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魯迅

翻譯家魯迅

《翻譯家魯迅》是2005年7月1日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友貴。

基本介紹

  • 書名:翻譯家魯迅
  • 作者:王友貴
  • ISBN:7310022068
  • 頁數:333頁
  •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條形碼:9787310022069 
  • 產品尺寸:20.8 x 14.8 x 1.3 cm
  • 重量:381 g
  • ASIN:B0011737XS
  • 版次:第1版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章節選,

編輯推薦

眾所周知,魯迅是思想家,雜文大家,一流的小說家,小說史家,但本書希望從翻譯家的魯迅入手,討論他的翻譯活動、翻譯作品、翻譯思想、翻譯路線、翻譯實績,以及他一生翻譯活動在中國翻譯文學史、中外文化關係史、中外關係史上的獨特地位……

作者簡介

王友貴,四川成都人,復旦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方向博士;曾先後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歷史系研修美國史,赴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英文系研修英國文學;現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英語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申報中)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教委重點文科研究基地“外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中國20世紀翻譯文學史、翻譯家研究、英國文學
主要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發表《意識形態與20世紀中國翻譯文學史:1899一1979》、“Translations of the Century”等英國文學及翻譯研究方面的論文三十多篇;出版《翻譯家周作人》、《翻譯西方與東方:中國六位翻譯家》等學術專著三部,出版譯著六部(合譯);受聘主持省級人文社科項目一項,已完成,目前正主持一項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項目。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1
序 1
第一章 世界意識與夢者魯迅 1
第一節 科學之夢--上天入地造人術:《月界旅行》、《地底旅行》(1903)和《造人術》(1905)1
第二節 奇怪的留學:魯迅的外語構成14
第三節 開一代譯風:《域外小說集》(1909)22
第二章 你播種,我鋤草:兄弟翻譯"作坊" 36
第一節 魯迅的讀書興趣與周作人的書包36
第二節 大哥譯詩,二弟譯小說40
第三節 太炎先生與魯迅:"直譯"背後的譯經意識44
第三章 現代意識與現代性 50
第一節 《域外小說集》與現代性50
第二節 《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1920)與《現代日本小說集》(1923)60
第三節 歷史相與現實相:"被侮辱被損害的"民族文學71
第四章 浪漫的魯迅 86
第一節 燃燒的烏托邦:《一個青年的夢》(1919)86
第二節 未泯的童心:翻譯《愛羅先珂童話集》(1922)97
第三節 童話劇《桃色的雲》(1922)106
第五章 苦悶的魯迅 114
第一節 《苦悶的象徵》(1924)114
第二節 "呆子"魯迅:《出了象牙之塔》(r925)122
第三節 《壁下譯叢》(1929):藝術與革命130
第六章 意識形態與翻譯模式 135
第一節 理論假說135
第二節 意識形態與翻譯模式137
第七章 魯迅翻譯模式 148
第一節 20世紀翻譯新傳統:魯迅模式148
第二節 從魯迅譯論說起:魯梁之爭的別一面154
第三節 "歸化"、"異化"與翻譯的政治:"硬譯"與弱國文學171
第八章 童心的魯迅 176
第一節 過屠門而大嚼:譯童話詩《小約翰》(1928)176
第二節 新俄國的新一代:中篇童話《表》(1935)--兼談童話《小彼得》(1929)185
第三節 俄羅斯國民性種種相:《俄羅斯的童話》(19、34~1935)189
第九章 蘇聯革命文學和俄國文學的翻譯 195
第一節 請看"同路人":譯《十月》(1933)195
第二節 "拿貨色來":譯《毀滅》(1931)201
第三節 "新俄小說家二十人集":《豎琴》與《一天的工作》
(1933)207
第四節 國民性再拷問:果戈理的《死魂靈》(1935)212
第十章 想像蘇聯:翻譯蘇聯文藝理論 225
第一節 譯介蘇聯文藝批評和文藝政策(1929~1930)225
第二節 盧那卡爾斯基的《藝術論》(1929)234
第三節 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1930)239
第十一章 翻譯的"催生婆" 243
第一節 已經絕跡的精神:校改青年譯者的譯作243
第二節 從《語絲》(1924)到《奔流》(1928)253
第三節 "只有一個條件:全是譯文":《譯文》月刊(1934~1936)263
第十二章 長衫與燕尾服 270
第一節 別一種翻譯:草鞋腳走向世界(1934)270
第二節 廣義的翻譯:中外文化關係坤的魯迅283
第三節 魯迅翻譯全圖:"謙而勤"的翻譯家300
主要參考書目文獻 316
後記 321

文章節選

書摘
《斯巴達之魂》截取古希臘抗擊波斯的一段史實,敷衍成一篇斯巴達人在公元前480年配契約盟軍,以少搏多,誓死保衛祖國,英勇抗擊波斯侵略軍的故事。小說頌揚了斯巴達男人和女人為國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這個篇幅不長的編譯產品,成為1919年之後魯迅翻譯模式的一次最初嘗試,即譯者不通原作國家的語文,而是通過轉譯來選擇翻譯高度意識形態化的文學作品。
《哀塵》譯文前邊附有譯者作的“解題”,後來的本子又把它寫作《譯者附記》①。這篇譯文甚短,述惠克德爾·囂俄兩日前被推舉為法蘭西學院院士,這一目他前往席拉覃夫人府邸晚餐,與將軍球歌特同席,二人談到法 國對外關係時意見相左。他辭別席拉覃夫人走到街上,適值隆冬,天空飄大雪,見一少年用雪球投擲一貧賤女子,女子驚叫,奔惡少而擊之,二人扭斗,巡查至,只捉女子,不問少年紳士。女子抵抗,再三分辯紳士先動手,自己無罪,然巡查將她強行扭送至警署,遭冤枉的女子啼哭喊冤。囂俄初始猶豫,是否應當出面解救,繼而上前為之作證。可是,開始他的證明並不生效,惟有他在報出自家身份之後,惟有他答應親筆在證言上籤字後,女子似乎才有了得救希望。小說終篇時,女子驚訝之餘,不住地說:“此紳士如何之善人乎?”②雨果這篇作品,意在揭露因貧富差異而導致的社會不公。P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