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郭重光為首的封建官僚、豪紳地主集團在革命後成立的耆老會,平剛、譚西庚、周培藝、黃濟舟等主張應予取締,而張百麟則採取了放任其發展的態勢。任可澄、何麟書、張協陸合流,光復前夜向沈瑜慶獻計假獨立,由其組織保全會左右時局,然貴陽順利光復,保全會未及出爐即夭折,遂另起爐灶成立耆老會,公開活動。
辛亥革命前,貴州政治勢力分為以張百麟,周素園為領導的“自治社”和以何麟書、任可澄、郭重光等為首的“憲政派”。在推翻清政府時,兩派尚能相容,並肩行大義。獨立後,兩派則由政治異見而水火不相容,乃至刀兵相見。民國元年(1912年)底,時任軍政府東路巡按使的何麟書奉令討伐“自治社”,在銅仁與“自治社”席正銘部激戰七天,一度被困,幸得滇軍馳援,旋脫險。
劉顯世主政貴州後,在政治上倚重何麟書(字季剛,時任省政府顧問、政務廳長、黔中道尹)、郭重光(字子華,清末曾任江蘇常熟道台,時任省政府顧問、教育廳長)、熊范輿(字鐵岩,時任省長公署秘書長、建設廳長)、張協陸(時任財政廳長)等人為首的“耆老會”(也稱“舊派”)。在軍事上則倚重其外甥、黔軍總司令王文華及手下將領袁祖銘、張雲漢、何應欽、谷正倫等(稱“新派”)。
“耆老會”諸人思想上趨於保守,主張“黔人治黔”和“保境安民”,抵制民國其它勢力及思想染指貴州,奉行地方保護主義。此前,何麟書在銅仁被困時,孫中山曾派代表二人前往調解。兩代表調解未果,赴貴陽途中,在凱里爐山被害(何人所為,至今無定論)。何麟書即背上“瓜田李下”之嫌。民國政府基於貴州“耆老會”所持政治態度,主觀臆斷貴州“舊派”有害兩代表之動機。“舊派”雖百口難辯,但貴州邊遠省份,民國政府權力難至,僅只口伐而已。倒是讓蓄勢欲動的“新派”王文華等得到了發難的藉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