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況

而況,連詞。況:文言文連詞,表示更進一層,如:~且,何~。此處與而字搭配使用含有加重語氣的意味,表反問,可譯作“更何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而況
  • 作品出處:《易·乾》《懷嵩樓晚飲》等
  • 拼音:ér kuàng
  • 作用:表反問、更加
  • 近義詞何況
基本信息,詞語出處,魯迅作品,蘇軾,曹操之言,山濤之語,其他作品,相關典故,山濤出仕,與嵇康之情,後人評價,

基本信息

【詞語】而況
【釋義】而,古代同“爾”,代詞,意思是“你或你的”,如: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況,表示遞進關係,相當於“何況”、“況且”等。二者連起來可用於表示反問的深入程度。
【讀音】ér kuàng

詞語出處

魯迅作品

《準風月談·登龍術拾遺》(魯迅):
“試看王爾德 遺照,盤花鈕扣,鑲牙手杖,何等漂亮,人見猶憐,而況令閫。可惜他的太太不行,以至濫交頑童,窮死異國。”

蘇軾

宋代文學家蘇軾石鐘山記》“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曹操之言

“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這句話是曹操官渡之戰時,、曹無論兵力、後勤補給都是對比懸殊,袁紹以十餘萬人馬對曹操的約三萬人,在關羽顏良解了白馬之圍之後,曹操“……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紹連營稍前,依沙□為屯,東西數十里。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紹復進臨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內作之,以相應。紹射營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眾大懼。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可見在解了白馬之圍後,不但官渡戰場形勢依然不利於曹操,而且糧草供給也已嚴重不足。所以當時很多人暗中與袁紹有往來,企圖在曹操失敗以後留個後路。
曹操 畫像曹操 畫像
曹操在擊敗袁紹之後,曾繳獲了大量的曹操軍中將領及許昌官員和袁紹的暗中來往書信,曹操焚之而不問,說道:“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這句話表明了曹操對人心敵向的淡漠。

山濤之語

“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人乎?”這句話是山濤說的。
山濤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風神氣度。同為竹林七賢的王戎對他的評論是:"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也就是說,他給人一種質素深廣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時名士之一種風度。雖然山濤與嵇康阮籍情意甚篤,但是志趣其實並不相同,這從他舉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與之絕交一事,即可說明。他走的是另一條入仕的道路。

其他作品

《易·乾》:“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漢代哲學家經學家董仲舒的作品《春秋繁露·對膠西王》有:“但見問而尚羞之,而況乃與為詐以伐吳乎!”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懷嵩樓晚飲》詩:“一來勤已多,而況欲久留。”
明代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劉基《郁離子·戚之次且》曰:“夫以其父之老與其母之言且不聽也,而況於疏遠之人乎?”

相關典故

山濤出仕

山濤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他謹慎小心地接近權力。在曹氏與司馬氏權力爭奪的關鍵時刻,山濤看出事變在即,"遂隱身不交世務"。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將敗,故隱退避嫌。但當大局已定,司馬氏掌權的局面已經形成時,他便出來。山濤與司馬氏是很近的姻親,靠著這層關係,他去見司馬師。司馬師知道他的用意與抱負,便對他說:"呂望欲仕邪?"於是,"命司隸舉秀才,除郎中,轉驃騎將軍王昶從事郎中。久之,拜趙相,遷尚書吏部郎。"開始做的當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書吏部郎的時候,山濤的仕途便一帆風順了。
山濤 畫像山濤 畫像

與嵇康之情

嵇康曾有《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文,後人因此對山濤頗多鄙夷。雖然山濤並不像嵇康那樣是非分明,剛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違俗而已。譬如他也飲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與其他人的狂飲至於大醉不同。
山濤生活儉約,為時論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殺後二十年,薦舉嵇康的兒子嵇紹為秘書丞,他告訴嵇紹說:"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人乎!"可見他二十年未忘舊友。
嵇康 畫像嵇康 畫像

後人評價

至於他投靠司馬氏,似也無可非議。因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經世致用",他們想必也有所謂的"實現自身價值"的問題。但他們擁有的純知識的地盤卻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曆法以外,其他的科學技術幾乎都是"醫卜星相"、"百工"的賤業。
法律、經濟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專利,琴棋書畫之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業餘愛好,他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讀書與做官了。在皇權壟斷一切的社會,僅有一技之長以至雞鳴狗盜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經緯天下之術的蓋世英才,舍"貨與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