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極致的宇宙世界觀、世界規律、規則。老子中曾言:道可道非常道。道家學說對於世界的認識,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認識。信仰道家文化的人們很難達到莊子道學思維的層次。因而要想知道、識道、悟道、得道,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是不可能的。此處之道主要是講修行人士所追求的大悟大徹的極致之路。悟道亦有開悟,得道、領會道理之意。“聞道”,道即真理,亦即最高的智慧。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歷代哲學家所提出的創造性見解,亦可謂之“中華的智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聞道
- 注音: ㄨㄣˊ ㄉㄠˋ
- 拼音:wén dào
- 出處:《論語·述而》
簡介
“智慧”有不同的層次。普通的“智慧”可謂實用智慧,即處理一般疑難問題的智慧。《戰國策》記載春秋之末晉國貴族知伯與趙襄子的鬥爭。趙襄子抗拒知伯的要求,知伯決水灌晉陽,圍晉陽三年。坡中糧食將盡,趙襄子對張孟談說:“糧食匱,城力盡,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張孟談說:“臣聞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則無為貴智士也!”(《戰國策·趙策一·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於是設法出見韓、魏之君,共攻知氏。取得了消滅知伯的勝利。這個故事說明,在危急存亡的關頭,救亡圖存,轉危為安,要依靠智士的智慧。“智慧”之所以可貴,在於有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的妙用。這類解決危難問題的智慧,雖然和哲學有關,還不是哲學所追求的最高智慧。我們這本書所講的“智慧”,基本限於哲學智慧。
哲學所追求的最高智慧是關於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的解答,這就是中國古代哲人所講的“道”。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道的?學說包含哪些智慧呢?
孔子自述學術宗旨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孔子是以“好學”自許的,學的目的在於“聞道”。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可見他對於道的重視。孔子在當時以“博學”著稱,直到戰國時期,孔子仍被認為知識最多的人。《莊子·秋水》河伯與北海若問答的寓言中,河伯說:“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可見一般人以孔子為多聞的典型。但是在孔子,博學多聞只是求道的途
徑。《論語·衛靈公》記載:“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日:非也,予一以,貫之。”《衛靈公》又載:“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孔子的“一以貫乏”,即其道之所在。孔子又自稱”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下學
即致力於“多學而識之”,上達即達於一貫之道。
老子也宣揚“聞道”,他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第三十四章)莊子亦講“聞道”,《莊子·大宗師》設為寓言說:“南伯子葵問乎女偶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儒家、道家都以“聞道”為目的,但他們求道的方法有所不同。儒家以為“道”與“學”是統一的,要通過博學來求道。道家則把“道”與“學”對立起來。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四十章)《莊子·外篇》更宣稱“無思無慮始知道”(《知北游》)。道家認為這“無思無慮”的“知”才是最高的智慧。
中國哲學所謂道,具有不同層次的含義,道指真理,赤指真理的客觀內容,即最高的原理、原則。這最高盼原理、原則又可分為若干層次;有人生之道,有自然之道,有致知之道。
人生之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中心議題。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曠,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這“道”指人生的最高原則。人生之“道”亦即人生的智慧。孔子論“知”云:“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這就是說,人生的智慧在於提高道德覺悟,而不必注意鬼神問題。孔子這句話表現了一種重要傾向,即不從宗教信仰來引出道德,而認為道德與鬼神無關。這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傾向之一。這確實表現出非常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