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傳統體育

白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白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白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白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族傳統體育
白族概況,白族歷史,白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人拉人拔河,打陀螺,耍火龍,

白族概況

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貴州、四川、湖南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為1858063人。白族使用白語,由於受漢族文化的長期影響,白語中含有大量漢語辭彙,大多數白族都通曉漢語。漢文也是白族長期習用的通行文字。

白族歷史

白族先民,史稱“滇僰”“僰人”“爨氏”“白爨”“白蠻”“河蠻”“白人”“民家”等。“僰人”之稱始見於《呂氏春秋·恃君覽》,是先秦時分布於中國西南的氐羌族群的一支。
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葉榆(今大理)、雲南(今祥雲)、邪龍(今巍山)、比蘇(今雲龍)四縣,屬益州郡管轄。東漢時期,改屬永昌郡管轄。公元225年,諸葛亮征服南中,大理地區改設雲南郡,使這裡逐漸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公元737年,唐朝為了防禦吐蕃,扶持“南詔”(現巍山縣)首領皮羅閣,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以彝族和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公元937年,段思平在烏蠻37部的支持下進軍大理,奪取了政權,建立了號稱“大理國”的封建領主制政權。大理國存在了300多年,於1253年被蒙古軍隊所滅。元代在雲南設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定大理路和鶴慶路,起用“大理”段氏家族繼續管理大理地區。1381年,明朝軍隊進攻雲南,消滅了蒙古勢力。清代繼續奉行明代中期開始的改土歸流政策,但在邊遠山區還保留了一批白族主官和土司。
白族有著優秀的民族文化,大理三塔、崇聖寺以及茶馬古道上的“千年白族村”和依山建立的文廟、武廟、觀音殿、玉皇閣,體現著白族人民也兼容儒道佛,接受三教合一的文化。燦爛的歷史傳統,體現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風采。

白族傳統體育

高山和湖泊的地理環境,形式多樣的傳統節日,使白族逐步發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代表性的有賽馬、人拉人拔河、鞦韆、打陀螺、霸王鞭、仗鼓、耍火龍、賽龍船和洱海龍舟賽等活動形式,多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性體育項目

人拉人拔河

人拉人拔河,是白族民間的一類拔河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白族民間流行的人拉人拔河,以兩隊分為兩邊的形式進行,每邊的人數須相等,幾人至十幾人均可。在具體形式上,由兩隊前邊的第一人拉住雙手,第二人至最後一人抱住前者的腰腹往後拉,組成一條人繩。力大的一邊把另一邊的人拉過來即算獲勝。在白族民間,還流行一種用單臂互相拉住拔河的形式。尤受年輕人的喜愛。

打陀螺

打陀螺,是雲南劍川白族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尤受白族青少年的喜愛。
傳統的白族打陀螺,在玩法上分為交圈和不交圈二種形式。
交圈的打法。首先在地上劃一圓圈,對抗的雙方先由猜拳決定先後。後者將旋轉的陀螺固定在圈內,對方則在一定距離外將陀螺抽旋拋擊。如果將靶螺打出圈外則為者勝,擊不中即輸,負方支靶螺。如此輪換,哪方勝得多即為最後勝者。
不交圈的打法。比賽以守方所抽旋的陀螺當靶螺,而攻方則抽旋陀螺拋擊,擊中後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如擊中靶螺後陀螺停轉,則進攻者敗。兩隊依次一支一擊,一輪後交換,最後算誰勝得多。

耍火龍

耍火龍,是雲南大理洱海邊白族民間於大年初一進行的一項體育娛樂活動。
白族所耍的火龍,分為黃龍、黑龍和青龍三種。一般長50米,需要三十多人同耍。每當白族耍火龍時,先有鑼鼓和嗩吶奏樂,接著一身著白族裝束的人,雙手舞動扎有寶鏡、響鈴和大紅綢花的龍珠引龍上場。在耍龍過程中,龍珠將指引者龍做戲水、翻身、龍上天等各種動作。接著,又有滾火龍開始表演。滾火龍分紅、黃兩種,每節龍骨內安一個鐵夾,鐵夾上扎二根油捻,塗上火硝。耍龍時由舞者點燃火硝,隨著龍的舞動,整條龍放出一束束瑰麗的煙火。龍越耍越快,煙花越燒越旺,龍打滾,大地火花瀰漫;龍上天,長空烈焰蒸騰,蔚為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