則指出:“胎在母腹,如果善吸其母之氣化,自無下墜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賴腎臟作強。”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先兆流產指妊娠28周前,出現少量陰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宮口未開,胎膜未破,妊娠物尙未排出,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者;早期先兆流產是臨床表現常為停經後有早孕反應,以後出現陰道少量流血,或時下時止,或淋漓不斷,色紅,持續數日或數周,無腹痛或有輕微下腹脹痛,腰痛及下腹墜脹感。

病因

胎漏、胎動不安的主要病機是沖任損傷,胎元不固,證候有虛有實,虛者多因腎虛、氣血虛弱,實者多因血熱、血瘀,也有虛實夾雜者。臨床以虛證或虛實夾雜者多見。

病機

1. 腎虛 腎為先天之本,腎虛則胎失所系。先天稟賦薄弱,腎氣虛不能固攝沖任,或後天久病傷腎,或屢孕屢墮,或孕後房事不節,均足以損傷腎氣,胎元不固發為胎漏、胎動不安。
2. 血熱 孕婦素體陽盛或因孕後過食辛辣椒荽類助熱生火食物,過服溫熱暖宮藥物,或外感熱邪,或因七情內傷郁而化熱,或因陰虛而內熱,熱傷沖任,沖任失固,血為熱迫而妄行不能養胎反離經下走發為胎漏,熱擾胎元則胎動不安。
3. 氣血虛弱 素體不足氣血虛弱,或由勞倦過度,飲食不節。憂思氣結;或因病惡阻頻繁嘔惡所傷,以致脾虛氣弱,化源匱乏;或因它病損傷氣血,終至氣虛而胎失所載,血失統攝,血虧故胎失所養,胎元不固而病胎漏、胎動不安。
4. 血瘀宿有症瘕瘀血占據子宮,或孕後不慎跌扑閃挫,或孕期手術創傷,均可致氣血不和,瘀阻子宮、沖任,使胎元失養而不固,發為胎漏、胎動不安。

診斷要點

一、診斷依據

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對疑難和複雜病例,需進行輔助檢查,應儘量早期診斷,動態觀察,明確病因。
1.病史:停經史。應了解妊娠前後是否接觸放射線、重金屬或有機苯,有無使用礙胎之中、西藥,以往有無墮胎、小產病史,或人工流產、引產史,曾生育或早產、晚期流產者,應詢問嬰兒或胎兒有無畸形。
2.臨床表現:妊娠後陰道少量出血,時作時止或淋漓不斷,無腰酸腹痛者,是診斷胎漏的主要依據。若妊娠後腰酸,小腹輕微疼痛,或腰腹下墜,或伴有陰道少量出血,則是診斷胎動不安的臨床依據。

二、病證鑑別

1.與異位妊娠、墮胎、小產、胎死不下、葡萄胎等病症相鑑別。
2.激經 激經又稱盛胎、垢胎、妊娠經來。特點是在妊娠早期仍按月經周期陰道少量出血,無其他不適,亦無損於胎兒,隨胎兒漸大而血自止。
3.子宮頸出血 宮頸糜爛、息肉均可有接觸性出血,常發生於性交後。妊娠早期因宮頸較充血,無房事也可能有少量出血,通過婦科檢查可作鑑別。
4.此外,還要與內、外科疾病所致的出血、腹痛相鑑別。

三、相關檢查

1.婦科檢查:在消毒條件下進行檢查,觀察陰道出血是否來自宮腔,排除宮頸糜爛、 息肉之出血。屬胎漏、胎動不安者,子宮口應閉合,羊膜囊無膨出、未破裂,子宮增大、柔 軟,大小與停經月份相符,無壓痛。
2.輔助檢查:協助判斷胚胎或胎兒未損或已損。早期妊娠者,首選妊娠試驗,可作HCG定性或定量測定,有助判斷胚胎滋養細胞功能。B型超聲顯像則有助判斷胚胎或胎兒是否在於宮記憶體活,以排除異位妊娠、胎死不下(過期流產)等情況.此外,有條件者,還應檢查可能導致自然流產的原因,如致畸因素(包括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弓形體等)、遺傳因素(包括染色體、地中海貧血、G6PD缺乏症等)、免疫因素(1ilt型抗體、磷脂抗體、抗精於抗體、封閉性抗體等)。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辨證主要根據症狀與舌脈。其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小腹痛、腰痛和腰腹下墜。根據 四大症狀的輕重變化,結合必要的輔助檢查,判斷病情的進退、胎元的存亡和預後。一般而言,陰道出血量少,色淡,質稀者,多屬虛證;色深紅或紫暗,質稠者,多屬實證;下血量少,腰腹痛和下墜感輕微,脈滑者,則胎元未損,宜安胎;若下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如折,陣陣下墜者,則已發展為胎墮難留,安之無益;若反覆陰道出血,色暗,小腹冷痛,早孕反應消失,脈由滑轉澀者,則為胎死不下之兆,應作進一步檢查。

二、治療原則

胎漏、胎動不安的治療,以固沖任安胎為總則。安胎之法,應隨證隨人,靈活運用。但 要注意時時維護胎元,避免使用礙胎、動胎之品。由於腎為先天之本,胞絡繫於腎,故安胎之中,須注意顧護腎氣,以固胎元。但若胎元不正(異位妊娠、葡萄胎)或胎元已損者,則急需下胎以救母。

三、 證治分類

1.腎虛型
主要證候:妊娠期陰道少量下血,色黯淡,質清稀,腰酸,腹墜痛,或曾屢次墮胎,或伴頭暈耳鳴,小便頻數,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暗斑,舌淡苔白,脈沉細滑尺脈弱。
治法:補腎健脾,益氣安胎。
代表方:壽胎丸加黨參、白朮或滋腎育胎丸。
方藥:菟絲子、桑寄生、阿膠、續斷。
2.血熱證
主要徵候:妊娠期陰道出血,色鮮紅或深紅,質稠,或腰酸,口苦咽乾,心煩不安,便結溺黃,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養血安胎。
代表方:保陰煎。
方藥:生地、熟地、當歸、白芍、黃芪、白朮、川芎。
3.氣血虛弱證
主要徵候:妊娠期陰道少量出血,色淡紅,質稀薄。或小腹空墜、腰痛,面色恍白,心悸氣短,神疲肢倦,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略滑。
治法:補氣養血,固腎安胎。
代表方:胎元飲。
方藥:人參、白朮、炙甘草、當歸、熟地、白芍、杜仲、陳皮。
4.血瘀證
主要徵候:宿有症積,孕後常有腰酸腹痛下墜,陰道不時出血,色黯紅,或妊娠期跌扑閃挫,繼之腹痛或少量陰道出血,舌黯紅,或有瘀斑,脈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補腎安胎。
代表方:桂枝茯苓丸(《傷寒論》) 合胎壽丸加減。
方藥: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菟絲子、桑寄生、續斷、阿膠。

轉歸預後

妊娠腹痛是孕期常見病,若不伴有下血症狀,一般預後良好。若痛久不止,病勢日進,也可損傷胎元,甚則發展為墮胎、小產。

預防調護

1.孕期應注意避免過於勞累、持重、登高、劇烈活動。慎房事,保持心情舒暢。
2.注意飲食調節,宜食易於消化又營養豐富之品。
3.孕後應注意陰部衛生,預防感染。
4.患病後應積極治療,臥床休息,以免病情加重,促進本病及早康復。
5. 孕期應儘量避免房事,以靜養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