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頃池
- 行政區類別:區
- 出自:《元一統志》
- 節目:《走遍中國》
地名來歷,相關新聞,兩地爭議,
地名來歷
萬頃池在重慶市城口縣以西,萬源市以東。一名千頃池《通鑑地理通釋》萬頃池灑流有四《元統志》“相傳楚春申君故居在此地”池在峽口山之南,幽谷深清,水注為池,鄰境之水,多源於此。
相關新聞
2010年6月6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CCTV-4黃金強檔欄目《走遍中國》播出《走進達縣》專題片——《傳說中的春申君故里》。該專題片的播出在社會上受到了一致好評,達縣麻柳萬頃池則成為了大街小巷裡議論的一大熱點與焦點。
春申君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世。由於我們國內的正史(包括史記、中國通史、辭海、詞源)都沒有確認春申君的出生年份及其籍貫,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懸案,一直沒有人把謎揭開。
之前,我們國內關於春申君的籍貫有五種說法:第一種是河南省的潢川說。潢川就是歷史上黃國的故里,黃國的都城。第二種是湖南省常德市說。理論依據不多,有紀念春申君的建築物——“春申閣”,現保存完好。第三種是湖北省的武漢市,理論依據是黃氏家譜。第四種是韓國和朝鮮說。第五種就是四川省達縣這一學說,有較為充實的文獻資料佐證。
2009年,經過我國研究先秦史的權威專家彭邦本教授及達州市的地方史專家鄧高等多名業內知名學者多年調查研究證實,被譽為“上海城市之父”的春申君黃歇故里在萬頃池,而萬頃池則在達縣麻柳境內,“迷失”兩千多年的春申君故里懸案終於有了一個比較確切的答案。
答案存於書中
目前,保存下來的歷代志書,每一代志書里都講春申君是四川達縣人。“池名萬頃,春申君結客之鄉”,從保存最早的清《乾隆達州志》到清《嘉慶達縣誌·卷四十六藝文·續修達州舊志序》,再到民國23年修訂的《民國達縣誌.卷九·禮俗門·風俗》,以及1985年開始修撰的新的《達縣誌》等幾十部地方志中均不約而同的提到萬頃池這一地名,根據其記載,古萬頃池就在今達縣麻柳境內,其中不乏關於春申君的民間傳說與故事。
春申君出於達縣,在國家、府、州及其他相關志書也得到了佐證。據宋《元豐·九域志·附錄·古蹟》“達州”目記載:“萬頃池,《圖經》云:春申君故居之遺也”。該志以宋元豐八年(1085)為下限。而據《大明一統志·四川·夔州府·山川》(明代官修地理總志,成書於天順五年[1461年])載:“萬頃池,在達縣,相傳為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百頃及有關花果園林”。(該書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夔州府志·卷三》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影印,通川江,在縣南,發源自萬頃池。另一方面,旁證部分有民國版的《宣漢縣誌》,在流域部分也講到春申君;萬源清朝的《太平縣誌》,也講到春申君的故地在達縣。
答案出自實地
據麻柳當地老人描述,在古代萬傾池地帶,建有地藏寺,正門有楹聯:“林密溪幽草當年春君落處,鐘鳴鼓應地日成地藏靈山”。此處春君就是當年的春申君黃歇。同時,與地藏寺毗鄰的白雲寺後的石崖上刻有詩仙李白拜謁春申君而賦的《白雲寺詩》:“一隻鳳凰落南埡,兩條真龍戲珠沙,白雲連生萬寶寨,紅日高照七里峽。”這裡的鳳凰指代的就是春申君。
記者實地了解到,今達縣麻柳、大樹片區有大量含有與春申君相關的歷史信息的地名,如“黃都”、“黃庭”、“萬家”等。根據《東周列國志》載,春申君的祖輩所建立黃國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所滅。由此,黃國貴族和人民愴惶出逃,極有可能背井離鄉來到了楚國與巴國的結合部——萬頃池地區,也就是今天的麻柳、大樹片區。“黃都”“黃庭”等這些名字充分反映了他們國破家亡後思念故國故鄉的感情,並把他們那不可復國的夢想複印在了給予自己庇護和希望的第二故鄉。
達縣麻柳古萬頃池旁的地藏寺春申君墓曾被軍閥劉存厚盜過墓,據目擊者說,掘出一物用紅布包裹運走。1975年,農業學大寨時,地藏寺廟和墓又被拆遷,大部分石塊被附近村民用於修房建屋,修橋補路。目前,遺址上尚存的有兩段原墓門鎖扣基石,寺廟的山門堡坎、韋馱殿、正殿的基石和明清時的柱礎石。正門上雕刻的“林密溪幽草當年春君落處,鐘鳴鼓應此日成地藏靈山”楹聯的門柱石被用作修橋。而如今,萬頃池湖面已萎縮,1964年前還有105畝,現今只有23畝。春申君故里—火龍騰舞 火龍,在達縣石橋古鎮舞騰了數百年。每年春節,從正月十一到十五的夜晚,它沿著青青的石板街,穿過古老的吊腳樓,在小鎮石橋的每一條街巷和每一處院壩里遊走……石橋的百姓全體出動,追逐著火龍,男女老幼皆歡喜若狂。 古鎮的新年,古老的火龍,與別處不同的鬧熱,春節在石橋有著人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悠遠的傳統的民俗的被叫做“年”的味道。 古鎮的“火龍”史石橋是達縣的一個小鎮,始建漢代,明末戰毀。清順治年間“湖廣填川”移民重建。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孕育了石橋鎮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 退休多年的老鎮長何成才一直在發掘和研究石橋的歷史。據他考證,石橋“耍火龍”的習俗始於“湖廣填川”時期,人們為了求得平安,祈求風調雨順,防止火災,減少瘟疫,漸漸形成了“耍火龍”的民俗。 石橋人口傳的火龍史,簡直就是一出神話故事。相傳,古時石橋一帶旱災連年,有一年的元宵節,東方天空突然流光四溢,半空飛來一條金黃色的火龍,口吐祥雲。隨後大雨滂沱,維持了數天,人們喜笑顏開、載歌載舞度過了旱災後第一個歡樂的元宵節。人們感激火龍,所以每年都在元宵節舞動火龍,巡遊村寨。 石橋鎮的老人們介紹,“耍火龍”有很多講究。先要請有經驗的老匠師用竹、篾、紙精心製作神龍。神龍共九節,有龍寶、龍頭、龍身、龍尾四部分。龍頭、龍身、龍尾由麻布相連,長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 神龍製作好以後,要請當地有聲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個“請龍”儀式。“請龍”儀式後,就為龍點睛。初十這天下午,人們舉起“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牌燈,敲鑼打鼓,吹著嗩吶把龍抬到挑水河邊,點起香蠟,燃起爆竹,熱熱鬧鬧地為龍“請水”。一系列的祭拜儀式後,從正月十一晚上開始,九名青壯漢子便舉起火龍,穿梭在石橋的大街小巷。沿途,人們抱著用石頭做成的花缽追逐著火龍,被點燃的花缽里噴射出紅紅的煙花,燒向火龍和舞龍的漢子。沸騰的狂歡一直進行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人們再次來到挑水河畔,用火點燃神龍,滿臉虔誠地舉行“送龍”儀式。 民間的“火龍”情結幾百年來,“耍火龍”在石橋古鎮代代流傳。石橋人對火龍的熱情年甚一年。石橋火龍不僅吸引了附近鄉鎮的民眾,相鄰的達州、巴中、渠縣、平昌也有不少人驅車前來觀看。觀看“耍火龍”的人數達十多萬人次,創下歷史之最。 在石橋鎮,家家戶戶的堂屋裡都堆著石頭花缽,多的七八個,少則兩三個。石橋的居民們告訴記者,“耍火龍”是冬天裡的一把火,點燃了大家所有的熱情。每年,家家戶戶都要買來硝、硫磺、柴炭、鐵屑等原料配製成藥,再填進石頭花缽里。從正月十一開始的每個晚上,人們就抱著這樣的花缽等在家門口,等著火龍的到來。 “來了,來了,火龍來了!”人們抱著已點燃的花缽,沖向火龍。剎那間,煙花四濺,人聲鼎沸。此時的火龍已經被噴射而來的焰火團團包圍。舞火龍的漢子裸露著身體,只穿一條遮羞的短褲,任由噴射的焰火燒炙著肌膚,還狂喊:“爽!舒服!” 幾天火龍耍下來,漢子們渾身被燒滿芝麻大小的傷疤,要一個多月才能痊癒。“可以驅邪祛病,可以帶來好運氣。”漢子們說,“這點疤不算啥,明年我們還要舞火龍。” 沒有火龍的春節怎么過?石橋人誰都不願意想。現在,石橋居民對“耍火龍”等民俗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還有不少居民呼籲要恢復煙火架、娃娃班、車車燈、劃旱船等消失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動。 政府的擔憂與引導石橋的火龍與其他地方的火龍有很大的不同——不用鐵水燒,而是用上一代人傳下來的方法,用自製的石頭花缽燒龍。“石橋的火龍安全得多。”老鎮長何成才說。 儘管如此,無論是石橋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還是各個社區的幹部,每到“耍火龍”的時候,心情都特別緊張——擔心發生火災,擔心花缽爆炸傷人,甚至擔心人多引發踩踏事故。 “只有加強引導和監管。”為避免發生事故,每次“耍火龍”,當地黨委政府的所有幹部都要全體總動員,跟在火龍旁保駕護航。“每條龍至少要跟20多個人。”石橋鎮的史鎮長說。就連家家戶戶的石頭花缽,幹部們都要去檢查一番,“要選泡渣石,石頭必須烘乾再裝藥,石頭上的眼子要插得進一支煙。” 出於安全的考慮,當地組織了大量安全的紙質煙花出售給民眾燒龍。結果民眾普遍反映紙菸花噴花時間太短,與可以持續噴射兩三分鐘的石頭花缽相比,“燒起很不過癮!”最後,不少人還是搬出了石頭花缽。幹部告訴狂歡的人們,不要用手直接去抱花缽,最好把花缽架在板凳上,“提著板凳用花缽去燒龍效果一樣,還安全些。” 石橋鎮黨委政府有個宏大的計畫,他們打算除了引導民間對火龍的熱情外,他們還要辦一個“火龍節”,讓火龍成為石橋旅遊的亮點。
兩地爭議
自明清以來,關於“萬頃池”的地望問題屢有爭議,一說在萬源市華岳頂,一說在巫溪縣紅池壩地區。根據歷代有關記載,結合地貌變化,按照“因水以證地”的原則,我們可以肯定地認為,“萬頃池”應在巫溪縣紅池壩地區。該地具有一定的歷史內涵和獨特的地理條件,開發潛力大。
“萬頃池”是古代長江三峽西部北岸一個著名的中山湖泊。據《大明一統志·四川·勞州府·山川》載:“萬頃地,在達縣,相傳為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百頃及有關花果園林。”由清代至今,關於“萬頃池”的地理位置,學術界屢有爭議。有的認為,“萬頃地”在今萬源市東北
宋元豐八年,即公元1085年左右,《元豐九城志。附錄》“達州”目說:“萬頃池,《圖經》云:春申君故居之遺也”,這是歷史典籍最早把萬頃池、春申君和達州連在一起的記載。是的,達州轄通川、東鄉、巴渠、明通(今萬源市舊院鎮)、永睦5縣,說明萬頃池是在達州境內包括明通縣在內的任何一個縣境內。
南宋寶慶三年,即公元1227年成書的《輿地紀勝》,據《蜀中名勝記》卷21“太平縣”條轉引前書稱:“(縣)東北八十里,萬頃池, 是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萬頃,鄰邑諸水皆源於此。”顯然,括弧里的“縣”不是指太平縣地址太平鎮,而是指明通縣地址舊院鎮。舊院鎮“東北八十里”,當在萬源市蜂桶鄉境內。“旁有平田萬頃,鄰邑諸水皆源於此”,應是指蜂桶鄉境內的讓水壩。
元大德七年,即公元1303年,《元一統志》載萬頃池與《元豐九域志》和《輿地紀勝》略同,是時明通縣省入通川縣,萬頃池也在達州通川境內,具體位置仍在今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
明洪九年,即公元1736年在達縣,降達州為達縣,原諸縣皆省,成書於明大順五年即公元1461年的《大明一統志》載萬頃池在達縣,對萬頃池的直接記述與《元一統志》相同,具體位置仍是今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
清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1692年,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太平縣”條稱“萬頃池,縣東北八十里,相傳為春申君故居。旁有平田萬頃,鄰邑之水多源於此。”清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四川通志》直隸達州太平縣條載:“萬頃池,縣東北八十里,一名千頃池,在峽口山之南。”上述兩典籍所稱“縣東北八十里,”顯然是與宋朝明通縣治相混淆所致,應是廢縣明通縣治“東北八十”,即今萬源舊院鎮“東北八十里”。宋時明通縣與明清太平縣所轄地域略同,這是繼《方輿紀勝》後接二連三地把萬頃池記在萬源蜂桶鄉境內。文中還加了“在峽口山之面一句”,峽口山連城口山,今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正好在峽 口山之南。
清乾隆六十年,即公元1795年,《太平縣誌》記載:“萬頃池,縣東三百里,一名千頃池,在峽口山之南……《類書》:池在達州,相傳楚春申君故居也。其旁平田可萬頃,多花果園林之勝。”此志除了改“縣東八十里”為“縣東三百里”外,其餘所載略同。這裡說的“縣”明確是指太平縣,太平縣即今萬源市太平鎮,太平鎮東三百里,正好是舊院鎮東北八十里的地方,即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
清嘉慶二十一年,即公元1802年,太平縣升為太平直隸廳,同年刊行的《四川通志》中“太平直隸廳”“萬頃池”目,與康熙《讀史方輿紀要》、雍正《四川通志》和乾隆《太平縣誌》所載相同。道光二年,即1822年,析太平直隸廳七、八、九保置城口直隸廳,太平復降為縣。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成書的《大清一統志》,仍將“萬頃池”記在太平縣內,證明此池不在城口內,更不會在東面的巫溪縣境,仍在太平縣境,即今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
民國三年,即公元1914年1月30Ri,時任總統袁世凱批准公布《改定各省重複縣及存廢理由清單》,載有改定為“萬源”的理由原文是“四川太平縣明正德十年析置,迄今仍之,與安徽、山西、浙江、江蘇等省重複,定名叫安徽太平縣後,應即酌改,查該縣東北有萬頃池,鄰邑之水多源於此,擬即改為萬源縣。”由此可見,萬源名由緣於萬頃池,這個萬頃池也就是今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
讓水壩是典型的高山平壩,海拔1000米以上,面積數百畝,占半年鄉,居住近3000人。地形像一條船,四面高,中間低,山外懸崖陡壁,直下深淵。當地老人說,這裡從前叫萬頃池,後來泥沙於積,Ri積月累,池面一天天縮小,由萬頃變成了千頃,平田一天天增多,由百畝變成了萬畝,時至今Ri,只有待到發洪水時,才能看到前萬頃池的縮影。筆者親眼得見,一遇洪水,淹得像海,晴後一周,方才退盡。這裡地下陰河四通八達,其水可以流向四面八方的河流,即萬源市境中的河(千江河)、宣漢境內的前河(通川河)、城口境內的任河(北江)、巫溪縣境內的後溪河(馬連溪)、奉節縣境的梅溪河(西襄水)、雲陽縣境的湯溪河(陽溪)和開縣境內的東河(清江),符合典籍記載的“鄰邑之水多源於此”之說。
綜上所述,萬頃池在四川省萬源市蜂桶鄉讓水壩,基本符合自宋朝以來重多典籍記載的地理方位、地形地貌及川東山脈水系的分布情況。讓水壩即過去的萬頃池,這裡就是春申君的故鄉,是自宋朝以來正吏典籍連續記載的不容置疑的事實。 春申君黃歇(前320—前238),四川萬源人,戰國時期四大名君之一,楚國丞相。黃歇遊學博聞,善於詞令。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3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賜淮北12縣地。後因保太子登基有功,官封令尹,改豐江東吳之地,上海在其封域之內。春申君任相以來,做了許多為百姓稱道的好事。 在各地爭先恐後後打名人牌的今天,由於春申君的故鄉人無動於衷,春申的老鄉卻被另外幾個地方炒作起來。 河南潢川憑藉潢川是古黃國老地,又是賜淮北12縣之一,故推想是春申君的故鄉。河北沙洋縣只據《荊門州志》一個地方記載說有春申君的故居。湖南常德又憑《中湘四修譜》說黃歇居黔中(常德)。上述三地均無正吏典籍記載,實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