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

老子道德經解

憨山大師注《道德經》,始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卒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前後用功十五年,“或經旬而得一語,或經年而得一章”,“每參究透澈,方落筆,苟有一字有疑而不通者,決不輕放”。此書實為學佛、學老者苦心而注,以期學佛者通達老子,“善自他宗”;學老者破除己見,“得離言之旨”。

基本介紹

  • 書名:老子道德經解
  • 作者:憨山德清
  • ISBN:978-7-5403-3997-5
  • 頁數:184
  • 定價:18.00
  • 出版社:崇文書局
  • 出版時間:2015.09.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47×210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整理說明,目錄,媒體推薦,精彩章節,

編輯推薦

★ 肉身菩薩憨山大師以佛教智慧解《道德經》,會通佛道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樓宇烈先生推薦
★ 依清光緒十二年金陵刻經處刊本整理

作者簡介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南華寺中興祖師。大師多才多藝,通於史書,工於書法,長於詩文。一生著述頗豐,門人輯為《憨山老人夢遊集》,其中會通儒釋道三教的著作,有《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中庸直指》《大學綱目決疑》《春秋左氏心法》等。

整理說明

一、本書以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金陵刻經處刊本為底本。
二、原書為繁體豎排,文中不分段;今改為簡體(為避免歧義,保留了若干異體字、通假字)橫排,並依文義予以分段,且施以現代標點。校正字詞有訛誤者,於腳註中標出。
三、書中《道德經》原文依據憨山的“解”進行句讀,與通行的句讀有諸多不同,這也是憨山解《道德經》的過人之處。如第一章中下面這段文字,依憨山的“解”應點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四、本書總體上由四部分構成:1.《老子道德經解(發題)》,2.《老子道德經解(上篇)》,3.《老子道德經解(下篇)》,4.附錄《觀老莊影響論》。第一部分將“發明宗旨”“發明趣向”“發明工夫”“發明體用”“發明歸趣”,總歸為《老子道德經解(卷首)》;第二、三部分是憨山對《道德經》原文的解;第四部分是篇獨立的論文,金陵刻經處刊本一併收入,今從舊例。
五、為方便閱讀,本書在《道德經》每章前添加章序號。

目錄

注道德經序
老子傳
發 題
上 篇
下 篇
附 錄:觀老莊影響論

媒體推薦

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樓宇烈先生推薦:
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以儒、道的視角來理解和詮釋佛教的思想,以及以佛教的視角來理解和詮釋儒、道的思想,會通三教之論著,十分豐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而不同”特色的顯現。然而如佛教明末四大師之憨山德清與蕅益智旭,以佛教禪意註解儒道兩家根本經典的專著,則尚不多見。他們的這些著作,不僅對了解儒道的思想為人們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同時對了解佛教思想也給予了新的啟發,值得重視和研究。
崇文書局的同仁有見於此,發心把憨山德清的《老子道德經解》《莊子內篇注》和蕅益智旭的《四書蕅益解》《周易禪解》等,這幾本以佛教禪意註解儒道兩家根本經典的代表性著作收集在一起,採用精良的版本,加以認真整理、標點,彙編成一套“禪解儒道”叢書,以便更多的讀者關心和了解中國文化思想史上這些特色的作品,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事。故此,我特向廣大關心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們推薦這套叢書。

精彩章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章總言道之體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學,盡在於此。其五千餘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
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猶言也。意謂真常之道,本無相無名,不可言說。凡可言者,則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無名,今既強名曰“道”,是則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體也。
然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天地皆從此中變化而出,故為天地之始。斯則無相無名之道體,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萬物盡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此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為萬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
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常,猶尋常也。欲,猶要也。老子謂:“我尋常日用安心於無,要以觀其道之妙處;我尋常日用安心於有,要以觀其道之徼處。”徼,猶邊際也。意謂全虛無之道體,既全成了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故莊子曰:“道在稊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觀,才見道之妙處。此二“觀”字最要緊。
“此兩者同”已下,乃釋疑顯妙。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釋之曰“此兩者同”。意謂我觀無,不是單單觀無,以觀虛無體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是單單觀有,以觀萬物象上,而全是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故曰“此兩者同”。
恐人又疑兩者既同,如何又立“有”“無”之名,故釋之曰“出而異名”。意謂虛無道體,既生出有形天地萬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此乃有無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異名”。
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如何謂之妙道,故釋之曰“同謂之玄”。斯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深觀至此,豈不妙哉?
老子又恐學人工夫到此,不能滌除玄覽,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謂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雖妙不妙。殊不知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故曰“眾妙之門”,斯乃造道之極也。
似此一段工夫,豈可以區區文字者也之乎而盡之哉?此愚所謂須是靜工純熟,方見此中之妙耳。——《老子道德經解·一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