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從胡,漢末曹操徵調匈奴丁壯編組的軍兵。建安二十一年(216),南匈奴呼廚泉單于入朝於魏,被曹操留於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部眾散居并州(治晉陽)六郡,...
義從,漢語辭彙,常見於文言文,漢魏時本為對少數民族歸附朝廷者的稱呼,又引申為由胡、羌等少數民族丁壯組成的軍隊;又指自願從軍者;又有依附之意。...
東漢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湟中月氏胡隨漢金城太守、酒泉太守合諸郡官兵等於允川敗迷唐羌。靈帝中平元年(184年)至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湟中義從胡參加了...
宋揚(?~214年),涼州敦煌(今甘肅敦煌市)人,義從胡人。東漢末年涼州割據軍閥。中平元年(184年),割據自立,建元置百官,自號
李文侯(?~187年),西平臨羌(今青海湟中縣)人。東漢末年涼州軍閥之一,義從胡族領袖之一。中平元年(184年),聯合北宮伯玉共同反叛於西州,殺死護羌校尉冷征,...
據《後漢書·西羌傳》載:靈帝中平元年(184),義從胡“與北宮伯玉等反,殺護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陳懿,遂寇亂隴右焉。”此事據《後漢書·董卓傳》載:“其冬...
此戰得勝後,張溫兵分兩路追擊叛軍:周慎率軍三萬攻榆中,董卓率軍三萬追擊湟中義從胡。但周、董都戰敗了。周慎不顧部將孫堅切斷敵軍糧道的建議,結果自己的糧道...
東漢靈帝時,湟中義從胡有北宮氏。(見《後漢書》) [1] 《左傳》有北宮喜,《孟子》有北宮黝,《史記》有北宮伯子,西漢文帝時近臣。...
允街之戰,延熹三年(160)冬,勒姐、零吾種羌圍允街(今甘肅永登南),殺略吏民。護羌校尉段熲率軍排營解救,擊敗羌人,斬俘數百人。次年秋,熲所率湟中義從胡...
共有七個大種,分布在湟中及令居 ,稱“湟中月氏胡”。另有數百戶在張掖,稱“義從胡”。至於往東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小月支,由於當時尚在漢朝管轄...
在冀州一帶,分散的農民軍更是不可勝數。先零羌、湟中義從胡、武陵蠻、板蠻等少數族也紛紛起義,同漢族人民共同匯合成反抗封建統治的洪流。...
韓遂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李賢注引《獻帝春秋》:涼州義從宋建、王國...
漢末,韓遂被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義從胡北宮伯玉等推為主帥,遂共殺金城陳懿,攻略州郡,後率數萬騎進攻三輔地區,大敗前來征討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一時勢力大...
《後漢書·董卓傳》記載:中平元年,拜東中郎將...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叛,遂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將霍去病擊敗匈奴,獲取河西地,開通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一支小月氏歸附漢朝,移居於張掖一帶,號為“義從胡”。小月氏遷居祁連...
■、牢姐、燒何、封養、吾良、當煎、滇零、零昌、當闐等,散居金城、隴西、安定、漢陽諸郡;武都郡有參狼羌;金城郡湟中地區有“月氏胡”;張掖郡有“義從胡...
隴右北宮伯玉等起義,中平元年(184)十一月,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人民聯合起義,共推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金城邊章、韓遂為軍帥、攻略金城、...
永和四年,馬賢率湟中(今青海湟水兩岸)義從胡及附漢羌胡萬餘騎進攻那離等人,大勝,斬殺那離等一千二百餘人,得馬、騾、羊十萬餘頭。馬賢以功征為弘農太守。...
中平元年(184年)冬,北地先零羌以及枹罕、河關群盜(宋建、王國等人)反叛,共同擁立湟中義從胡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