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王煜、呂紅亮。
基本介紹
- 書名: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
- 作者:霍巍,王煜,呂紅亮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06月
- ISBN:9787030445612
《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王煜、呂紅亮。
《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是2015年8月1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王煜、呂紅亮。內容簡介本書以考古材料為中心,對西藏高原遠古時代的人類來源、人類活動及相關自然、地理背景進行嘗試性討論;對吐...
《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王煜、呂紅亮。內容簡介 本書以考古材料為中心,對西藏高原遠古時代的人類來源、人類活動及相關自然、地理背景進行嘗試性討論;對吐蕃王朝以前西藏高原古代居民和遊牧民的生業形式、生活樣態、社會結構、族屬構成、文化交流及精神信仰...
一、吐蕃王陵——藏王墓考古 二、吐蕃本教喪葬儀軌源流的考古學考察 三、昂仁古墓葬的調查發掘與吐蕃時期的喪葬習俗 四、論青海都蘭吐蕃時期墓地考古發掘的文化史意義——兼評阿米·海勒《青海都蘭的吐蕃時期墓葬》第三章 吐蕃時代的物質文明 一、西藏新出土的早期黃金製品 二、西藏出土的帶柄銅鏡及其相關問題初探 三...
《秘境探古:西藏文物考古新發現之旅》是2014年1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霍巍。內容簡介 祖國的西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從來被視為人類生命的“禁區”。人類是何時踏上這片高原的?又在這裡創造出哪些古老的文明?這些古文明與祖國的中原、西域以及其他地區又有著什麼樣的聯繫?這些在文獻記載中僅有...
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公元7世紀滅於吐蕃王朝。公元7世紀,松贊乾布兼併統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強盛的吐蕃王朝,並創立藏文,西藏正史開始書寫。而近幾年考古發現紛紛證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象雄古國(事實上是部落聯盟),...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中國歷史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50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
西藏高原的晚期新石器文化發現與研究 石興邦:叩訪古代中國的一位勤謹謙和的學者 一柄手鏟解讀史前中國——讀《石興邦考古論文集》四正與四維:考古見到的中國早期兩大方位系統——由古蜀時代的方位系統說起 狩獵、農耕、火食與進化——史前飲食考古四題 史上盤中餐——關於滋味的考古發現 由漢式餅食技術傳統的...
1.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文化遺存 古史傳說 2.夏商西周 夏朝與夏文化的探究 商朝及其考古發現 西周的盛衰 西周的制度和社會結構 西周的經濟與文化 3.春秋戰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變動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 春秋戰國的思想與文化 4.秦漢 秦朝統一及其歷史影響 西...
《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以時間的縱向分布為序,用通暢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了我國從史前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中編主要對考古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下編以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文物考古為對象,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發展歷史,說明其在我國文化史上的意義。內容簡介 《經典文化系列:中國...
《查海: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發掘報告》序 《石台子山城》序 《瀋陽地區舊石器考古發現與研究》序 《新樂遺址發掘報告》序 《於家砣頭墓地》序 《金牛山古人類遺址》序 《西豐西岔溝古墓群發掘報告》序 《東北亞考古學論叢》序 《兩河流域史前時代》評介 《遼寧文物古蹟大觀》序 《朝陽歷史與文物》序 《朝陽...
1.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文化遺存 古史傳說 2.夏商西周 夏朝與夏文化的探究 商朝及其考古發現 西周的盛衰 西周的制度和社會結構 西周的經濟與文化 3.春秋戰國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變動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 春秋戰國的思想與文化 4.秦漢 秦朝統一及其歷史影響...
《長江中游的史前時代》是於淼所著書籍,2020年11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近100年來,考古學家傑出的工作成果揭示出史前社會豐富的文化面貌,成為歷史最客觀的例證。本書以長江中游地區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為基礎,在考古學、人類學、藝術史之多維視角下,梳理與展示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明的“...
——兼談農業考古研究方法 略論我國西南地區的史前考古 中國西南地區民族研究在東南亞區域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其相關問題(與冷健合作)西藏高原上的手斧 西藏考古綜述 西藏考古新發現 近二十年來東南亞地區的考古新發現及國外學者對我國南方 古文明起源的研究 關於使用電子計算機綴合...
新科技對大部分神秘的史前時代歷史,提出了驚人的證據。碳14測定年代的方法,是利用計量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來判定人造物品的年代。這種方法令人對興建巨形方石柱及歐洲各地大石建築的民族,有了新的觀感。同時,該方法也發現中、南美洲在西班牙人到達之前數百年,就已有了燦爛的文明和精巧的技藝。現代考古學發展很快,...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觀點鮮明,既是史前時代晚期考古發現和研究的“史學化”成果,也是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的考古學論著,對理解和認識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中華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作者簡介 吳汝祚,1921年生。194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1952年於浙江大學人類學系研究生畢業。中國社會...
《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西藏曆代邊事邊政與邊吏》等11項成果,獲得漢文研究專著類獎項;《印度婆羅門文化與藏族古典文學》《藏語句法研究》等10項成果榮獲藏文研究專著類獎項;《青海省推行藏傳佛教寺院“三種管理模式”成效及經驗》等12項成果摘取了漢文學術論文類獎項;《新發現的吐蕃時期兵律...
《考古發現與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時代》《西藏曆代邊事邊政與邊吏》等11項成果,獲得漢文研究專著類獎項;《印度婆羅門文化與藏族古典文學》《藏語句法研究》等10項成果榮獲藏文研究專著類獎項;《青海省推行藏傳佛教寺院“三種管理模式”成效及經驗》等12項成果摘取了漢文學術論文類獎項;《新發現的吐蕃時期兵律...
專 業: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專業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西藏史前史、西南史前史、石器分析 講授課程:中國考古學一(舊石器時代部分)(2009)田野考古實習(2008)實驗考古學(2011年春季擬開)學術服務:《南方民族考古》編輯(2008-)研究信息 研究方向: 西藏史前史、西南史前史、石器分析 代表著作 博士學位論文:《...
中國歷史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50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
33、《出土文獻與考古學》,《光明日報》2013年9月11日“理論、史學版”。34、《關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國家博物館所藏楚大師編鎛》,收入《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35、《論西周時期的“南國”》,《歷史研究》2013年4期。36、《論清華楚簡〈金縢〉兼論相關問題...
古代波斯文明的歷史記載和近東楔形文字的破譯 兩河流域文明的孿生兄弟——埃蘭文明 米底帝國和古波斯帝國 西臺文明的發現和文字的破譯 消亡的西臺國家和人民的歷史 第三章 消亡的北非古埃及塞姆——含語民族 金字塔時代的輝煌 中王國時期的發展 新王國和後期埃及 第四章 消亡的古希臘人 史前時代 古風時代 古典時代 ...
在其文明的鼎盛時期,約有約6400萬黃、白、黑各種膚色的人種生活在這個大陸上。他們擁有高度的文化,在建築和航海方面尤其出類拔萃。拉-姆,作為他們的國君,既是古大陸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最神聖的宗教領袖。他統治著七個主要的城市,並在世界各地擁有殖民地。作者引述了大量古代文獻──包括藏於西藏某寺院中一部...
各具特色的不同物種粉墨登場,呈現空前絕後生物大絕滅之前的世界剪影;塵封檔案揭示史前生命種種真相,探索最前沿嘆為觀止的考古發現。編輯推薦 《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編輯推薦:穿越!重回遠古地球光怪陸離的奇趣世界。探秘!揭開史前時代生生不息的神奇奧秘。翻開這本《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將帶你踏入時光隧道,回到...
大盆地國家公園(Great Basin National Park)位於內華達州,從離內華達和猶他州的交界處不遠的Baker往西大約有五英里的路程。是於1986年10月27日由里根總統簽署承認的風景旅遊區。簡述 根據考古發現,史前時代的人類曾經在此居住,而這被考古學家定名為Fremont Culture的一部分,他們種植玉米、豆子以及南瓜一類的植物...
大盆地國家公園的景觀特色是高山,冰川時期遺留的冰河,剛針松林,和一個溶洞。根據考古發現,史前時代的人類曾經在此居住,他們種植玉米、豆子以及南瓜一類的植物,同時也在山上進行狩獵活動,在這兒保留了很多他們的岩畫。Lehman溶洞延至近1/4英里和Snake Range側面相連。1885年由牧場工人、礦工Absalom Lehman發現, ...
黑龍江史前玉器研究 大甸子玉器試探 海岱系古玉略說 史前藝術品的發現及史前藝術功能的演變 中國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觀一兼論中國東部史前複雜社會的上層交流網 靈寶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 凌家灘玉器 水稻、蠶絲和玉器——中華文明起源的若干問題 東方史前時期太陽崇拜的考古學觀察 長江中、下游的史前玉塊 太湖...
然而一般認為古有夏墟之稱的晉西南是與堯關係密切的一個政治中心,今已在襄汾陶寺發掘了大型中心遺址。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時代,從黃河之濱出發,據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利用地上、地下史料相印證的二重證據法,湖北的屈家嶺文化、石家河遺址就是三苗集團重要的文化遺存,可知堯舜禹伐三苗的戰場在南陽地區和湖北地區,...
根據中國文明史以來的文獻資料記載和考古發現,中國是櫟屬作物的原產地之一。莊子曰:“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食橡栗,暮息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卷87)文中“橡栗”即櫟屬作物堅果的稱謂,“有巢氏”是原始社會五氏之一,生活在距今約幾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此時先民們白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