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

“橡皮人”源自於王朔的小說,反映了當代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輕人狀態。現在,這個詞演變成“橡皮白領”即職場橡皮人,其指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職場人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場橡皮人
  • 外文名:rubber man
  • 源自王朔小說
基本介紹,基本定義,出現原因,典型狀態,相關測試,應對策略,

基本介紹

所謂“橡皮人(rubber man )”——這裡是借用橡皮反彈力強、頑固的特性,特指那些在職場上我行我素,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於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人。
職場橡皮人
職場中出現越來越多這種“橡皮人”
關於職場橡皮人的話題已經很多了,在所發表的各種言論中,最著名的是這段話:“我們認為,最糟糕的員工莫過於這種,他們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還會反彈一些不滿過來。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拉開門,請他走開,在你的視線中消失。永遠消失。”
據說身在職場2至5年內,80%的人會變得越來越“橡皮化”。不過一旦過度橡皮化,你的職業發展可能就因此受到影響,甚至被職場拒之門外。

基本定義

職場橡皮人就是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的職場人。
職場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

出現原因

從表面上看,在職場上“刀槍不入”的心態,不容易被工作影響情緒,也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這不是一種很好的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反而會傷害對生活的熱情,和積極的人生觀。 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如果不能以開放、投入的態度對待工作,幸福感會大大降低,麻木、無所謂等情緒,也就會瀰漫開來。 人必須要喜歡工作、投入工作。看待一個人好壞的方式,也是以是否熱愛工作來衡量。但現在,很多制度或現實原因,會導致部分人無法投入工作。
職場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

典型狀態

生態一:自以為是,軟硬不吃
過度的自信“橡皮白領”不在乎別人任何看法和質疑。
但是團隊化工作模式盛行的今日,討論是決策之前不能跨過的程式,“橡皮白領”哪有能力去對抗這么多反對意見?盲目的自信只讓人盲目的堅持,其實是用不屑和封閉,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
相關漫畫——職場橡皮人
生態二:硬殼裡面的脆弱人
  自卑的人總是更需要自我保護,來保證自己不是弱者,而“橡皮質”的外殼強度和韌性成了自卑者最佳的選擇。
生態三:百無聊賴萬事空
  失去了所有的目標和激情,覺得工作真是無聊透頂,沒有任何一個點能激發興趣,這就是悲哀的無聊“橡皮人”的心裡感覺。只能重新振作,給自己樹立目標,對事物重燃興趣,才有得救。
生態四:心中有火,面上成霜
  對職場中不公平不如意的事情心裡惱火,惱火不能化解便反擊,而反擊無效的時候,只有聽之任之,用沉默來表示一種無聲的對抗。所以,心中有火結成面上霜。
但是職場中的“吃虧”,也屬於工作的一部分,是必須要“吃”的。

相關測試

離“橡皮化”有多遠
1.你是否總在例會上很不自覺地找一個遠離上司的置?
2.在一個內的會議上你沒提出你的想法與提案。
3.在兩個月內你的提案或建議沒有被採納過。
4.在三個月內的業績上你沒有達標。
5.一年之內,你沒有受過任何表彰或批評,但你卻不在乎。
6.公司改變管理制度,在你看來並沒有切身的影響。
7.出了問題並不想自己去解決,而是等著同事來解決。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為你總是覺得自己並不是處於與自己能力相符的職位。
9.在大家聚會或活動時,你大多數時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觀。
1~3項橡皮人1次黃牌警告:你開始在工作上出現倦怠或掉以輕心,開始出現橡皮化的端倪。繼續這樣下去,上司、同事對你的期望值會逐漸降低。
4~6項橡皮人2次黃牌警告:你已經踏入了半橡皮化的圈套。過去曾經努力積累的形象屢屢自我破壞,無論上司還是下屬,都開始對你的能力表示懷疑,而你卻依然得過且過。
7~9項橡皮人紅色警報:你絕對已經是資深的“橡皮人一族”,大家連提起你的興趣都沒有了,一旦出現裁員的訊息,大家都知道有你做墊底,隨時把你推向這個“深淵”。

應對策略

需要一個愛人或一些好友,讓工作的感覺復甦,一些用心去赴的約會,或一個略帶放肆和刺激的電子派對。嘗試重新讓自己對上司產生“畏懼”,在乎和重視他下達的每一項任務。
職場橡皮人
職場橡皮人
每天對自己說“我有一個目標”。儘可能地保持定期制訂工作計畫,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儘量完成。
嘗試多結識新朋友或與不曾深入交往的同事換一種交流方式,讓溝通顯得不一樣。
給自己一段假期,然後告訴自己,蜜月剛剛開始,真正的好生活才拉開序幕。
要以開放投入的態度對待工作。 要弄清自己的生活方向,不能把實現目標的手段變成目標本身。 心動不如行動,如果想改變狀況,最好做一些與平時不一樣的事情,改變墨守成規的局面。 人還要有復原力,不痛苦並不等於快樂,越是採用麻木態度,反而離快樂越遠。改變的過程雖然痛苦,但人一旦有了抗挫折的復原力,反而能在工作中得到收穫。
適當的壓力可以成為人們努力工作的動力,但長期背負過大的壓力,則會讓人產生自暴自棄的心態。長期承受疲勞磨損的上班族,該如何保持生活動力呢?對此,心理專家指出:一是遭遇職場挫折後,要學會調整心態;二是重新認識自己,適時把握機會,注重挖掘自己的優勢和潛力;三是確定不能堅持或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尋找新的方向和位置。   
“‘橡皮人’不算病,但職業前景堪憂。”,企業也需要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建立一系列良性制度,防止員工“橡皮化”。如通過對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的調整,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或者開展企業文化培訓,使員工有歸屬感,認同感。已經出現“橡皮員工”的企業,在工作中應嘗試多與員工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打開已經“橡皮化”員工的心結,幫助他們調整心態,積極適應環境。
職場人要想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不妨合理安排工作任務,針對日常必要的工作,制訂一份規範的流程計畫,設定明確的時間表和完成期限,並向同事和上級作出工作保證,讓別人的壓力成為自己勤快工作的動力,堅持一段時間,拖延症就會明顯減輕,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