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53年置耿莊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同年改鎮。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耿莊橋村,轄耿莊橋、楊家台、劉家台、馬家台、趙家台、曹家台、前辛立莊、後辛立莊、孫家堯、耿趙莊、楊豐頭、劉豐頭、新豐頭、孟家莊、史家嘴、馮家台、孟莊橋、杜賈莊、西官莊、南官莊、北官莊、畢家莊、趙家莊、孫家口、長路、孫莊、李單莊、西周家莊、南周家莊、北周家莊、東龐莊、賈莊、南莊、崔官莊、西龐莊、大疙瘩、閻莊等38個行政村。
人口數據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61003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56574
|
男
| 28421
|
女
| 28153
|
家庭戶戶數
| 13857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55745
|
家庭戶男
| 27875
|
家庭戶女
| 27870
|
0-14歲(總)
| 15046
|
0-14歲男
| 7869
|
0-14歲女
| 7177
|
15-64歲(總)
| 36888
|
15-64歲男
| 18421
|
15-64歲女
| 18467
|
65歲及以上(總)
| 4640
|
65歲及以上男
| 2131
|
65歲及以上女
| 250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55646
|
經濟概況
綜述
耿莊橋鎮經濟以農為主,主要農作物小麥、
玉米、
棉花、高粱等。寧(晉)一常(河鎮)公路通過鎮區,交通便利,縣駐工商、稅務、郵電等部門齊全,是縣東南部政治、商貿、經濟、文化、衛生中心。服裝、食品、乳品、養殖屠宰等4個行業支撐全鎮經濟。主要企業伴縱服裝有限公司,年產值1961萬。
全鎮規模企業逾百家,農民進廠務工和向非農產業轉移總數達21500名,形成民以服裝、商貿、養殖、建材為主的產業體系。以牛仔為主的服裝業發展迅猛已成為該鎮特色主導產業,建成馮家台、曹家台、畢家莊和孫家口四個服裝小區,呈現服裝工業“集團軍”態勢,年產值9.8億元,為北方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基地。商貿繁榮昌盛,是遠近聞名的物流中心,300頭以上規模奶牛養殖場四個,農業產業化逐步形成;糧棉質優量高,是寧晉的棉花生產基地;農產品資源雄厚。鳳凰織帶有限公司生產的汽車安全帶占領了國內23%的市場。又推出歐標、美標產品,產業較快提升,基礎和環境建設良好,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一產業
2004年全年鎮農林牧漁總產值14613萬元,農村非農行業總產值14.8億元,完成社會總產值16.2613億元。糧食總產量50441噸,財政收入 454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393元,較上年增長6%。
改革開放以後,全鎮人民努力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改變自然條件留下的貧窮落後的面貌,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加強對黑龍港流域鹽鹼地的治理工作,結合農業開發,不斷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度,依靠科學技術來改變土壤條件,通過打井修渠,實現了荒灘向良田的轉變,通過科學耕作實現高產、穩產,經過治理,全鎮土地絕大部分成為旱澇保收的耕地,為全鎮農業實現優質高效和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該鎮按照“壓縮普通品種種植,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的基本思路,調整產業結構,圍繞鎮內三家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合理布局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糧食生產,通過契約形式來維護農戶的經濟利益。在此基礎上協調奶牛規模養殖大戶與農戶簽訂農作物品種收購契約,實現農作物生產者與消化者之間的直接購銷關係,從而保證農業經濟的多樣化。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30元,農業經濟步入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軌道。主產品:硬質小麥、優質
玉米、長絨棉花、高油花生、
胡蘿蔔。
該鎮已形成大疙疸、西龐莊奶牛基地,劉豐頭、耿趙莊為主的肉鴿、朗德鵝、蛋雞等養殖基地,以耿莊橋為中心的華嬰速食麵、金龍食品和久盛飼料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10家。
第二產業
截2018至10月底,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7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6個。民營經濟產值完成23.43億元,其中規模工業產值完成7.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億元。完成引進內資5億元,財稅收入完成476萬元。
鎮政府以“最佳化投資環境,合理規劃產業布局,以特色產業帶動經濟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按照“總量抓擴張、骨幹抓提高”的原則,不斷加大建設力度,使鄉鎮企業保持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主要產品:牛仔服裝、建材等。牛仔服裝有“伴縱”、“元幫”、“霓雅德”等18個品牌,年產量1500萬件,成為中國北方的牛仔服裝生產基地,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基地,產品占據了國內半壁江山,暢銷全國各地。同時,眾多的產品也出口到了歐美、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