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圍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六聯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老圍村,位於坪地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黎屋村、新香村、劉屋村。始建於清代,溫氏先祖從廣東揭西遷移到此地定居。因在附近一帶最早建村,取名老圍村;曾用名屯梓村。該村原處丘陵地帶,現已平整,屯梓河從村西面流過。現村於1985-1996年在村內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六聯社區
  • 地理位置:坪地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坪地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地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地公社;1983年7月,屬坪地區;1986年10月,屬坪地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地鎮;2004年,屬坪地街道六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溫姓、殷姓。第一大姓為溫姓,早年從山西太原遷移至廣東揭西;清代從揭西遷移至該地。第二大姓為殷姓,清代從廣東東莞遷移到該地。另有少數何姓村民。2015年末,戶籍人口229人,其中男性109人,女性120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5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89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1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5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歸僑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傳統經濟以衣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花生、番薯,少數村民上山採藥、砍柴到鎮上出售。2006年8月,村集體建成第一棟廠房。2007年,村集體建起商住兩用辦公樓。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2015年村集體收入260多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年糕,清明節的茶果等。龍崗大道、鹽龍大道為該村主要進出通道。20世紀70年代初通電,80年代中期通自來水,80年代末通電話,2004年通網際網路,200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村中有《溫氏族譜》,由溫德明編纂。2006年5月參與制定《六聯居民公約》。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40座。代表性民居屯梓世居,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為傳統的客家民居建築,入口門樓上方有匾額“屯梓世居”;現留存部分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民居,多為夯土牆,木樑架,灰瓦頂;由於年久失修,比較破敗,部分有人居住。村中有溫氏宗祠和何氏宗祠。溫氏宗祠始建於清代,重修於20世紀80年代末,占地面積60平方米。何氏宗祠始建於清代,重修於20世紀80年代末,占地面積約50平方米。現均作宗祠使用。該村有除夕夜洗“大吉水”的習俗。村中有溫、林不通婚的傳統。據《溫氏族譜》記載,溫氏先祖五郎幼年時在樓上嬉戲,不小心碰落磚石砸破了正巧經過的察院大人的轎角。其母管氏擔心獲罪,攜五郎逃居永定縣溪南雙井邊姑姐林德威家,改姓林,事平後複姓溫,但未知其他兄弟姐妹是否有姓林,故溫、林兩姓不通婚。
代表性人物:溫偉平(1966一),當地實業家。1993年創辦深圳市匯麗美容美髮用品有限公司,是該村業致富典型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