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學名:Sauromalus varius),又名叩壁蜥、變色斑紋鬣蜥或耶士德斑鬣蜥,是加利福尼亞灣聖埃斯特萬島特有的一種大型蜥蜴。它們是五種大型蜥蜴中最大的,且最瀕危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
  • 別稱:叩壁蜥、變色斑紋鬣蜥或耶士德斑鬣蜥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聖埃斯特萬島
分類,分布及棲息地,行為及繁殖,食性,特徵,與人類接觸,

分類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的屬名是由兩個古希臘文組成,意思是“扁平的蜥蜴”。其種小名是拉丁文的“斑點”的意思,指它們斑駁的顏色。它們最初是由美國爬蟲學家Mary C. Dickerson於1919年描述。聖埃斯特萬島最初是以它們來命名,稱為“大型蜥蜴的半島”。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

分布及棲息地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是聖埃斯特萬島的特有種。雖然在島內數量豐富,但在島外卻完全絕跡。它們的一些群落曾被帶離島嶼,但卻沒有存活下來的。

行為及繁殖

黑叩壁蜥屬鬣,是一類大型無害的食草性蜥蜴,身材矮壯結實。遇到危險和受到驚嚇的時候,它們會逃到岩石的縫隙中,吸滿空氣,讓肺部膨脹起來,身體的體積因此而可能增大一倍,叫對手沒法把它從縫隙中拖出來。它們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乾燥而多岩石的山區,曾經是土著美國人的食物。
雄性會隨著季節及情況而變得地盤性。當資源豐富時,它們會按大小來建立階層,最大的雄性會管轄較細小的。它們會以身體的顏色及姿勢,來作出溝通及保護地盤。聖埃斯射萬島黑叩壁蜥是日間活動的,由於它們是冷血動物,日間及冬天大部份時間都會在曬太陽取暖。它們很適合在沙漠生活,在高達39℃仍很活躍。交配期是介乎4月至7月,於6月至8月會生5-16隻蛋。蛋於9月末孵化。它們的壽命可達25歲以上。

食性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喜歡棲息在岩漿及岩石地區,有裂縫及隱密的地方供躲藏。這些地區一般長滿了木餾油灌木及仙人掌,都是它們的食物之一。它們也會吃葉子果實花朵、蛇類及昆蟲

特徵

黑叩壁蜥身體呈紅色或淺灰色。成年的雄黑叩壁蜥頭部、胸部和四腳 通常是黑的。雌性的黑叩壁晰身體和尾巴上常有黑色的條紋。成年的黑叩壁蜥身長約38厘米,加利福尼亞海灣和一些島嶼上的黑叩壁蜥可能會更在一些。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是最大的大型蜥蜴,體長達61厘米,尾巴長15厘米,重1.4公斤。它們是島內巨大化的例子,較大陸的同類大3-4倍。它們的皮膚呈灰色,有褐色至黃色的斑紋,面部呈灰至黑色。雌性的外表較沉色,斑紋較少。它們的顏色可以成為偽裝來避開掠食者的攻擊。

與人類接觸

當地人將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看為重要的食物。住在聖埃斯特萬島的民族將自己稱為“大型蜥蜴的人民”,並將該島命名為“大型蜥蜴的半島”。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因被人類及入侵物種獵殺而瀕危。它們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
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聖埃斯特萬島黑叩壁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