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衡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東漢初年,木桿秤應運而生,成為後人創造戥秤的前提和基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法制計量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古代計量精度上看,還是從計量單位和計量管理體制上看,都是舉世無雙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我國的衡器發展日臻成熟,計量單位由“兩、銖、累、黍”非十進位制,改為“兩、錢、分、厘、毫”十進位制。老秤分:大秤、秤桿、司馬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秤
- 又名:十六金星秤
- 刻度:十六兩為一斤
- 分類:大秤、秤桿、司馬秤
秤桿簡介,歷史淵源,製作工具,古老大秤,秤桿淵源,岳陽秤匠,新老之分,司馬厘等,泊來手秤,
秤桿簡介
中國的老秤,十六兩為一斤,在秤桿上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用一顆星來表示,具體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除這十三顆星之外,再加“福”“祿”“壽”三顆星。如果商人給顧客稱量貨物少給一兩,則缺“福”;少給二兩,則表示既缺“福”還缺“祿”;少給三兩,則“福”“祿”“壽”俱缺。
《宰相劉羅鍋》主題曲里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那么何謂“定盤星”?在桿秤提繩和福星之間有顆大星,當秤砣掛在這一位置,秤盤又無任何東西時,提起提繩,則兩邊重量相等,秤桿平衡。這顆大星則叫“定盤星”。“定盤星”則被賦予了公平、公正、公開之意。
歷史淵源
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運用槓桿原理發明了木桿秤。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錢、分、厘等單位。七錢為一兩,七分為一錢。秤沿用十六兩為一斤的規矩,延續了一千多年。
釘秤這個行業在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後就已經出現,據記載,西塘的釘秤攤在晚清時候已有幾處,當時釘秤的選材粗糙,手工秤的製作流程簡單,稱重的精確度比較低。民國時期改成了16兩進制,解放後又改成了10兩進制。特別是在60年代後,西塘手工秤店以郁誠的手藝和行商風格深得當地人稱許。釘秤在80年代以後就和國際接軌,以千克為標準。木秤製作工藝精度要求高,不少技藝代表了人們對於古代度衡量的理解,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電子秤開始普及,但手工秤由於攜帶方便,依然占據著一定的市場。手工秤適合於一些流動的商販,現在購買手工秤的主要是一些農村的小商販。隨著西塘旅遊的發展,遊客購秤有所增加。許多人在喬遷和結婚時也會購置手工秤,以討一好口彩。
製作工具
材料:普通銅皮、木頭(主要是坤甸木)、秤鈕、繩子。
古老大秤
大秤上銀色金屬鑲嵌的秤花排列精確,十分精美。從秤兩端的秤花刻度看,該秤起稱點為50公斤,最大稱重量為250公斤。秤上方還鑲嵌有“陳泰昶”3個字。楊先生說,他找行家看過,鑲嵌的秤花和這3個字都是銀質的。
秤頭、秤尾處原都包有銅皮,秤頭的銅皮略有破損,在歲月的侵蝕下已經變成黑色,而秤尾處已完全脫落。秤鉤和秤砣已銹跡斑斑,那隻沉甸甸的秤砣上還鑄著“秤量”“伍百斤”的字樣。
記者隨後對老秤進行了“體檢”:秤桿長2.21米,桿身最粗處直徑5.5厘米,桿身總重11.5公斤,秤砣重8.75公斤。
製作這樣一桿大秤,需要用整株3米高樹冠、樹齡500年以上的紅木。楊先生收藏的這桿秤製作精美,秤桿部分的構件也很完好,且秤砣也在,是件完整的收藏品,它的收藏價值也相對較高。
秤桿淵源
桿秤也叫手提秤,作為民間日用衡器已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磅秤的出現,讓桿秤退出了生產領域;後來電子秤的出現又讓桿秤在生活領域漸漸銷聲匿跡。長沙百年老街太平街有家老秤店,老闆就是被大家稱為“長沙城最後一個制秤人”的文志飛。 60歲的文志飛,13歲跟著父親學習制秤手藝,16歲就自立門戶挑著擔子叫賣鄉間。23歲時,文志飛來長沙謀生,並很快以精湛的手藝在太平街立足。四十多年時間裡,他製作了13萬多桿秤,成為長沙城頗有名氣的手藝人。
只見老人鼻樑上架著眼鏡,正在埋頭給一桿桿秤鑲銅星。老人手裡拿著一把刀和一段細銅絲,先將銅絲插入秤星孔,然後用刀將銅絲割斷,在秤桿上敲打兩三下,不多一會,一顆顆閃著暗光的銅星就鑲在了秤桿上。老人告訴記者,傳統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雜,有100多道工序。由於材料大多已可機制,所以工序比以前大為簡化,但一般仍要經過選料、制坯、刨圓、套銅套、配砣、裝鉤、分級、打眼、磨光、校正等工序,才能做成一桿完美的秤。
岳陽秤匠
湖南省岳陽樓區新勝社區得勝街,該社區一位77歲高齡的老人何爹,62年制秤如一日。他老家是臨湘市長塘鎮,祖上三代均是當地聞名秤匠,自己15歲那年開始跟著父親在汨羅新市街上學制秤,至今從事制桿行業長達62年之久。何爹20來歲跟父學藝出師後,多半時間挑著擔子在外闖蕩。“當初制秤價格不高,盤秤每把0.5元,小桿秤每把1元,大桿秤每把1.5元不等。” 他上世紀70年代為湖南醴陵煤礦所製作的一把桿秤能稱700市斤,算是自己生平所制的最大一桿秤。上世紀80年代至今,何爹先後在岳陽城區馬壕、內衣廠、德勝街等地開秤鋪20多年,先後為人制訂各類桿秤、盤秤多達4萬把左右。“制秤的工序很多,不能馬虎半點,否則秤就不標準呢!”談起制秤,何爹滔滔不絕,他說制秤不容易,雖說賣價不高,利潤微薄,但程式多,必須細緻認真。當問及他這把年紀,而且子孫成群,為何還要堅持制秤時,何爹說:“秤匠一般搞到60歲左右就不做了。但我認為既然學了制秤技術,就應不圖得失,方便用戶。儘量有一份光,就發一份熱,也能為子女減輕負擔。”
新老之分
一九五九年,中國改十六制進為十進制
使用的木桿秤有兩種,一種是十六兩一斤的叫做老秤,一種是十兩一斤的叫做新秤。老秤的一兩是三十一克多一點,人們就習慣的稱作小兩,新秤的一兩是五十克,人們則稱作大兩。國家和集體部門使用的都是新秤,民間和集市交易則是兩種秤並用。那時候人們之間的很多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例如:用豆子換豆腐,用芝麻換香油,用舊鞋爛棉花套子換針線,用地瓜乾換酒等等。每當有商販來到村里,人們問價錢一般不是問多少錢一斤,大多是問怎么換。比如村里來了賣豆腐的(其實說是換豆腐的更貼切),想買豆腐的人便問:這豆腐怎么換呀?對方便回答一斤豆子換幾斤幾兩豆腐。一涉及到兩,人們便會再問一句:是大兩還是小兩?如果是用現錢交易,這十六兩秤的算賬就是一大問題,因為是十六進制,把一斤的價錢換算成一兩的價錢是很麻煩的。那時候村里識字的並不多,會筆算或者珠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更談不上現代化的計算器了,大多只能靠口算和心算,往往一筆不大的交易,光算賬就占去很多時間。所以有很多賣東西的不是論斤賣,像賣蘿蔔論把兒,賣蒜論辮,賣白菜論棵,賣西瓜論個兒等等,就是為了減少算賬的麻煩。
司馬厘等
很小的秤,即司馬秤,粵語俗稱厘等,就是我國歷史上專門用來稱量黃金和名貴藥材的小秤,它通常用象牙或堅硬的名貴木料作秤桿,用最穩定的金屬銅或玉料作秤砣,而且都鑲嵌在精緻的盒子裡面。客家有句諺語:“司馬秤,司馬砣,好老公,好老婆。” 從中可見司馬秤在百姓心目中是十分珍貴的器物。
貴重金銀,長白山的千年人參,鹿茸花膠,價值連城,這些貨品在商賈交易時重量可不能有絲毫偏差。200年前,沒有高科技的電子秤,但十三行的粵商就已擁有精密的司馬秤去稱量。
“司馬秤是西關商業文化的一個象徵。” 從清代到民國初年廣州大商巨賈們使用過的司馬秤。他說,司馬秤講求的不僅是精確,也要求其與稱量的貨物必須“門當戶對”。“稱鹿茸、人參、蟲草這些最好的藥材,司馬秤自然也要用最好的,這才有大戶的氣派。”
司馬秤中,明清時代的居多,托盤、秤盒等大都經過精雕細琢,許多司馬秤用象牙或珍貴木材烏梅等製成,其中最細小的秤,直徑僅0.3厘米,長度也只有10厘米,司馬秤的1斤約為1.2市斤。“清代粵商的司馬秤,製作用料是全國最頂尖的。”司馬秤的製作用料主要體現在秤桿上,按照價值依次可分為象牙秤、象骨秤、紅木秤和竹秤等品種,其中前兩種價格很高,甚至貴過其稱量的金銀珠寶和藥材,一般的商家用不起,多為乾隆、嘉慶年間十三行的大型商行、藥鋪擁有,一般商人使用最普遍的還是紅木秤和竹秤。
泊來手秤
外國的老秤是什麼樣子? 稱為 彈簧秤
這是外國人使用的老秤。也是當年工業進步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