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倉老圍村,位於清溪鎮北部,距鎮政府1.8千米。地處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村內有上寨頂山,海拔177米,清溪河流經村東南。東北連松元嚇村,西接上官倉新圍村。始建於明朝,因管氏早年在此定居,取名“管倉”,余氏遷入後更名為“官倉”,因避免重名,改為“上官倉”,後因余氏分居建立新村,而定名為上官倉老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官倉老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
- 地理位置:清溪鎮北部
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四都;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清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新三區;1953—1986年,屬第七區山邊鄉、清溪公社上元生產大隊、清溪區上元鄉;1987年,屬東莞市清溪鎮上元管理區;1999年,屬清溪鎮上元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管、余姓。管姓於明朝遷至當地。余姓先祖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從福建平和遷至廣東陸豐,1912年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513人,其中男性251人,女性262人;80歲以上10人,最年長者89歲(男)。外來暫住人口約2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12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美國、澳大利亞、英國、蘇利南等國家。歸僑1人。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清溪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花生、甘蔗、木薯等也有較大面積種植,盛產荔枝。改革開放初期,村中有榨糖、碾米等加工廠。1987年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全村共有13家企業,26家個體工商戶,經營行業涉及電子、模具、塑膠、五金等。村集體收入363萬元。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村中有10棵120—200年樹齡的細葉榕,1棵100年樹齡的五月茶,均為三級古樹。
傳統節慶食品有蘿蔔粄、油餅(即月餅)、裹粽、鹹湯圓、糍粑、客家黃酒。
北環路穿村而過。村內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80年代初通自來水,1988年通電話,21世紀初通網際網路,2005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村中有籃球場和羽毛球場各1個。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80座,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保存良好,仍有村民居住。
村裡有余氏宗祠,建造時間不詳。村有《余氏族譜》,由余道民於1994年編修。
龍嶺古廟,建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重修於1985年,供奉蔡大王爺,村民於每年農曆四月十八蔡大王爺誕進行祭祀。
村裡有除夕夜上頭香、清明節集體祭祖、吃盆菜等習俗。
1912年,上官倉老圍村開辦興民學校(後更名進賢國小),為清溪改辦的第一所學堂。
1946年1月,國民黨新一軍從樟木頭駐地到清溪圍捕抗日游擊隊。路過上官倉老圍、新圍村時,抓去巡夜保護農作物的3位青年,翌日在清溪圩北橫街槍殺1人,另兩人後被保釋。
2003年12月31日實行股份制分紅。
村有餘榮韶吃墨水典故。余榮韶自幼聰穎好學,能工詩書。鹹豐年間(1851—1861年)鄉試,中秀才。某年端午節下午,他正在書樓看書,兒媳婦把粽子放在桌上。他一邊讀書,一邊吃粽子。不一會,兒媳婦來收拾盤筷,見他滿嘴烏黑,說:“你怎么一嘴黑水?”這時,他才發覺自己誤將端硯里的墨水當糖漿蘸粽子吃了,不覺大笑,“哈哈,這回肚子裝滿墨水了。”
村有餘占鰲考武舉的傳說。清朝時,余占鰲到省城考武舉人。考場上,他正表演舉石翻舞時,不慎失手,大石從頭頂壓下來。他一閃身,順勢一個飛腳把大石踢起,大石在空中翻幾番才落地。主考官感到這套武藝不凡,問道:“你這套武藝叫什麼武藝?”他順口答道:“落地開花。”主考官讚不絕口:“這套武藝是苦練的還是偶然的?”答曰:“苦練的”。“既然是苦練的,你再表演一次吧。”這時,他才覺失言,忙改口道:“主考官,這是偶然的。”結果他只中了武秀才。其時他的腳已腫得連穿著的靴也脫不下來,要用剪刀把靴剪開,才能敷藥。
該村代表性人物:
余鴻俊(1882—1967),民間畫家。民國期間,曾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20世紀50年代初期,東莞縣文化館舉辦美術訓練班,曾多次聘請他去當教師,傳授畫技。他熱心家鄉建設,1922年籌建清溪新圩時,他是發起人和主持人之一。20世紀60年代,籌建清溪衛生院和人民公社會堂時,到香港動員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