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間隔穿支皮瓣(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肌間隔穿支皮瓣
- 外文名: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
- 所屬學科:顯微外科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肌間隔穿支皮瓣(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肌間隔穿支皮瓣(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以肌間隔穿支血管供養的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走行於肌間隔,再穿過深筋膜到達皮膚。多存在於肌肉細長的四肢肌間隔...
肌皮穿支皮瓣(muscul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穿支血管經過深層的肌肉後,再穿過深筋膜到達皮膚而形成的皮瓣。多存在於扁平寬闊的肌肉部位,如軀幹和四肢的近段,切開深筋膜後可通過向肌肉深層追蹤...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管徑細小的皮膚穿支血管(穿過深筋膜後口徑≥0.5mm)供血的島狀皮瓣。屬軸型血管的皮瓣範疇。狹義的概念僅指肌皮穿支供養的、不帶深筋膜的皮下組織薄皮瓣。現在這個...
三角肌肌(皮)瓣是以旋肱後動脈為血供和臂外側上皮神經支配的組織瓣,局部轉移可修復同側肩部、上背部及腋窩部軟組織缺損。套用解剖 旋肱後動脈經四邊孔,繞肱骨外科頸的後外側,分出三角肌支[1]和後緣支[2],前者為進入三角肌[...
《穿支皮瓣乳房重建術》是2017年5月1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Joshua L.Levine(美) Julie V.Vasile[美] 等 。內容簡介 《穿支皮瓣乳房重建術》的英文原著主編是乳房外科與乳房整形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傾力推廣他們所...
股前外側皮瓣 大腿部皮瓣有以旋股外側動脈降支為蒂的股前外側皮瓣,以股深動脈第3或第1穿支為蒂的股外側皮瓣,以股動脈內側壁1~3支內側皮動脈為蒂的股內側皮瓣等,還有以其他血管為供血的股陰部皮瓣等。比較常用的是股前外側皮瓣...
肌皮瓣是一種複合組織瓣,是利用身體某塊肌肉(或一部分肌肉)連同其淺層的皮下組織、皮膚一併切取,以進入該肌肉的血管為蒂進行轉移,用於較大創面缺損的修復或肌肉功能的重建。肌皮瓣的血液供應充沛,抗感染力強,易於成活,組織量...
1 臂外側上部皮瓣 2 臂外側中部皮瓣 3 臂外側下部皮瓣 4 臂內側皮瓣 5 臂後側皮瓣 6 帶橈動脈的前臂橈側皮瓣 7 肘前皮瓣 8 橈動脈近側穿支皮瓣 9 橈動脈肌間隙支前臂橈側中部皮瓣 10 橈動脈遠側穿支皮瓣 11 橈動脈鼻煙窩穿...
肌隔 肌隔(myocomma)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股外側肌上部淺層因有股直肌和闊筋膜張肌相間隔,無直接肌皮支進入皮膚,不能形成肌(皮)瓣。但在大腿下部股外側肌有肌皮支直接進入皮下組織和皮膚,並與股直肌和闊筋膜張肌來的肌皮支廣泛吻合,使該肌遠端可攜帶一個島狀皮瓣。...
闊筋膜穿支皮瓣(tensor fascia lata perforator flap,tflp,tensor fascia latae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手外科學名詞,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穿支血管起自旋股外側動脈的橫支,穿過闊筋膜到達皮膚而形成的皮瓣。多用於伴有肌腱...
肌皮動脈穿支(perforating branch of musculocutaneous artery)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肌皮動脈的皮膚穿支。該穿支在穿出肌肉後,立即穿過深筋膜,以接近垂直的方向進入皮下組織和皮膚,供養肌肉淺面覆蓋的皮區。出處 《...
肌間隔皮血管(intercompartment septocutaneous vessel)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由深部主幹動脈發出,經過肌群之間的筋膜間隔而供養皮膚和皮下組織的血管。是肌間隔皮支皮瓣的供養血管。由中國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