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背村,位於坪山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4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老圍村、徑子村,地處深圳東北部馬巒山區;附近山嶺有梧桐山、馬巒山(村落向東直抵馬巒山頂),其中梧桐山海拔944米;村南為高峻水庫。村附近有幾條無名小溪流過,舊時村民均在此取水洗衣、做飯。始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因老圍村人口增加,部分村民搬走另建新村而形成。舊時村落附近有較多樹木,後村民因貧窮而伐木出售,大量樹木被砍伐,山樑如同老人駝背一樣隆起,故取名光背村,曾用名新圍、三和。1985年,因交通不便,原村大部分村民由馬巒山遷至坪環中心另建新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馬巒社區
- 地理位置:坪山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須道:2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馬巒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陳姓。陳姓先祖最早從河南遷移至今廣東五華,後遷移至惠陽淡水,隨後從惠陽淡水遷移至惠陽秋長區黃埔村;約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遷至馬巒老圍村,清光緒四年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4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81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4歲(女)。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番薯、桔子等。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三來一補"企業,部分村民由務農轉為務工,村集體經濟逐步轉型。2005年3月,成立深圳市坪山光背股份合作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2015年租金收入約200萬。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和工資性收入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等。特色工藝品有竹製編織品。
村附近僅有一條馬巒村道連線村外。20世紀70年代初通電,201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因村落建於馬巒山上,至2015年尚未通自來水、電話和網際網路,村民用水取自溪水或者山泉水。村附近有馬巒郊野公園,面積31.66平方千米,東至葵涌鎮,南鄰深圳東部黃金海岸,西接鹽田區三洲田水庫,為深圳首個政府批覆建設的郊野公園,也是深圳首個經專業規劃設計的郊野公園。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3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現保存完好,無人居住。
村內有一口古井,建於清光緒年間。村內無宗祠,與老圍村共用陳氏宗祠。
每年除夕和正月初二,村民會到老圍村陳氏宗祠祭祖。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全體村民會去坪山赤坳墓園燒香祭祖。每年正月十五,家中上一年有男丁出生的村民會到老圍村祠堂掛走馬燈,意為向祖先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