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狀觸手(pinnate tentac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羽狀觸手
- 外文名:pinnate tentacle
- 所屬學科:動物學
- 公布時間:1996年
羽狀觸手(pinnate tentac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羽狀觸手(pinnate tentac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動物學名詞》第一版。1...
須腕動物門(Pogonophora)海生無脊椎動物的通稱。世界性分布。在海底營管棲固著生活。許多種類身體前端有羽狀觸手,似成團的須,故俗名須蟲。胚胎期有腸管,但腸管在發育過程中消失。雄體外形通常與雌體相似。須蟲是唯一既無口又無肛門的多細胞動物。須腕動物門 20世紀中葉方建立須腕動物門。1914年描述了第一種...
(7)纓鰓蟲科(Sabellidae):生活在膜質管中,口前觸鬚改變成半圓形的羽狀觸手,觸手上因有血管分布,因此具鰓的功能,觸手上常有微小的眼點。疣足不發達,例如纓鰓蟲(Sebellid)。(8)龍介科(Serpulidae):具鈣質蟲管,口前須也改變成半圓形的羽狀觸手,其中一個觸手末端膨大,形成厴板,當蟲體縮回管...
一有驚擾,這些觸手就立即縮回管中。環節動物門(Annelida)多毛綱(Polychaeta)孔雀纓鰓蠶屬(Sabella)所有海產蠕蟲的通稱。生活在約30~40公分(12~16寸)長的管中。管由黏液黏合泥粒而成,一端開口。除上端數公分外,整條管都埋在下面。體前端有扇形排列的帶條紋的羽狀觸手,伸出到海水中取食和呼吸。觸手分泌...
羽狀觸手有15隻。體壁薄且具有黏滯性的管足。食 性 微細藻類及附生小生物或有機碎屑為食 護 理 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分類信息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 生物代碼 \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中文綱名 海參綱 拉丁綱名 Holothuroidea 中文目名 無足目 拉丁...
特徵:珊瑚體呈半球形或團塊形,表面平坦,珊瑚蟲具有8隻羽狀的觸手,色澤呈綠、藍或綠褐色。笙珊瑚的骨骼由許多紅色的細管所構成,並由大量綠色或灰色的珊瑚蟲所覆蓋,細管直徑約1-2毫米,排列成束狀,宛如國樂器笙一樣,是以稱為笙珊瑚。它們只生活在淺水區及遮蔽的地方。它們是吃浮游生物的。它們的近親有...
八放珊瑚的水螅體為八輻對稱,趨向兩側對稱,都有8個羽狀觸手,觸手內部中空,與消化循環腔相通。腔內有8個完全隔膜,其中背面的一對最發達,由咽向下可達水螅體的基部,其游離緣有起源於外胚層的隔膜絲,隔膜絲上有許多纖毛,起促進水流的作用。這一對隔膜由於遠離口道溝,所以稱為反口道溝隔膜。其他隔膜均不...
八射珊瑚亞綱 八射珊瑚亞綱 珊瑚綱的一亞綱。因其一級隔膜有8個,口部有8個羽狀觸手,故名。一般不具隔壁,骨骼由鈣質骨針組成,主要生存於中生代至現代。
1、紅珊瑚,群體灌木狀分枝,最大群體高度約45cm,分枝不在一個面上,各個面上的分枝表面生有多數水螅體,即稱珊瑚蟲,其珊瑚萼呈半球形,疣狀,上有羽狀觸手8條,觸手中央有口,蟲體所分泌的石灰質形成的骨骼,即通稱為“珊瑚”。骨骼的表面和中軸均為殷紅色(或稱牛血紅色)。中軸硬,皮層薄,其皮層骨針呈...
水族新寵 羽鰓笛鯛的幼魚或未成年魚體背上具有明顯的白圓斑,胸鰭旁之白色條紋直達尾鰭,因黑色腹鰭大,身體黑白分明,當它停留在海百合羽狀觸手附近時具有擬態作用,不易被發現。因幼年時模樣可愛,常被捕作觀賞魚。但隨著魚體成長,黑白對比的顏色會逐漸調和成一致的暗銀灰色,因而失去觀賞價值。
珊瑚蟲分為生殖體和營養體兩種,生殖體缺觸手而食道管溝特別發達,司生殖作用;營養體呈半球狀,上有羽狀觸手8條,觸手中有口,口道直下有胃腔,司攝食、消化及排泄機能。其骨骼(骨軸)的主要成份為含高鎂的碳酸鈣,堅硬可供雕刻,顏色艷麗,永不退色,群體一般高與寬各約30厘米,軸基部直徑30厘米,軸基部直徑3...
須腕動物(Pogonophora)動物界的一門,或併入口索動物亞門,尚無定論。單體,管棲,蠕蟲狀後口動物。體圓筒狀,分前體、中體和後體,各有體腔和體腔管。腹血管前有心臟和圍心腔,閉管循環系。雌雄異體,生殖腺位於後體。無消化器官和鰓裂。前體背側有頭葉,其下生出觸手一條或多條,觸手兩側多羽狀須,故名...
紅色的肉頭有許多片狀觸手沿著一條中軸線緊密堆積起來,觸手上生長著更小的羽狀絨毛,看上去像一根美麗的羽毛。平時蠕蟲的“羽毛”喜歡伸出管外,在海水裡儘量舒展,但是當螃蟹或是科考的機械手不小心觸碰了它們的時候,就會整個兒縮進白色硬管,躲著不出來了。管蟲有性別,有心臟,但沒有嘴和消化系統,在管蟲的...
旋風管蟲具有一個石灰質的管子,也是硬管蟲的一種,它們的鰓羽顏色單一,也是呈螺旋狀的排列,一個個體有兩個鰓羽。鰓冠伸展可達20公分,白色鈣質管直徑約1.5公分,鰓冠由兩個螺旋狀羽狀觸手組成。鰓冠銀白色,基部肉紅色。生活習性 濾食水中有機物及小生物。鰓冠對水壓、光線非常敏銳,稍一靠近,立刻縮入管...
口端位,具羽狀觸手15個,各觸手有30-40對的指狀分枝,指間無膜相連。口盤內各觸手的基部有一對眼點。石灰環厚而發達,呈白色,其向前的突出部常超過石灰環本身的長度。波里氏囊和石管的數目都多。皮膚內有錨、錨板和微細的顆粒體:錨長約300微米,寬約240微米,錨柄分枝,錨頂中央或兩側有小瘤(1);錨...
錨參科(Synaptidae)是海參綱無足目的1科。通稱錨參。體細長,呈蠕蟲狀,體壁薄,常透明,體表光滑,沒有疣足或管足,觸手羽狀或指狀。石灰環輻片常穿孔,間輻片常多於5個,體壁內有葉狀纖毛漏斗,不具有居維氏器。體腔內有錨狀體骨片。一個錨狀體由錨和錨板兩部分關節構成。靠體壁的伸長和收縮錨在錨板...
裏海百合生活在三億一千萬年前的海洋里,形狀似仙人掌,由腕、萼、柄三部分組成,固著在礁石上生活。海百合的身體有一個像植物莖一樣的柄,柄上端羽狀的東西是它們的觸手,也叫腕。柄上有一個花托,包含了它所有的內部器官。它那細細的腕從花托中伸出,腕由枝節構成,且能活動,側面還有更小的枝節,好像羽毛...
柄上有鱗莖狀的身體和羽狀分枝形似蕨葉的觸手(腕),整個動物外形似植物。柄由石灰質的圓盤構成;身體具內骨骼,由排列緊密的石灰質骨片構成。海百合主要見於深海,以有機物碎屑為食。現存80種,長度均不超過60公分(24吋)。許多種歸屬於後海百合屬(Metacrinus),分布範圍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美麗新海百合(Neocrinus...
與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樣,隔膜數為6或6的倍數,觸手簡單而不呈羽狀。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與有親緣關係的海葵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有外骨骼。石珊瑚見於所有海洋,從潮帶到6000米深處。群體生活的種類,其水螅體直徑1至3毫米。大多數現存石珊瑚為淺黃色,淺褐色或橄欖色,依生活於珊瑚上的藻類而定。但其骨骼為...
柄上有鱗莖狀的身體和羽狀分枝形似蕨葉的觸手(腕),整個動物外形似植物。柄由石灰質的圓盤構成;身體具內骨骼,由排列緊密的石灰質骨片構成。海百合主要見於深海,以有機物碎屑為食。現存80種,長度均不超過60公分(24吋)。許多種歸屬於後海百合屬(Metacrinus),分布範圍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美麗新海百合(Neo...
1861年11月20日,法國軍艦“阿力頓號”從西班牙的加地斯開往騰納立夫島途中,遇到一隻有5-6米長,長著兩米長觸手的海上怪物。直到1877年,人類才首次在北大西洋紐芬蘭的海灘上找到了一具大王烏賊的屍體,並據此製作了唯一基本完整的大王烏賊標本。比利時的動物學家海夫爾曼斯蒐集並分析了從1639年至1966年三百多年間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