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鈉

肝素鈉

肝素鈉(Heparin sodium)能幹擾血凝過程的許多環節,在體內外都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機制比較複雜,主要通過與抗凝血酶Ⅲ(AT-Ⅲ)結合,而增強後者對活化的Ⅱ、Ⅸ、X、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其後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壞、妨礙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從而妨礙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從而發揮抗凝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素鈉
  • 英文名:Heparin sodium
  • 別稱:達肝素鈉;依諾肝素鈉;肝磷脂鈉鹽;亭扎肝素鈉
  • 化學式:ca. (C12H16NS2Na3)20
  • 分子量:ca. 12000
  • CAS登錄號:9041-08-1;101921-26-0;102785-31-9;12656-11-0
適應症,臨床套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用藥禁忌,藥物相互作用,

適應症

1.預防血栓形成和栓塞,如深部靜脈血栓、心肌梗死、肺栓塞、血栓性靜脈炎及術後血栓形成等。
2.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如細菌性膿毒血症、胎盤早期剝離、惡性腫瘤細胞溶解所致的DIC,但蛇咬傷所致的DIC除外。早期套用可防止纖維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消耗。
3.其他體內外抗凝血,如心導管檢查、心臟手術體外循環、血液透析等。

臨床套用

靜注或肌註:0.5萬~1萬單位/次,4~12小時1次。靜滴:每24小時1~2萬單位加入5%葡萄糖水中或生理鹽水中滴注,每分鐘20~50滴。

不良反應

1.最常見出血,可能發生任何部位。
2.常見寒戰、發熱、蕁麻疹等過敏反應。
3.長期用藥可致脫髮和短暫的可逆性禿頭症、骨質疏鬆和自發性骨折。
4.注射局部可見局部刺激、紅斑、輕微頭痛、血腫、潰瘍等。肌內注射後更嚴重,因此不宜肌內注射。
5.尚見短暫的血小板減少症。肝素誘發的血小板數減少(HIT)是由於肝素-血小板4因子抗體複合物結合於血小板4因子受體所致。可激活血小板聚集,造成小動脈栓塞。雖少見,但可致死。如出現HIT應立即停用肝素。

注意事項

用藥期間應定時測定凝血時間。60歲以上老人對本品更為敏感,應減少用量,並加強監測。妊娠期婦女僅在有明確適應證時,方可用本品。本品不分泌入乳汁。肌內注射或皮下注射刺激性較大,應選用細針頭做深部肌內或皮下脂肪組織內注射。

用藥禁忌

對肝素過敏、有出血傾向及凝血機制障礙者(如血友病、紫癜、血小板減少),消化性潰瘍、創傷、先兆流產及產後出血者,嚴重高血壓、顱內出血、細菌性心內膜炎、活動性結核、內臟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外傷及手術後患者均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

1.肝素與下列藥物合用,可加重出血危險: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阿司匹林及非甾體消炎鎮痛藥、雙嘧達莫、右旋糖酐、腎上腺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鏈激酶等。
2.肝素並用碳酸氫鈉、乳酸鈉等糾正酸中毒的藥物可促進肝素的抗凝作用。
3.肝素與透明質酸酶混合注射,既能減輕肌注痛,又可促進肝素吸收。但肝素可抑制透明質酸酶活性,故兩者應臨時配伍使用,藥物混合後不宜久置。
4.肝素可與胰島素受體作用,從而改變胰島素的結合和作用。
5.不能與鹼性藥物合用。
說明:上述內容僅作為介紹,藥物使用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