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正典化

【聖經的正典化】(Canonization of the Bible)指聖經的形成過程。聖經是一部經卷總集,所收各卷是由不同歷史時期的許多人分別寫就的。聖經正典的形成經歷了長久的歷史過程,所謂正典,就是這些書卷被認為不僅是宗教性的,而且是神聖的,記載的是上帝的話語。這些經卷被套用於各種儀式,誦讀於各種宗教活動中,在民間廣泛宣講。久而久之,代代相傳,就形成一種公認的看法:這些書卷是上帝啟示的,其神聖性自始即存。約定俗成的經卷後來便成為正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經的正典化
  • 外文名:Canonization of the Bible
  • 定義:聖經的形成過程
約公元前400年左右,今日《舊約》的前5卷“五經”(“托拉”、“律法書”或“摩西律法”)最先被列為神聖的經卷。大約200年後,第2組經卷,即記錄以色列先知言論和先知時代歷史的“先知書”,也逐漸被視為神聖,列入聖經正典之中。約公元100年時,第3組神聖文獻(如《詩篇》、《約伯記》、《箴言》等)也確定下來,稱為“聖錄”或“聖文集”。至此,猶太教經典3大部分的正典全部形成。此後,《新約》的經卷也一組組地確定為正典,大約到公元4世紀中後期,現存於《新約》的27卷書最後定型。在聖經正典化過程中,許多相當重要的文獻未被編入,它們被稱為《舊約·次經》、《偽經》和《新約·次經》。這些“經外的”書卷也都是早期猶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文學作品,亦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它們以某種方式流傳下來,成為世界古典文化的寶貴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