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綠鷺指名亞種

美洲綠鷺指名亞種

美洲綠鷺指名亞種(學名:Butorides virescens virescens)是美洲綠鷺的亞種之一。體長約48厘米,翼展62-70厘米,體重240克。頭頂和枕部冠羽黑色並具輝綠。眼下方有一黑色條紋延達頸側。頸及背部蓑羽灰色。翼和尾黑色,翅緣白色。翼上及羽綠色,羽緣白色。胸、腹、肋呈鼠灰色。幼鳥冠羽較短,黑色中雜以栗色條紋;缺少背蓑羽;下體白,具棕色條紋。腿和腳暗黃色。棲息于山間溪流、湖泊、灘涂、濕林地,沼澤,海岸瀉湖和紅樹林。在溪邊或淺水中、岩石上覓食水中的小魚,白晝或展昏活動,以水種生物為食,包括魚、蝦、蛙、昆蟲和軟體動物。每巢產卵2-5枚,卵呈藍色無斑點。是極少數使會用工具的鳥類之一。它們普遍能用誘餌——如活蟲,麵包渣、漿果、蠕蟲到水面來吸引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綠鷺指名亞種
  • 拉丁學名:Butorides virescens virescens
  • 別名:美洲東部綠鷺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鸛形目
  • 鷺科
  • 綠鷺屬
  • 美洲綠鷺
  • 亞種:美洲綠鷺指名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外文名:Eastern Green Herons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美洲綠鷺指名亞種是美洲綠鷺的亞種之一。頭具黑冠,枕冠亦黑色;從下頦到胸部中央布滿白色縱紋,耳羽和頸部兩側都是栗褐色;上體油綠藍綠色;腹部是青灰色;尾黑色具青銅綠色您紋槓光澤; 初級覆羽、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綴黃白色狹緣;次級飛羽、大、中覆羽銅綠色,有金屬閃光;兩脅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嘴緣褐色;腳和趾桔紅色。鳥喙黑色長而尖銳。肩羽及肩間羽呈矛狀,尾羽12枚,腳較細小。跗蹠與中趾(連爪)幾等長,但比嘴峰短。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虹膜黃色;嘴橄欖綠黑色,下嘴基部和邊緣黃綠色,腳黃綠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樹木和灌叢的河流岸邊,海岸和河口兩旁的紅樹林裡,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樹木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和茂密的植被帶。性孤獨,常常獨棲於有濃密樹蔭的枝權或樹椿上,有時也見棲息於濃密的灌叢中或樹蔭下的石頭上,不棲於較暴露的樹木高處或頂枝上。

生活習性

通常在黃昏和晚上活動,有時也見在水面上空飛翔、飛行時兩翅鼓動頻繁,飛行速度甚快,但通常飛行高員愉度較低,一般多在水而上10-20米,飛行時腳往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但縮頸較小而不甚明顯。通常不到地面活動,但當翅膀受傷時,它在地面奔跑也甚靈活。主要以魚為食。也吃蛙鞏籃頁廈、蟹、蝦、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覓食主要在清晨和黃昏,有時白天也覓食。通常站在水邊等待過往魚類到來,然後從棲息的樹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飛翔時也能扎到水中捕食。是極少數使會用工具的鳥類之一。它們普遍能用誘餌——如活蟲,麵包渣、漿果、蠕蟲到水面來吸引魚。當好奇的魚兒出現,這些綠鷺就會用自己的鳥喙快速地抓住並進食。這種狩獵技巧使它們贏得了世界上最聰明的鳥之一的美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東南部到勸拔放中部,落基山脈以東的美國南部。冬天從美國最南端到南美洲北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通常營巢於河岸或河心島上的耐水樹木和灌叢中,巢多放置在樹冠部較為隱蔽的枝墊艱危海杈檔紙檔上。巢相當簡隔,主要是用一些乾樹枝堆集而成,形狀呈淺碟狀,每窩產卵數在2-4枚之間,最多達7枚。卵的形狀為橢圓形,顏色為綠青色,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21-25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雛鳥全身除頭、肩、上背、下背和腰等處有部分灰色絨羽,頸側和兩脅有白色絨羽外,其他全赤裸無羽,顏色為肉黃色。育雛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育雛時親鳥站在巢緣將嘴伸到幼鳥嘴中,大約一周慨市簽時,小鳥就可以爬動,15天后,會在樹枝間跳動。孵化後34-35天后,就可以離巢起飛了。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