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渠戎國

義渠戎國

義渠戎,是遠古時期遊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國家。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併吞了周圍彭盧、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擴大了疆域,並先後修建城池25座,派兵駐守。秦昭王時國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渠戎國
  • 屬於:遠古時期遊牧民族
  • 時期:周文王末年
  • 城池:25座
年代,民族溯源,戰中滅亡,興衰,故城,

年代

商代後期,古公直父南遷岐山周原以後,北豳(bīn )很快被狄人和戎人占領。於是狄戎兩族在這裡展開角逐。最後,戎人以絕對優勢打敗了狄人,一部分狄人遠去河套,另一部分投降戎人,與戎人雜居融合。這些戎人就是後來以義渠戎為代表的“五戎”。由於他占領的地區是隴東大原地區,所以也叫大原戎。周族人民除一部分跟隨古公南遷外,大部分仍留在豳地耕作務農,成為影響戎人改牧從農的基本群體,也是後來義渠戎國的基本公民。關於義渠戎和義渠戎國,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簡述:

民族溯源

過去一些史學家常把祖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通稱戎狄,所以也把義渠戎籠統地稱為戎狄後裔。其實狄和戎是有區別的。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第四章第一節云:“狄族原是鬼方的分支,他們活動在今陝西和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內蒙古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所謂西戎,主要指活動在陝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和方國”。這說明,戎狄原是兩個不同的種族。狄族也是黃帝部落的一個分支,秦漢時期狄被稱為匈奴。羌戎又是遠古炎帝部落的一個分支。而義渠戎也是西方羌戎後裔的一支,原居寧夏固原草原(見《中國上古史演義》)和六盤山、隴山兩側,歸西王母國管轄。商代,他們與居住在隴東和北方的狄族後裔獯育相互為鄰又相互攻擊,後來又同居住在豳地的商屬先周部落(姬姓)經常發生衝突,不斷蠶食其領土。那時,義渠已是一個有君主的部落方國,趁先周部落力弱,逐漸將部族從西北邊遠地區向隴東遷移。而其它羌戎則分散居住在今甘肅、青海等廣大地區,尤以大夏河草原最為集中。後來——支成為党項羌,於唐代建立了西夏王朝,另一支發展成為吐蕃族,即藏族。義渠戎由於接受中原文化較早較多,社會制度迅速由原始社會向奴制社會轉變。他們在隴東地區同狄族和先周姬氏部落雜居,並各自建有方國,互相磨擦與爭鬥。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宮适出使義渠,義渠國王送駭(難馴的馬)、雞和犀,文王又將這些東西獻給紂王。由於義渠同周族相處關係較為和諧親密,而獫狁(獯育之後)同商周對立,所以每次戰爭後,獫狁失敗逃走,而義渠趁機內遷。這樣,義渠部落就逐漸占據了大原地區(即今鎮原、慶陽、寧縣等地)。再加上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富,畜牧業得到空前發展,義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遊牧開始定居。同時,他們在同周族的雜居中,不斷學習周遺民的農業生產技術,學習周族文化,並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從而發展成為區別於其它羌戎的義渠族。義渠戎在未占據大原之前並不以義渠為名,只是在進入今董志原,將首府放在義渠(今為寧縣焦村鄉西溝村)後,人們才稱為義渠戎,並將他們建立的國家稱為義渠國。義渠國的建立與發展結構  大約在夏末,義渠戎從固原草原進入隴東。周人南遷後,隴東地區全部被狄人占領。義渠、彭盧、郁郅等羌戎便成為狄人掠奪的對象。義渠諸戎為了生存,暫歸服於狄人獫狁。商武乙時代,季歷在商朝的支持下,於武乙三十五年大動干戈,“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這裡所說的鬼戎、翟王,即指鬼方後裔獫狁。同時,季歷又對義渠用兵。《竹書紀年》記載:“武乙三十年,季歷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商文丁和武丁時期,季歷和商朝繼續向戎狄用兵,都取得了勝利,迫使鬼方遠移蒙古草原,義渠等戎則臣服於商周。西周王朝建立後,武王命西戎駐涇、洛二河北。“穆王時,戎狄不貢”,穆王便親率兵討伐,並遷戎於大原(即今慶陽、固原地區)。這裡所指之戎即包括義渠在內。懿王時,獫狁趁王室衰敗,南下侵擾。此後,戎狄兩族在慶陽交錯居住,同西周王朝時戰時和。孝王時,命申侯伐西戎,西戎兵敗來獻馬求和。夷王時,命號公率六師伐大原之戎,獲馬千匹。厲王時,西戎殺周大夫秦仲。宣王五年尹吉甫伐獫狁於太原,獫狁大敗北逃朔方。此後,太原只余西戎。宣王三十六年,王伐羌戎,兵敗。宣王三十九至四十年,宣王料民於大原。他採取安撫的政策,將五戎安置於大原地,五戎之中唯義渠居今董志原中心及東南部涇水之北。這裡土地肥沃,水草豐富,宜耕宜牧,所以力量也最強大。在它的西邊和北邊是彭盧戎(今鎮原彭陽和慶陽彭原),再北是郁郅戎(今慶陽、環縣、合水),再北是朐衍戎(今寧夏鹽池),西南是烏氏戎(今涇川、靈台)。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併吞了周圍彭盧、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擴大了疆域,並先後修建城池25座,派兵駐守。他們還依照周王朝建立宮室,設定官吏,提倡發展農牧業生產,蓄精養銳,壯大國力,在很短時間使義渠成為兵強馬壯、國力雄厚的西戎強國。它的國界西達西海固草原,東抵橋山,北控寧夏河套,南達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在政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它直接參與了中原合縱與聯橫的政治、軍事角逐,特別是先後同強秦經歷了400餘年的反覆軍事較量,成為當時秦國稱霸西戎的主要對手。《墨子·節葬》中說:“秦之西有義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謂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遙遠的天仂,即今靈魂升天的意思。這是我國最早的關於火葬的記載,也是義渠的習俗之一。義渠民族剛強勇猛,他們“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所以對敵作戰十分英勇,寧死不屈不降,這也是義渠國能堅持數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義渠部落內部允許十二世後可以互相通婚。因義渠原為遊牧民族,飲食原來以牛羊肉為主,其它雜糧和蔬菜為輔。定居隴東高原後,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為半農半牧民族。《史記·貨殖列傳》云:“……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

戰中滅亡

大約在公元前600年前,義渠併吞了北地諸戎,力量空前壯大。為了進一步向東南發展,它首先把鬥爭的矛頭指向秦國,於是演出了之後400餘年的義渠同秦國戰爭與和平的鬥爭史,最後導致了義渠國的滅亡。
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義渠國收留晉國人由余為使臣,派他出使秦國,以緩和兩國緊張的關係。由余到秦國後,秦繆公以上卿款待,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由余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繆公聽了大為讚賞,便用離間計召降了由余。公元前623年,秦用由余計,攻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義渠在戰爭中失敗後,吸取教訓,養精蓄銳,築城廓以自守。公元前471年(秦厲公六年),義渠國王派使臣給秦王行賄賂,以求和平共處,此後27年兩國未發生戰爭。公元前444年(秦厲公三十三年),“秦伐義渠,虜其王。”公元前430年(秦襄公十三年),義渠發大兵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秦國戰敗退出渭河下游。此後30年內,是義渠國最強大的時期。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至隴西,南達渭水,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吳起伐秦,一舉攻下秦國洛水以東五座城池,在那裡建立了西河郡,並在西河西界築長城以界秦,史稱右長城。魏武侯執政時,魏發兵5萬,把秦國50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義渠懼怕魏,將兵撤出原秦國的上郡。魏隨即占去上郡地,並越過橋山(今子午嶺),在上郡西界修築長城以界戎,史稱左長城。從此義渠在東面同魏接界。在此後至公元前352年的46年裡,義渠同魏以長城為界,雙方從未發生戰爭。
公兀前352年,秦出兵攻魏,收回被魏占去的西河郡和上郡。從此,義渠東面和南面均同秦國接界,雙方磨擦又起。公兀前331年,秦趁義渠國內亂,秦惠王遣庶長操兵平定。從此義渠臣服於秦,雙方時戰時和,秦對義渠地稍蠶食之。公兀前327年(秦惠王十一年)義渠以國為秦縣,以君為秦臣,正式成為秦國的屬地。
但是,義渠國仍然明服暗不服。公元前327年,秦又伐義渠,此次戰爭,秦兵曾將義渠郁郅城(今慶陽)奪去。義渠失敗,再次向秦稱臣。公元前320年,秦惠王曾深入義渠腹地游觀北河,到達靈州、夏州等地(即今寧夏)。
公元前318年,義渠趁中原諸國混戰,脫離秦國統治,朝貢於魏,同時,聯合東方五國伐秦。秦國為消除後顧之憂,用計拉攏義渠。秦臣會陳軫對秦王說:“義渠君者,蠻夷之賢君也,不如略賂之以撫其志。”秦王曰:“善。”於是秦國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送給義渠國王。義渠王召集群臣說:“這是公孫衍之計謀,我們不能上當受騙。”此後,義渠仍起兵伐秦,“大敗秦人李伯之下”,恢復了部分領土。
公元前314年,秦在中原戰場取得勝利後,調集重兵從東、西、南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25座城池,使義渠國土大大縮小。但是,由於當時義渠國全民皆兵,人自為戰,郡自為戰,奮勇抵抗,仍守住了部分領土,而未亡國。
公元前310年,秦又伐義渠、丹、梨,未克。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昭王母宣太后攝政。她對義渠國改變正面征討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他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以優厚的物質款待。後義渠國王同宣太后淫亂,生有二子,經常來往於義渠和甘泉宮,完全失去對秦國的警惕。公元前272年,也即34年後,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伐殘義渠,義渠國亡,領土成為秦國的一部分義渠戎也融人漢族,逐漸漢化。義渠國滅亡後,秦昭王即在義渠國舊地置隴西、北地、上郡。後漢書《西羌傳》和漢書《地理志》都把置隴西、北地、上郡並提,實際上郡早在公元前352年(即80年前)秦就從魏國手中奪得了。

興衰

在今甘肅、陝西和寧夏一帶,從遠古起就活動著許多名稱各異的遊牧民族。據《後漢書?西羌列傳》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遲,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涇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洛間有楊拒、泉皋之戎。”這些眾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時期,尚處於從原始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文化落後於中原地區,常以遊牧為生。
義渠戎,是諸戎中較強的一支。原居寧夏固原草原(見《中國上古史演義》)和六盤山隴山兩側,歸西王母管轄。商代,他們與居住在隴東和北方的狄族後裔獯育相互為鄰,又相互攻擊,後來又與居住在北豳地(今寧縣一帶)的商屬先周部落(姬姓)經常發生衝突,不斷蠶食其領土。戎、狄人數雖少,但由於長期以打獵為生,剽悍好鬥,戰鬥力極強,先周部落和他們進行過多次殘酷的血戰。周人南遷後,隴東地區全部被狄人占領。義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奪,互相征戰,在狄強戎弱的情況下,義渠戎為了生存,暫歸服於狄人獫狁。商武乙時代,季歷在商朝的支持下,於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獫狁),迫使狄人放棄北豳遠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歷又伐義渠戎,“乃獲其君以歸”,迫使義渠等戎臣服於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後,從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義渠諸戎,時戰時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於大原”,採取安撫政策,將五戎安置於大原地(即今慶陽、固原地區),五戎之中唯義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東南部涇水之北。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豐,宜耕宜牧,義渠戎和先周南遷後的遺民雜居,不斷學習周遺民的農業生產技術,學習周族文化,在生活風俗上逐步與周族同化,發展成為區別於其它羌戎的義渠族。
西周末年,戰敗後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獫狁)叛周,率兵南下,殺幽王於酈山。周平王懼狄戎,乃遷都洛邑。在此之前,義渠戎趁周室內亂,宣布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方國(都城在今寧縣城西北50里處的焦村鄉西溝村)。從此,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義渠國的名稱。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併吞了彭盧戎(在今鎮原彭陽和慶陽彭原)、郁郅戎(在今慶陽、環縣、合水)、朐衍戎(在今鹽池)、鳥氏戎(在今涇川、靈台),擴大了疆域。其國界西達西海固草原,東抵橋山,北控寧夏河套,南達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義渠戎經多年休兵養士,兵強馬壯,力量空前壯大。
西周以後,建國於渭水流域的秦國也悄然崛起,長期和鄰邦的戎、狄不斷發生戰爭。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救助和護駕有功,平王封他為諸侯,賜地岐山,並賦予征討西方戎、狄之全權。到了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等將相,打敗了晉國,被中原諸國一直視為戎、狄的秦國聲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採用從戎人那裡招來的大臣由余的計策,攻伐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稱霸西戎後,野心勃發,時刻想“問鼎中原”,但當時晉國的勢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樣阻擋著秦國東進的道路。於是,秦國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進攻矛頭轉向義渠。公元前444年,秦伐義渠,“執其君以歸”。義渠戰敗後,吸取教訓,厲兵秣馬,通過14年時間的養精蓄銳,於公元前430年(秦襄公十三年),傾全力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復了過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擴大到20萬平方公里。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至隴西,南達渭水。此後數十年內,是義渠國最強大的時期。
公元前331年,秦趁義渠國發生內亂之機,秦惠王遣庶長操兵平定,義渠臣服於秦。但是,義渠國仍然明服暗不服,經常偷襲秦國。公元前327年,秦又伐義渠,將其郁郅城(今慶城)奪去,義渠失敗,再次向秦稱臣。
公元前318年,義渠趁中原諸國混戰,背叛秦國,朝貢於魏。魏公孫衍動員趙、韓、燕、楚四國與魏聯合攻秦。大戰當前,秦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拉攏義渠,義渠拒之,並趁勢起兵伐秦,“大敗秦人李帛之下。”這一重創,減緩了秦國東進的步伐,不得不把戰略重心重新轉向義渠國。
公元前314年,秦調集重兵從東、西、南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25座城池,使義渠國疆域大大縮小,實力銳減。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昭王母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義渠國大敗後,也想與秦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昭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但義渠王一到鹹陽,就被早已盤算好的宣太后久留於秦,並長期與其淫亂。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滅了義渠,在該舊地置北地、隴西、上郡。北地郡治義渠縣。
義渠民族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王時共存史800餘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隸制君國(前772—前272)達500年之久。古義渠的歷史充分說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在祖國土地上勞動、生息和鬥爭,共同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推進了民族融和的步伐。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是歷史發展的主流。

故城

從周代開始,慶陽地區就是義渠戎國轄地。它的都城經過考察,確在寧縣西北焦村鄉西溝村。
但是,過去對這個問題眾說紛雲,除“西溝村”之說外,尚有“義渠故城即寧州城”之說、“寨子河”之說、“西峰附近”之說。事實上,後三說既無文獻記載可查,亦無發掘情況證明,俱不可信。而“西溝村”之說卻有充分根據:
1.西溝村有一個很大的古城遺址。遺址位於西溝村徐家和張家兩自然村的坳心至西原畔,南北、東西各長二華里,地下l至4米處全是古代灰土、瓦礫和陶器片。當地人稱為“西渠”和“瓦渣渠”。這些瓦片、陶片多為周、秦、漢代之物。這說明早在周代前期,這裡已經建城。建城的這個西溝村,恰好屬於周安置五戎的大原(即今董志原等地),而五戎之中就有義渠戎。當然,這個遺址是否就是義渠戎故城,還得以文獻記載去印證。
2.有歷史文獻為證。西溝村的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同歷史文獻數據記述完全吻合:一是它在寧州(今寧縣)境內;二是位於寧縣城西北;三是距寧縣城50里。這些事實,同《慶陽府志》載:“義渠故城在外1西北五十里”、《甘肅新通志》載:“義渠故城在寧州西北”以及《甘肅古代史》等史志的記述完全一致。《中國歷史地圖冊》雖然將距離標得不夠準確,但位置和大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對這些文獻我們不可忽視。另外,從古今名稱上看,也很相似。漢王莽時代,曾將義渠縣改為義溝縣,義渠、義溝,西渠、西溝,名字十分相近。
3.從地形環境看,適宜建城。此古城北和三不同自然村相接處,原面被東西二溝切割成一個峴子,寬約100米,地形十分險要,是董志原中部關口要塞,這裡有古道穿越南北,南達秦古都鹹陽,北通銀川河套,東依橋山,西望崆峒,可謂戰略要地。同時,西溝溝下距原畔30多米深處有一泉水,流量較大,完全可以供給城鎮居民用水。因此,義渠國在這裡建城是適宜的。
對義渠故城在今寧縣焦村鄉西溝村的看法,1995年慶陽師專張耀民先生文章《義渠都城考證瑣記》和慶陽師專副校長、歷史系教授李仲立、慶陽地區博物館館長劉得楨的考察報告《甘肅寧縣西溝發現義渠國國都遺址》兩文的觀點很有說服力。李、劉二位先生的主要觀點是:古城遺址位於董志原南部原面上。北距慶陽市西峰區30公里,東南至寧縣城25公里,南距涇河川35公里。今屬寧縣焦村鄉西溝和森王兩個村所轄。此處地理環境是大原內十分險要之地。地形為南北狹長的大原,在此被東面的水溝和西面的西溝幾乎割切成兩半,東西最窄處相距僅有一公里,鳳甜公路從中穿過。
古城址:大原原面的古城遺址雖然已蕩然無存,但他們從老年人的追憶中得到城基的線索。在西溝溝畔,原徐家自然村的徐家堡子發現古城北牆殘基。農民徐安寧在大門外挖了一處南北向的斷面,修了一隻土窯洞,窯洞頂部正好是城基,暴露得十分清楚。城基為東西向,底部平整,兩壁直垂,距地表1.5米,寬2米,內墊土均為夯築,夯土土層厚至7厘米,沒有夯窩。據當地老百姓講:70年代還有不到l米高的城牆,最近幾年被挖掉。城牆北連一座小城堡,早已被毀。東面水溝溝畔也有類似的城牆殘跡和一處小城堡。兩地相距1000米。沿西溝溝畔向南,是西溝原第五生產隊叫張家堡,溝畔小咀上也有一座小城堡,現存殘牆高2米,近基部用夯築,沒有夯窩,上部夯土層厚10至12厘米,地表布滿秦漢磚瓦。小城堡南側,有一段東西向的壕溝,是人工所為,人稱城壕。沿壕向東已是平原,寬約8公里。在東西寬約1000米、南北長約1500米,約150萬平方米的範圍內,遍地為周秦漢陶片、磚瓦,當地民眾稱為“瓦渣渠”。在此地斷面處全為1至3米厚的文化層。這座城的東北、西北、西南角所發現的小城堡疑為大城的角城,應有4個,已發現3個;
發現的墓葬:經查資料,1985年11月,慶陽地區博物館派人在西溝行政村徐家自然村清理了一座西周晚期墓葬,出土銅、玉、石、蚌等器物169件,其中一件銅削,長18厘米,凸脊凹刃,橢圓形空柄,飾凸起的棱形條紋。這是一件典型的春秋戰國時代少數民族的遺物。在這次調查中,又發現了四座西周早期墳墓,位於農民徐貴生家的莊基內。在兩座墓中出土了青銅器。
根據以上考察所獲,他們初步作出以下判斷:
1.此處城池為一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城址,或者更早一些,應為義渠故城。
2.文化層很厚,出土的器物均為戰國、秦、漢時代器物。大量灰坑證明這裡曾是人口密集區。
3.根據歷史文獻和地方志資料綜合分析,寧縣西溝發現的戰國古城遺址當是義渠戎國都城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