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學是研究耳鼻咽喉解剖、生理、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耳鼻咽喉外科學發展到21世紀已經成為包括氣管食管學、頸部疾病學、聽力學、言語疾病學、耳神經外科學、變態反應病學、睡眠呼吸障礙等學科的綜合學科。
基本介紹
介紹,起源,學科建設,教學研究,臨床工作,發展進程,
介紹
耳鼻咽喉外科學是研究耳鼻咽喉解剖、生理、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耳鼻咽喉外科學發展到21世紀已經成為包括氣管食管學、頸部疾病學、聽力學、言語疾病學、耳神經外科學、變態反應病學、睡眠呼吸障礙等學科的綜合學科。
起源
1906年,北京協和醫學堂〔協和醫學院的前身)附屬醫院內沒有五官科,全院80張病床中,五官科病床僅4張,且無專職的住院醫師。1916年協和醫學院設眼耳鼻喉科,耳鼻咽喉科業務由美籍醫師鄧樂普(Dunlap AM.)主持。1918年眼科與耳鼻喉科各自獨立。同年高施恩入協和醫學院任耳鼻咽喉科醫師,高施恩成為北京地區歷史上第一名中國籍耳鼻咽喉科醫師。1938年張慶松在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開展了變態反應臨床業務,但規模很小。1947年協和醫院復院後,耳鼻咽喉科下設三個科。劉瑞華負責耳鼻咽喉科業務兼管牙科;張慶松負責鼻科;徐蔭樣負責咽喉和氣管食管科。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的建立,是中國耳鼻咽喉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培養了中國第一代耳鼻喉科的人才,以後中國其他各省、市醫院陸續建起了耳鼻咽喉科。日俄戰爭後,日本獲得了在中國領土上的南滿鐵路控制權。1907年4月創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大連醫院。1907年7月建立耳鼻咽喉科,日本人岸一太郎首任醫長(即科主任)。滿鐵大連醫院是中國獨立的耳鼻喉科首建單位。耳鼻喉科有自己專用的手術室,器械齊全,有全套內窺鏡檢設備,有完善的隔音室,及當時最先進的美國製造電子管聽力計,可進行前庭功能檢查,有電鼓膜按摩器,並有可進行中耳病理及生理研究的實驗室。
1911年美國教會在上海創立的宏仁醫院裡,設立了耳鼻咽喉科。1912年,在杭州的浙江醫藥專門學校里開設了耳鼻咽喉科課程。浙江醫藥專門學校是中國開展耳鼻咽喉科學教學的最早學校。1911年陸軍軍醫學校成立耳鼻咽喉研究科。1913年博濟醫院設眼耳鼻咽喉科,1914年濟南齊魯醫院設立耳鼻咽喉科。當時設備簡單,只能做一般檢查和治療。1929年郎健寰到齊魯耳鼻咽喉科任職後,1931年美國贈送齊魯醫院內窺鏡,為喉、氣管、支氣管的檢查創造了條件。1928年漢口協和醫院已有英籍耳鼻咽喉科醫師翁(Wong AS.)施行扁桃體、鼻息肉切除等手術,1936年李寶實到漢口協和醫院工作,建立了耳鼻咽喉科,在外科附設病床數張,開展了扁桃體擠切等手術。
學科建設
耳鼻咽喉外科學是中國醫學院重點建設學科中作為優先建設的學科。學科研究方向齊全,擁有“耳鼻咽喉外科”、“耳鼻咽喉生物治療”以及“耳鼻咽喉放射治療”等方向。耳鼻咽喉外科學也是國家級一類重點建設學科—“臨床醫學”的研究方向之一。
耳鼻咽喉外科學已擁有一支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各層次人員配備齊全、團結協作、學術思想活躍的學術隊伍。其中高級職稱120人,中級職稱246人;博士後150人,博士305人,碩士587人,在讀博士230人,在讀碩士千餘人。有中國學科帶頭人9名,中國醫學院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35名。中國醫學院耳鼻咽喉外科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博士生導師45人,碩士生導師68人。中國醫學院從1997年開始招生至2008年,為社會衛生事業培養了百名耳鼻咽喉專業高層次人才。2005年至2008年承擔科研項目百餘項,科研工作成績顯著。其中國家級基金4項,省級基金2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中國醫學院創新群體基金1項,高校博士專項基金1項,教育廳、吳階平醫學基金等95項。中國醫學院編寫學術專著34部,在國內外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620餘篇。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以及現代化的診療設備,為耳鼻咽喉外科學的建設與發展實現科研實驗設備的資源共享。中國醫學院已將《臨床耳鼻咽喉學概論》、《臨床耳鼻咽喉外科學》、《臨床耳鼻咽喉內科學》、《臨床耳鼻咽喉放射治療學》、《臨床耳鼻咽喉病理學》五門專業課程編寫為耳鼻咽喉學系列教材並經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出版,供博士、碩士研究生學習參考。耳鼻咽喉外科學除了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外,每年還有計畫的將業務骨幹送往國內外進修、學習,並鼓勵醫務人員參加各種學術會議、講學等。
教學研究
1949年以前,中國耳鼻咽喉科教學工作進展緩慢,教學方案大多承襲國外的方法,各年級的教學計畫也大致與國外相同。至1949年,中國培養出來的耳鼻咽喉科醫師僅50人。教學離不開師資和教材,而在這兩方面都是非常貧乏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是中國早期重視耳鼻咽喉科教學的學校之一,在姚夢濤任教於該校期間,鑒於教材缺乏,遂以德文教材為藍本,編寫了耳鼻咽喉科教材。因其擅長繪畫,故對耳鼻咽喉各器官的解剖講解異常細緻,講課效果很好。關於教材,無論著作或譯作都屈指可數,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1949年以前,中國出版的耳鼻咽喉科譯著主要有:沈玉賴編譯的《耳鼻咽喉科學》(原著日本射介純,上海新醫書局1948年出版);王保華編譯《氣管食管學》(Jackson C.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49年出版)。1937年郎健寰曾翻譯《耳鼻咽喉疾病》,可惜在將此書交上海商務印書館排版印刷時,因戰爭原稿被焚,致使此書未能及時出版。值得提及的是,陝甘寧邊區延安醫科大學國際和平醫院的耳鼻咽喉科主任李亭植,於1940年編寫了《耳鼻咽喉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由抗戰時期十八集團軍留守兵團衛生部出版,據推算出版時間最遲是1945年。此書是中國出版印刷的第一本《耳鼻咽喉科學》教材。這本教材現在保存於延安革命歷史博物館的陳列櫃內。
臨床工作
中國耳鼻咽喉外科學臨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表現在床位數逐年增加,尤其是各種手術逐漸開展起來。如,劉瑞華於1920年首創乳突鑿開術;1928年開始採用內窺鏡取除異物;胡懋廉於1930年首創經直接喉鏡取除氣管異物,1939年又首次施行喉全切除術;李寶實在國內首創扁桃體擠切術;1942年郎健寰與孫鴻家在山東齊魯醫院做了一例全喉切除術,手術很成功,術後指導病人學會食管發聲,是為食管發聲的首例,也是食管發聲訓練的開端。1947年姜泗長、孫鴻泉首創內耳開窗術;李寶實首創鼻內篩竇根治術;步豐駒首創食管擴張術;林必錦首創個上頜骨切除術。1962年卜國鉉首次在國內實施經鼻蝶顱內腫瘤切除術,以至以後改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四川成都存仁醫院於1894年建立,開始為一小型的普通醫院,1929年1月在美國人彼得森(Peterson)主持下改為眼耳鼻喉專科醫院,成為華西協和大學的教學醫院,並成為當時中國和東南亞最大的一所五官科專科醫院,設有病床38張。1937年在存仁醫院由陳耀真、郎健寰、胡懋廉等人發起,成立了四川省最早的眼耳鼻咽喉科學會,1946年與眼科分開,成立成都市耳鼻咽喉科學會。1938年華北、華東的一些大學內遷成都,其中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與成都華西大學醫學院成立聯合醫學院、存仁醫院成為三所大學的耳鼻咽喉科聯合教學醫院。存仁醫院是中國耳鼻咽喉科學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對中國耳鼻咽喉科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耳鼻咽喉外科學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發展進程
(一)耳科學的發展
五十年代初期,中國的耳科學主要圍繞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其顱內外合併症的手術治療,總結成敗經驗。五十年代中期,出現了以恢復與保存聽力為目的鼓室成形術,1957年中國就有了成功引用的報導,此後迅速在全國普遍開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經驗總結和技術革新的報告迄今不斷。
耳硬化症在中國的發病率不高,為其所做的內耳開窗術在1947年開始,截止1959年據不完全統計共進行300餘例,成功率在80%以上。1956年鐙骨撼動手術傳入中國,曾流行一時。終因術後鐙骨易再固定而被鐙骨切除術所取代。
現代聽力學包括基礎聽力學、臨床聽力學和康復聽力學。直止六十年代國中國才有臨床聽力學方面的報導,內容只限於純音電測聽中的掩蔽問題、閾上功能檢查等。七十年代以來,隨著純音測聽日漸普及和專業學會的成立,雜誌的出版,特別是一系列相關國家標準的頒布,命名臨床聽力學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中國耳神經學從六十年代初起步,從前庭冷熱和旋轉誘發試驗入手。稍晚有了套用眼震電圖代替裸眼觀察眼球震顫的報導。起初所用儀器是改裝的心電或腦電記錄儀。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計算機處理眼震訊號的專用眼震記錄儀。
七十年代前中國耳神經外科是以治療耳源性顱內合併症、梅尼爾病、面癱等為主。顱內合併症的了病率逐漸降低,由於CT、MRI的廣泛套用診斷也明顯簡化準確。治療方面現多主張徑乳突經路一次手術。對多發性或遠隔部拉者方採用開顱手術。對梅尼樂病的手術治療,我國從七十年初已經開展,到目前報導較多者有內淋巴囊引流術,前庭神經切斷術和各種破壞術。由於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不夠統一,結果難以比較。面神經麻裨由於儀器和手段的長足進步,定性和定位診斷準確性更高。對它的部分減壓術首次報導於五十年代末。七十年後發展較快,出現了全程減壓、內聽道和迷路段減壓、膝狀神經節減壓和神經改道吻合,神經移植等手術,效果明顯改觀。八十年代我國出現了針對半面肌痙攣的手術治療。
(二)鼻科學的發展
鼻及鼻竇變態反應是中國建國早期就很重視的研究課題。開始是總結中西醫各種治療方法的經驗。接著開展了對致敏花粉的調查,到目前為止已普查完29個省市或地區。基本摸清了中國南北方致敏花粉的特徵。
鼻外科在五十年代初期主要圍繞鼻竇炎的手術治療方法與結果討論。八十年代後期,鼻內窺鏡及專用手術器械問世,國內仿製成功,鼻內窺鏡手術迅速在許多城市醫院開展。手術除主要用於多發性鼻息肉,篩竇上頜竇炎以外,亦被用於做鼻腔淚囊造孔、視神經管減壓等。
經鼻徑路做垂體瘤手術,中國從六十年代初就已開展,到七十年代末僅文獻報導的已五十餘例。目前全國各地已普遍開展,手術方式有了多種改良,適應症也漸擴大。近年來已有數篇依此檢救垂體卒中成功的報導。蝶竇局解的深入研究是應手術的需要而進行的,反過來它又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三)咽科學的進展
急慢性扁桃體炎及其合併症是我國六十年代前討論較多的課題,由於缺乏統一的、公認的手術適應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手術有些過多過濫。七十年代以來發現扁桃體是產生免疫淋巴細胞和各種免疫球蛋白的器官,在胸腺蔞縮後,在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功能方面占重要地位。在各大醫院亂摘除扁桃體的現象已明顯減少。鼻咽癌在我國南方各省發病率較高,建國以來曾多次做過大面積,甚至於是跨省區的流行病學普查。基本摸清了發病原因和規律,確認EB病毒的致病作用,分離出EB病毒殼抗原等,並將其用於臨床診斷和預後判斷。七十年代以來先後建立了類淋巴母細胞株,鼻咽癌上皮樣細胞株和梭形細胞株。這是中國學者在鼻咽癌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國際首創並被公認。中國學者在鼻咽癌的病理,超微病理、病理分型、動物模型建立等方面都有獨創性成果。用乳膠球和貢壓吸引法採取癌細胞供臨床診斷,陽性率較高,已被推廣套用。目前在中國採用的高能放療和分段放療,5年生存率高達85%以上。近幾年針對復發癌和有顱內轉移者還開展了手術治療。下咽(喉咽)癌較少見,常與喉癌或頸段食道癌伴發。目前多在放療後行喉咽切除或擴大喉全切除術,同時用帶血管的肌皮瓣游離空腸、結腸等修復手術後組織缺損,恢復其功能。中國學者採用食管內翻剝脫法與國外流行的後縱膈雙手鈍性游離法相比,術後併發症明顯減少。
(四)喉科學的進展
套用硬質喉直達鏡、氧管和支氧管鏡取除各種呼吸道異物,治療氧管結核、肺出血、支氧管擴張、肺不張取活檢診斷肺腫瘤等是五十年代初期,中國喉科學討論的熱點。七十年代後期光導纖維內窺鏡進入我國並迅速普及,擴大了醫生們的視野,提高了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率。
喉癌在中國東北多發,儘管三十年代中國就有人用喉全切治療,但是喉癌手術真正的發展與普及還是1949年後,特別是近十幾年的事。在基礎理論方面,中國學者曾對喉癌標本做過大塊連續切片,藉以對比病理和臨床分期。研究它的超微病理特徵,探討它 與性激素、自由基代謝,特別是各種癌基因的關係。這些研究提高了對喉癌生物學特徵的認識。對癌和癌旁組織,轉移淋巴結所做的病理,組化免疫組化,基因等方面的對比 研究,有助於了解喉癌局部擴展和轉移的規律。癌細胞株的體外培養和動物模型的複製成功為更深入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纖維喉鏡,喉的CT和MRI的套用使判定癌的侵犯範圍與周圍組織器官關係的準確度明顯提高,使手術方式的選擇更趨合理。
五十年代初期,中國的耳科學主要圍繞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及其顱內外合併症的手術治療,總結成敗經驗。五十年代中期,出現了以恢復與保存聽力為目的鼓室成形術,1957年中國就有了成功引用的報導,此後迅速在全國普遍開展,到六十年代形成高潮,經驗總結和技術革新的報告迄今不斷。
耳硬化症在中國的發病率不高,為其所做的內耳開窗術在1947年開始,截止1959年據不完全統計共進行300餘例,成功率在80%以上。1956年鐙骨撼動手術傳入中國,曾流行一時。終因術後鐙骨易再固定而被鐙骨切除術所取代。
現代聽力學包括基礎聽力學、臨床聽力學和康復聽力學。直止六十年代國中國才有臨床聽力學方面的報導,內容只限於純音電測聽中的掩蔽問題、閾上功能檢查等。七十年代以來,隨著純音測聽日漸普及和專業學會的成立,雜誌的出版,特別是一系列相關國家標準的頒布,命名臨床聽力學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中國耳神經學從六十年代初起步,從前庭冷熱和旋轉誘發試驗入手。稍晚有了套用眼震電圖代替裸眼觀察眼球震顫的報導。起初所用儀器是改裝的心電或腦電記錄儀。八十年代才有了能用計算機處理眼震訊號的專用眼震記錄儀。
七十年代前中國耳神經外科是以治療耳源性顱內合併症、梅尼爾病、面癱等為主。顱內合併症的了病率逐漸降低,由於CT、MRI的廣泛套用診斷也明顯簡化準確。治療方面現多主張徑乳突經路一次手術。對多發性或遠隔部拉者方採用開顱手術。對梅尼樂病的手術治療,我國從七十年初已經開展,到目前報導較多者有內淋巴囊引流術,前庭神經切斷術和各種破壞術。由於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不夠統一,結果難以比較。面神經麻裨由於儀器和手段的長足進步,定性和定位診斷準確性更高。對它的部分減壓術首次報導於五十年代末。七十年後發展較快,出現了全程減壓、內聽道和迷路段減壓、膝狀神經節減壓和神經改道吻合,神經移植等手術,效果明顯改觀。八十年代我國出現了針對半面肌痙攣的手術治療。
(二)鼻科學的發展
鼻及鼻竇變態反應是中國建國早期就很重視的研究課題。開始是總結中西醫各種治療方法的經驗。接著開展了對致敏花粉的調查,到目前為止已普查完29個省市或地區。基本摸清了中國南北方致敏花粉的特徵。
鼻外科在五十年代初期主要圍繞鼻竇炎的手術治療方法與結果討論。八十年代後期,鼻內窺鏡及專用手術器械問世,國內仿製成功,鼻內窺鏡手術迅速在許多城市醫院開展。手術除主要用於多發性鼻息肉,篩竇上頜竇炎以外,亦被用於做鼻腔淚囊造孔、視神經管減壓等。
經鼻徑路做垂體瘤手術,中國從六十年代初就已開展,到七十年代末僅文獻報導的已五十餘例。目前全國各地已普遍開展,手術方式有了多種改良,適應症也漸擴大。近年來已有數篇依此檢救垂體卒中成功的報導。蝶竇局解的深入研究是應手術的需要而進行的,反過來它又提高了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三)咽科學的進展
急慢性扁桃體炎及其合併症是我國六十年代前討論較多的課題,由於缺乏統一的、公認的手術適應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手術有些過多過濫。七十年代以來發現扁桃體是產生免疫淋巴細胞和各種免疫球蛋白的器官,在胸腺蔞縮後,在維持人體正常免疫功能方面占重要地位。在各大醫院亂摘除扁桃體的現象已明顯減少。鼻咽癌在我國南方各省發病率較高,建國以來曾多次做過大面積,甚至於是跨省區的流行病學普查。基本摸清了發病原因和規律,確認EB病毒的致病作用,分離出EB病毒殼抗原等,並將其用於臨床診斷和預後判斷。七十年代以來先後建立了類淋巴母細胞株,鼻咽癌上皮樣細胞株和梭形細胞株。這是中國學者在鼻咽癌研究方面的重大成就,國際首創並被公認。中國學者在鼻咽癌的病理,超微病理、病理分型、動物模型建立等方面都有獨創性成果。用乳膠球和貢壓吸引法採取癌細胞供臨床診斷,陽性率較高,已被推廣套用。目前在中國採用的高能放療和分段放療,5年生存率高達85%以上。近幾年針對復發癌和有顱內轉移者還開展了手術治療。下咽(喉咽)癌較少見,常與喉癌或頸段食道癌伴發。目前多在放療後行喉咽切除或擴大喉全切除術,同時用帶血管的肌皮瓣游離空腸、結腸等修復手術後組織缺損,恢復其功能。中國學者採用食管內翻剝脫法與國外流行的後縱膈雙手鈍性游離法相比,術後併發症明顯減少。
(四)喉科學的進展
套用硬質喉直達鏡、氧管和支氧管鏡取除各種呼吸道異物,治療氧管結核、肺出血、支氧管擴張、肺不張取活檢診斷肺腫瘤等是五十年代初期,中國喉科學討論的熱點。七十年代後期光導纖維內窺鏡進入我國並迅速普及,擴大了醫生們的視野,提高了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率。
喉癌在中國東北多發,儘管三十年代中國就有人用喉全切治療,但是喉癌手術真正的發展與普及還是1949年後,特別是近十幾年的事。在基礎理論方面,中國學者曾對喉癌標本做過大塊連續切片,藉以對比病理和臨床分期。研究它的超微病理特徵,探討它 與性激素、自由基代謝,特別是各種癌基因的關係。這些研究提高了對喉癌生物學特徵的認識。對癌和癌旁組織,轉移淋巴結所做的病理,組化免疫組化,基因等方面的對比 研究,有助於了解喉癌局部擴展和轉移的規律。癌細胞株的體外培養和動物模型的複製成功為更深入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於纖維喉鏡,喉的CT和MRI的套用使判定癌的侵犯範圍與周圍組織器官關係的準確度明顯提高,使手術方式的選擇更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