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股票投資審計
- 對象:股民
- 金額:大金額
- 目的:稅務檢查以及財務公開
股票投資審計的目的,程式和方法,
股票投資審計的目的
審核股票投資,是要通過檢查股票投資及其投資收益是否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檢查股票是否真實屬企業所擁有; 是否按照會計準則規定進行了正確的計價和核算; 檢查投資收益是否均已收取併入帳; 監督檢查企業正確核算股票投資,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鑑定財務報表上股票投資表述的正確性和真實性,為投資者提供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程式和方法
健全的股票投資的內部控制制度內容包括:購買股票進行投資要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並經批准,批准購買股票的人、股票投資經辦人和股票保管人員職務應分開,不得由一人兼任;股票投資及其投資收益,應具有完整、全面、詳盡的記錄;企業投資的股票,應以企業名義登記;定期由不承擔批准、保管、記帳及經辦股票投資的人員對股票進行檢查,核實股票實際存在情況。
(1)首先清點企業內部管理的所有股票,並對其股數、每股金額、股票序號取得時的成本進行核對,編制股票清點表予以記錄。其次發函詢證企業委託代理銀行保管的股票是否真實,核對代理銀行清單中所列股票種類、股票序號、股數、股票面值,取得時的成本等。
3.檢查股票投資業務。
(3)檢查股票投資是否符合投資的目的
企業進行股票投資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購買普通股票,目的是為了盈利、取得股利或侍機出手賺取差價。二是吸收合併,即一個企業將另一企業全部買入進而吸收該企業,並接受其所有活動。三是通過購買另一個企業的股票而控制其經營。在對股票投資業務進行審計時要結合企業投資的目的,檢查其各項投資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投資行為與投資目的背道而馳的現象。
4.檢查股票取得後的核算是否正確
企業投資購買股票,在股票取得時均以其成本進行核算,但在股票投資取得以後,則要視投資者所能控制被投資者的經營和財務方針的程度而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進行核算。審計時要檢查企業是否按會計準則要求認真正確地進行了核算,看其有無亂記股票價格或隨意調整計價核算辦法的情況,成本法或權益法的核算是否正確。
5.檢查投資收益是否均已恰當地進行了記錄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