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腔劇種

聲腔劇種,中國戲曲藝術中區分不同品種的稱謂。以演唱腔調區分,稱“腔”或“調”的,如弋陽腔、梆子腔、徽調、漢調等,謂“聲腔”;以民族或地域的藝術特色相區別,稱“戲”或“劇”的,如藏戲、京劇等,謂“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聲腔劇種
  • 類別:戲曲
分類
戲曲不同品種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為演唱腔調的不同。元代至清初,各種地方戲曲大多以腔、調命名,劇種名稱與聲腔名稱相互通用。戲曲聲腔既指演唱的腔調,又代表戲曲劇種。
明末以來,由於各種聲腔的長期傳布、交流,形成多聲腔戲曲品種,遂使聲腔與劇種的概念出現了分歧。
聲腔,除指腔調及其演唱特點外,還包括其流布各地繁衍而成的聲腔系統,簡稱“腔系”。聲腔與劇種的關係,表現為聲腔是指該劇種使用的腔調。凡屬由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大多不再以聲腔命名,而稱“戲”或“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戲曲劇種的概念被確立下來。同時,戲曲聲腔也成為從腔調與演唱特點區別戲曲類型的一種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種聲腔系統。
崑腔腔系 
明代,曾經盛極一時的北雜劇漸趨衰亡,南戲則流行繁衍出了各種地方聲腔。
其中,弋陽、餘姚、海鹽、崑山被稱為四大聲腔。嘉靖、隆慶時,崑山腔經魏良輔等人吸取北曲之長,革新改造,深受歡迎,逐漸風行於世,成為全國性的劇種,“四方歌曲必宗吳門”。
崑腔傳至各地,與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結合,衍變出眾多流派,構成崑腔腔系。清代中葉以後,隨著花部勃興,崑腔漸趨衰落。至今尚存者,主要有江南的南昆、北京的北昆、溫州的永(嘉)昆和湖南郴州的湘昆。南昆在唱法上講究吐字、過腔和收音,並發展了各種裝飾唱法,聲腔柔婉纏綿、細膩圓潤,以演唱抒情性強的文戲見長。北昆激越豪壯,多少帶有一些北方的粗獷氣息,善於演唱慷慨悲歌的北曲,在唱法上雖也注重吐字、過腔和收音,但無南昆嚴格。湘昆深受當地祁劇、湘劇音樂的影響,一變傳統典雅、柔麗的風格,摻以緊縮節奏、加滾加襯等手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俗伶俗譜”,在伴奏樂器中至今還留有明代相傳的“懷鼓”。溫州的永嘉崑曲則在唱腔方面更多地繼承了早期崑曲簡潔樸素的風格,字、腔之間有浙南語音因素,具有古樸明快的特點。此外,崑腔又對京劇、川劇等許多地方劇種有過重大影響,許多劇種至今仍保存著崑曲的劇目、唱腔和器樂曲牌。至於皮黃腔系和其他系統戲曲所用的粗細吹打曲牌和鑼鼓譜,也大多來源於崑曲。
高腔腔系 
明嘉靖以來,弋陽腔在各地衍變成許多新的聲腔。一般認為,包括贛東北的樂平腔,皖南的徽州腔、青陽腔(池州調)、太平腔、四平腔,浙江的義烏腔,北京的京腔等。其中,青陽腔與徽州腔,擅長“滾調”,萬曆間盛行各地,譽為“天下時尚”的“徽池調”,在戲曲史上產生過廣泛影響。入清以後,上述諸腔大多漸以“高腔”為統稱,如安徽岳西高腔,湖北麻城高腔,江西湖口高腔,湖南長沙高腔、辰河高腔、衡陽高腔、常德高腔,浙江侯陽高腔、西安高腔(衢州高腔)、西吳高腔,直隸(河北)高陽高腔,以及四川高腔,廣東高腔等,構成了一個具有共同特點和風格的高腔聲腔系統,簡稱“高腔腔系”。徒歌、幫腔、滾調是其共同特徵。到清中葉,各地高腔大多與昆、亂合班,獨立成班的已不多見。大量的高腔劇目保留在多種聲腔劇種中,如湘劇、辰河戲、川劇、祁劇、贛劇等。梆子腔系 因演唱時以硬木梆子擊節,故名。源於明代的西秦腔,是最早創用板式變化結構的聲腔。西秦腔在各地流傳,逐漸衍變派生為各地的梆子腔支系。其中,歷史最早、影響最大的是陝西同州梆子和山西蒲州梆子,它們對梆子腔基本音樂風格的形成和藝術形式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清中葉以後,梆子腔(秦腔)盛行。板式變化體易於被人掌握。因此,新興的梆子腔得以廣泛流傳。在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一方面音隨地改,一方面吸收當地民間藝術的營養,衍變為各種梆子腔。有的成為獨立的劇種,如豫劇(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東梆子;有的成為多聲腔劇種的組成部分,如滇劇的絲弦,川劇的彈戲(亂彈、蓋板子)。
皮黃腔系 
皮黃指以“西皮”和“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戲曲聲腔。興起於湖北、安徽一帶,清代乾隆、嘉慶時流布全國。西皮、二黃的形成,都與源出於北方的亂彈(秦腔、梆子腔)有淵源關係,故藝人也稱皮黃為亂彈。西皮腔與二黃腔的交流、匯合,並形成皮黃聲腔系統,經歷了複雜的過程,其間伴奏樂器的統一當是重要的藝術因素。西皮腔原用胡琴伴奏,二黃腔曾以笛或嗩吶伴奏,二黃改用胡琴等弦樂伴奏後才有條件使之與西皮腔在伴奏樂器上統一協調起來,匯合為一個腔系。皮黃腔在各地流布,由於地域方音的差別而衍變為各地的皮黃腔,有的發展為以皮黃腔為主的劇種,如京劇、漢劇、徽劇、粵劇、廣東漢劇、桂劇、漢調二黃等;有的成為當地多聲腔劇種的組成部分,如川劇的胡琴,贛劇的二凡、西皮,湘劇和祁劇的彈戲(南北路)等。
弦索腔系 
明清俗曲經由說唱衍變的戲曲。俗曲是流行於市井的經過藝人加工的民歌小調,大多用琵琶、箏、三弦、渾不似(琥珀匙)等弦索類樂器伴奏,也稱弦索腔(調)。清初,北京戲曲有“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之稱。其中“東柳”即指以演唱民歌小曲為主的柳子戲,又稱弦子戲。興起于山東。所唱曲調有〔柳子〕和慣稱為“五大曲”的〔山坡羊〕、〔鎖南枝〕、〔駐雲飛〕、〔黃鶯兒〕、〔耍孩兒〕。此外,形成較早以俗曲為主的聲腔、劇種,還有女兒腔(亦稱弦索腔、河南調)、大弦子戲、卷戲、羅羅腔、絲弦、越調、老調等。它們構成以演唱明清俗曲為特點的弦索腔系。在從俗曲衍變的戲曲的進程中,對高腔、崑腔多有吸收和借鑑。各種聲腔在全國各地長期的流布、衍變中,形成了許多劇種。有的歷史比較長,戲曲形式相當完備,生旦淨醜各行角色齊備,稱為地方大戲。清末以來近百年間,又有一些由民間歌舞、說唱發展而成的劇種出現。自20世紀下半葉開始,有的已從民間小戲迅速成長,成為頗具規模和影響的劇種。歌舞類型的劇種大多來源於農村鄉鎮年節舉辦的“社火”、“社會”、“燈會”等業餘演出活動。
主要有北方的秧歌戲和南方的花鼓戲、採茶戲、花燈戲等。唱腔多為民歌小調,也從高腔、二黃、梆子腔中吸取營養。表演以載歌載舞為特點。在眾多此類劇種中,安徽黃梅戲、湖南花鼓戲、廣西彩調、江西採茶戲等已脫穎而出,具有豐富表現力,成為擁有眾多觀眾的代表性劇種。說唱類型的劇種多由“坐唱”、“唱門子”發展到分角色的“彩唱”,由地攤子走向舞台。
或與民間歌舞結合,或向原有劇種借鑑、吸收,完成向戲曲形式的轉化。其中,有從道教音樂“道情”發展而來的道情戲,如山西的“耍孩兒”,甘肅的隴東道情以及陝北道情等。有從灘簧發展來的。灘簧,又稱文南詞,是從明清俗曲發展成的說唱藝術。在江浙一帶,說唱逐漸衍變為灘簧小戲,形成許多劇種,如滬劇、錫劇、甬劇、湖劇、蘇劇;有的成為多聲腔劇種的組成部分,如婺劇中的灘簧,贛劇中的文南詞。此外,由說唱發展為戲曲劇種的還有:由浙江嵊州落地唱書調起家的越劇;由河北冀東蓮花落起家的評劇;由曲子發展起來的河南曲劇,陝西、山西的眉戶,甘肅的曲子戲;由琴書發展起來的山東呂劇,貴州黔劇;由揚州清曲發展起來的揚劇;由坐唱小曲發展起來的二人台;由牌子曲(八角鼓)發展形成的北京曲劇,吉林新城戲;由二人轉發展成的吉劇、龍江劇等。它們的衍變、成長過程,受過各種藝術的影響,但就其根底來說,均脫離不開原有說唱藝術的基礎。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分布,主要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青海省以及甘肅省南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還有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劇種有:壯族的壯劇,白族的白劇,傣族的傣劇,侗族的侗劇,布依族的布依戲,苗族的苗劇,彝族的彝劇,朝鮮族的唱劇,藏族的藏劇,以及在滿族人民喜愛的滿族八角鼓基礎上發展成的新城戲。它們都有自己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都具有本民族民間藝術的特色。少數民族的戲曲藝術,一般是在本民族民歌舞蹈、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綜合衍變而成的。如傣劇源出於傣族男女青年的對歌和載歌載舞的“雙白馬”等民間歌舞,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傣劇最早的劇目《十二馬》和《冒少對唱》,並出現了從事傣劇演出活動的藝人。藏劇源出於藏族民間說唱,在宗教歌舞的影響下發展起來,成為歌、舞、劇結合的戲曲藝術。
侗劇是在侗族敘事歌的基礎上形成的。各民族文化、藝術的長期交流,漢族戲曲對少數民族戲曲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如白劇的形成和發展,在白族地區,最早有弋陽腔流入,對白族吹吹腔的形成產生過影響,但白族吹吹腔卻一直保持著富有民族特色的“山花體”唱腔結構,更進一步吸收白族大本曲說唱來豐富自己,成為白劇。傣劇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吸收、借鑑京劇和滇劇的舞台表演和裝扮。這些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文化、藝術之間的友好往來,有利於中國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
此外,還有兩類戲曲劇種:一種是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戲曲,因專用於祀神,無職業戲班,一直保持在鄉間,故發展遲緩。如儺戲、師公戲、目連戲、醒感戲、法事戲等。它們的演出形式古樸,大多為整本大戲,有的甚至還戴面具(臉殼)裝扮人物,如廣西師公戲,貴州地戲,雲南關索戲、儺戲等。另一種是由皮影戲、木偶戲改為由人扮演的戲曲劇種,如河北的唐劇,甘肅的隴劇,陝西的碗碗腔、線胡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