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漢語詞語--背書)

背書(漢語詞語--背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並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背書
  • 拼音:bèi shū
  • 基本解釋:背誦念過的書
  • 詳細解釋:背誦需要牢記的書本內容
詳細解釋,金融學,政治背書,

詳細解釋

含義
1.背誦念過的書:過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不出書要挨罰。
2.背誦需要牢記的書本內容:在生活中需要牢記於心的知識點,由書本知識轉換為心知的內容。
3.生活中、工作中需要下功夫熟練掌握的知識和流程;為生活中、工作中某一重大活動做準備的基礎。
4.在票據或單證的背面簽名。表示該票據或單證的權利,由背書者轉讓給被背書者。
5.在政治上,背書一詞用來表示為某人或某事允諾保證,藉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
示例
背誦、背課文、背文章、下功夫、做準備。
國小、中學時的早讀、每天需要背書,牢記知識點。
台灣解釋
背書 endorsement
背書
1.票據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轉讓票據時,在票據背面簽名或書寫文句的手續。背書時寫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單位名稱的,稱記名背書;未寫明受票人姓名或受票單位名稱的,稱空白背書。經過背書轉讓的票據,背書人負有擔保票據簽發者到期付款的責任,如果出票人到期不付款,則背書人必須承擔償付責任。經過背書,票據的所有權由背書人轉給被背書人。一張票據可以多次背書、多次轉讓。背書按其附帶的記載劃分有限制性背書、委託收款背書、有條件背書、質押背書和部分背書(分割背書) 5種方式。
背書的目的:轉讓票據權利、委託收款、質押票據。
背書的作用:表明意向、擔保承兌、擔保付款、證明前手真實性。
2.現在興於台北,意思是有的產品需要推廣,有相關人士幫商家代言,推介。
3.或者指介紹宣傳一些好的東西。
該詞來自金融術語,英文endorse(ment)。大陸也用,只是不大使用它的衍生意義。在選舉中,經常使用“背書”來指代某位比較有人望的政治人物公開的支持某位候選人,以期待“背書人”將其政治資源在選舉的過程中臨時被該候選人借用。
原意指在支票等背後簽名表示支付、收到或同意轉讓等, 在台灣經常使用其衍生意義,指認可、支持。如:為某人背書,意思就是對某人的話表示認可和支持。現在網路上說:在某事上甲人(集團)完全支持、擁護或服從乙人(集團),也有時形容為甲為乙“背書”。

金融學

背書的主要方式
限定背書。即不可轉讓背書。是指背書人對支付給被背書人的批示帶有限制性的詞語。 有些限定背書規定匯票只交付一次,受讓人只能自行使用匯票而無再次轉讓的權利。如背書人在匯票背面簽字,寫明“僅付×××(被背書人名稱)”或“付給×××(被背書人名稱),不得轉讓”。有些則給出某些附屬條件,“當xxx時,付給xxx(背書人名稱)。當條件滿足時,該背書才成立。有些背書人寫明持票人只能把匯票存在銀行,而不能做別的使用。
特定背書。又稱記名背書,此種背書既有出讓人簽名,又指明了受讓人是誰,但無“僅付”、“不得轉讓”等字樣。如背書人在匯票背面簽字,寫明“付給×××(被背書人名稱)的指定人”等。如此背書的匯票可以連續多次背書和支付,多次轉讓,甚至可以在市場上無限轉讓下去。
空白背書。又稱不記名背書,即背書人在匯票上只有簽名,不寫付給某人,即沒有被背書人。空白背書的匯票憑交付而轉讓。即空白背書的第一出讓人背書籤字後,可多次在市場上流通,直到最後一個受益人,而勿須在匯票背面註明流通過程中的其他出讓人和受讓人。

政治背書

在政治上,背書一詞用來表示為某人或某事允諾保證,藉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在台灣經常使用其衍生意義,指認可、支持。如:為某人背書,意思就是對某人的話表示認可和支持。現在網路上說:在某事上甲人(集團)完全支持、擁護或服從乙人(集團),也有時形容為甲為乙“背書”。選舉中,經常使用“背書”來指代某位比較有人望的政治人物公開的支持某位候選人,以期待“背書人”將其政治資源在選舉的過程中臨時被該候選人借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