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癌基因變異
胃癌特異性癌基因變異
這類癌基因的變化對胃癌具有較高的
組織特異性,在其他腫瘤組織中很少檢測到,是胃癌組織外組織(如外周血)檢測的主要目標,例如:ERK癌基因和我們最近研究發現的5個胃癌特異性EST片段。
相關病因
大量研究表明,
幽門螺桿菌(Hp)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協同致病因子,對胃黏膜淋巴瘤來講則是主要的致病因子。研究表明,Hp可通過某些環節造成胃黏膜組織癌基因的突變,細胞信號轉導異常等導致胃黏膜細胞發生癌前變化,持續性感染則導致癌的發生.最近我們的研究還發現胃癌的發生與Hp感染的時間和數量呈正相關。所以對Hp的動態檢測並配合病理檢查,既是預防胃癌的有效方法,也是胃癌基因診斷的主要內容之一。
檢測方法
基因結構、定性和定量分析
PCR技術可以特異性的放大
靶基因並可量化分析。最近國內外均有較為成熟的定量
PCR技術的報導,並且對PCR的定性分析方面亦有諸多的改進,如ELISA法,反向雜交法、螢光法等。這些方法構成了對靶目標從基因水平上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主體方法,如Hp
DNA的定性和量化分析,胃癌高表達或低表達或缺失基因的分析等。
基因結構分析的方法
如SSCP、RFLP、DNA序列分析等,這對由於基因結構的變化(如點突變或缺失、插入突變)致癌的因素分析非常有意義,如ras、c-myc的點突變等,這種分析粗略的可以用PCR-SSCP和PCR-RFLP等方法完成,準確的突變分析則取決於DNA序列分析.由於DNA序列分析具有耗時、耗財、複雜等缺點,不適合大面積、大標本的選性檢測。
最近國外研究機構和公司正致力於發展了快速測序的方法,雖有快速大量測序工作站成功的報導,但均需昂貴的設備,目前急需一種準確性較高,通用性強,且成本低廉的
DNA序列分析系統。
病理檢查
胃鏡檢查時取活檢組織染色後觀察
胃黏膜組織變化的情況,以確定是否是癌變還是癌前病變,如果是癌前病變(如化生、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則需確定其嚴重程度,並進行基因結構或基因的定性、定量分析。
病理分析
國內外關聯研究表明,胃癌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涉及的易感基因較多,包括細胞因子編碼基因、解毒酶基因、P450酶基因、癌基因以及DNA損傷修復基因等。
白細胞介素-1β(IL-1B)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強烈地抑制
胃酸分泌作用,使得胃部酸性下降,容易引起
胃萎縮,最後誘發胃癌的發生。
谷胱甘肽硫轉移酶M1(GSTM1)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對環境毒素和
致癌物質的敏感性提高,易發生DNA突變和染色體畸變,患胃癌的風險因此顯著增加。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炎症反應加劇,胃酸分泌受到抑制,促進具有遺傳毒性的炎症副產物的聚集而加重胃黏膜的損害及突變的發生率,從而促進胃癌的發生。
腫瘤壞死因子-β(TNF-β)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炎症反應加劇,胃酸分泌受到抑制,促進具有遺傳毒性的炎症副產物的聚集而加重胃黏膜的損害及突變的發生率,從而促進胃癌的發生。
錯配修復酶hMLH1 (hMLH1)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機體DNA錯配修復能力被削弱,胃癌的患病風險增大。
5,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
當個體攜帶風險基因型時,5,10-亞甲基四氫葉酸的轉化效率降低,從而降低了甲基化供體的水平,影響了DNA甲基化及DNA損傷修復機制,最終使胃癌發生風險上升。
診斷技術
目前,腫瘤(實體瘤)的診斷手段除
病理學診斷外,主要是物理學診斷和以癌標誌物為對象的實驗室診斷。病理學檢查是對已癌變的細胞進行診斷,物理學檢查是對已有明顯形態學改變的癌腫進行診斷,而現行的癌標誌物診斷的準確性和靈敏性尚難以滿足臨床要求。因此,尋找診斷早期胃癌的方法仍是臨床的重要課題。從腫瘤發生髮展的過程來講,所謂腫瘤的早期診斷應該是細胞由正常轉化為異常之前的診斷,細胞一旦發生癌變並呈克隆化生長,此時的診斷不管癌組織的大小,從細胞發育生長的角度看均屬晚期診斷。要做到腫瘤的早期診斷,就必需從腫瘤發展的早期階段。
科學研究
胃癌預警系統
胃癌預警系統的含義主要指在胃癌發生前通過一系列的檢查和數據分析(如實驗室檢測報告,病因學分析,病理檢查,物理檢查等),來預報被檢查者發生胃癌的可能性,胃癌的嚴重程度,胃癌療效及預後分析等。
胃癌預警系統的意義
胃癌是嚴重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建立效果明顯的胃癌預警系統,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減少治療費用,另一方面還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生率,有助於人們戰勝胃癌和最終征服胃癌。
研究方向
做好胃癌的預警工作,關鍵應從胃癌的病因學診斷和
基因診斷入手,尤其是
基因診斷方面,重要而緊迫的是確定基因診斷的指標和指標變化的程度,如:何種基因發生何種變化,說明哪些問題.迄今這方面的資料尚不完整,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建立胃癌基因診斷指標的資料庫,需要大量的胃癌基因變化的流行病學資料,並通過整理、歸納、分類、分析等處理,找出基因變化與胃癌發生髮展不同階段(癌前病變、癌)的相互關係及其規律。這種相互關係及其規律是可以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和實驗結果獲取,這需眾多的科技工作者協同攻關。
胃癌預警系統建立的條件
經大量研究工作現已能提供進行胃癌病因學和基因診斷的部分條件:Hp CagA及尿素酶金標記試劑盒,ELISA試劑盒和Hp定量PCR試劑盒,能通過檢測外周血、胃液和唾液提供Hp感染的種類(毒力株或非毒力株),活動性或近期感染還是既往感染(檢測IgM或IgG),並可半定量分析
病原菌(定量PCR)或其
抗體(ELISA,金標)等,這對於病因學分析極為有利。
各種胃癌相關基因的定性、定量、突變分析等檢測手段已健全,並有整套試劑盒供應。目前已完成了5種新型胃癌基因的定性、定量分析對實現胃癌組織特異性癌基因的檢測非常有用,初步結果證明用5種基因組成的多重PCR其診斷效率達到100%(詳細結果另文報導),但尚需進一步驗證,100多侯選基因正在研究之中,相信會有特異性好的基因被鑑定。
胃癌預警系統的實施
用抗Hp和抗Hp-CagA(滴金法)大量篩選人群血中Hp特異性抗體(IgG、IgM)抗菌及消除其他致癌阻斷因子,目的是脫離致癌環境,清除癌化刺激。
預防措施
1、不要霉變的食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發霉變質的食品,霉變是由污染黴菌所引起,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有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後在一定條件下,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2、要儘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維生素A、B、E的食物,適當加強蛋白質攝入,從而保護胃黏膜。
3、保護食用水的衛生。因為被污染的水源中含多種致癌的金屬離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規的自來水,農村地區儘量使用井水。
4、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若飲食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進食過快或過燙,對胃會產生損傷性的刺激,也可導致為胃癌的發生,同時食鹽攝入量大、進餐時好生悶氣與胃癌也有關係。
5、少吃或不吃醃菜。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所以食品要新鮮,提倡用冰櫃冷藏。
6、不吃或少吃煙燻和油煎食物。熏魚和燻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3-4苯並芘和環芳烴。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複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所以應儘量少食用。
7、不吸菸、少飲酒。吸菸與胃癌有一定的關係,因為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和促癌物質,可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發生。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黏膜,損傷黏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菸,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8、積極治療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與胃癌有較密切的關係,是癌前病變;由胃潰瘍惡變的胃癌占5-10%;胃多發性腺瘤性息肉的癌變較單發性息肉多見,息肉直徑超過2cm顯示有惡變傾向;惡性貧血與胃癌也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患萎縮性胃炎、
胃潰瘍、胃多發性腺瘤性息肉、惡性貧血的人,必須經常到醫院檢查治療,消除癌前病變,預防胃癌的發生。
護理措施
1、生活調理:應環境良好、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忌疲勞(易致免疫力下降、生存期縮短)。
2、心理調理:(1)早期者治癒率很高,不必緊張悲觀。晚期者也不要太悲觀煩惱,因不但改不了事實,且只能讓免疫功能進一步低下,不利延長生存期。若抱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的心情,做一些熱愛的事情(旅遊或是各種體力消耗不大睡眠影響不多的事)、吃一些能讓心情舒暢的美食等,就可能使心情變好或至少陣發性變好,這都能使專殺癌細胞的淋巴細胞等免疫力增強,這是最天然的生物療法。(3)在飲食上不必過多忌口(尤其生存期不長者),只要無不適,想吃就吃;過多忌口會加重精神負擔、免疫功能會受抑。
採用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還可以讓疾病得到更好的治癒,護理方法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可以讓胃癌得到更好的治癒。相對西醫而言,中醫藥治療胃癌方面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尤其是理中散結消癌湯在臨床上的使用,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如果您持續被胃癌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此藥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長您的壽命,甚至是治癒疾病,讓您重新開始幸福的生活。
重要意義
基因水平的分析及評估可以實現腫瘤的早期診斷,由於這種早期診斷可以在細胞
癌變前實現,所以對於腫瘤的預防和提前介入細胞癌變過程,並進而防止其向惡性發展極為重要。胃癌的早期診斷應放在基因水平的診斷,這對搞好胃癌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它能對胃癌的預測、治療效果分析和制定預防胃癌的有關措施提供依據,對胃癌的綜合防治有深遠意義。
難點阻礙
基因晶片技術雖具有快速、準確、高通量檢測基因表達譜的優點,由於晶片製作的工藝複雜,信號檢測也需專門的儀器設備,使一般實驗室難以承擔其高昂的費用,其次晶片實驗技術上還有多個環節有待提高,如在探針合成方面,須進一步提高合成效率及晶片集成程度,使樣品製備的簡單化和標準化以利於普及。基因晶片的技術急需標準化,缺乏一種公認的實驗方法,難以實現數據共享;採用PCR方法擴增模板時難免帶來PCR所具有的局限;信號檢測的靈敏度與雜交反應的特異性和重複性也有待提高。隨著基因晶片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更加完善,它將在胃癌的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