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江特色的文化活動“耍火龍”
- 起源:明末清初
- 地點:四川省開江縣甘棠鎮
- 性質:文化活動
- 作用:祈盼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活動
- 時間:正月十五
“耍火龍”舉辦地,簡介,
“耍火龍”舉辦地
開江縣轄鎮。明代設郵驛於此,名甘棠鋪,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定名甘棠鄉。清乾隆初更名天子店,同治年間仍名甘棠,1932年(民國21年)12月,更名甘棠鎮;1952年3月,撤銷甘棠鎮成立甘棠鄉;1958年,改為甘棠公社;1984年,復名甘棠鄉;1992年12月,由甘棠鄉改為甘棠鎮。
簡介
“耍火龍”是開江縣甘棠鎮民間以祈求免災避禍、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一種喜迎新春的文化活動。每年的元宵節晚上,伴隨著激越的鼓點和人們的歡呼,數十名壯士赤膊上陣,舞動龍身,擺弄龍尾,沿著甘棠鎮街道,來回穿梭,蜿蜒翻騰。所到之處,專業的工作人員將剛燒好的鐵水打向空中,噴向火龍,以此來點燃火龍騰飛的激情,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幸福安康
每逢元宵節,開江縣的甘棠鎮總會吸引不少人前去看耍火龍。
甘棠鎮自古南來北往,商賈雲集,繁華熱鬧。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澱,讓耍火龍成為這裡的民間習俗。
據記載,甘棠鎮耍火龍的歷史始於唐代,興於明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歷代人們用竹子等做成火龍,用以祈福。
甘棠火龍十分講究。當地人用竹子、龍鱗布、繩索等,製作出龍寶、龍頭、龍身、龍尾等。其中,龍寶為火龍的嬉戲之物,一般呈球狀,直徑30厘米至40厘米,嵌於飾有彩綢的寶架中,可以轉動。龍頭直徑80厘米;龍身呈圓桶形,每節約50厘米長。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為火龍製作了龍衣,將火龍的各個部分連起來。
甘棠的舞龍隊伍由執掌宮燈、排燈、燈幡、燈牌等各個環節40多人組成。其中耍寶(火娃)1人、龍頭3人、龍身14人、龍尾2人,鑼鼓4至6人。舞龍者大多著彩衣、彩褲、頭巾、花鞋等。燒花、燒龍環節的舞龍者統統赤裸上身。
每年正月十二,甘棠的舞龍隊伍就開始請龍出海,之後,舞龍隊伍帶著火龍四處巡演。
如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棠火龍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享譽川東北。
據記載,甘棠鎮耍火龍的歷史始於唐代,興於明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歷代人們用竹子等做成火龍,用以祈福。
甘棠火龍十分講究。當地人用竹子、龍鱗布、繩索等,製作出龍寶、龍頭、龍身、龍尾等。其中,龍寶為火龍的嬉戲之物,一般呈球狀,直徑30厘米至40厘米,嵌於飾有彩綢的寶架中,可以轉動。龍頭直徑80厘米;龍身呈圓桶形,每節約50厘米長。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為火龍製作了龍衣,將火龍的各個部分連起來。
甘棠的舞龍隊伍由執掌宮燈、排燈、燈幡、燈牌等各個環節40多人組成。其中耍寶(火娃)1人、龍頭3人、龍身14人、龍尾2人,鑼鼓4至6人。舞龍者大多著彩衣、彩褲、頭巾、花鞋等。燒花、燒龍環節的舞龍者統統赤裸上身。
每年正月十二,甘棠的舞龍隊伍就開始請龍出海,之後,舞龍隊伍帶著火龍四處巡演。
如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甘棠火龍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化品牌,享譽川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