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美洲綠鷺頭具墨綠色的冠,枕冠亦墨綠色;從下頦到胸部中央布滿白色縱紋,耳羽和頸部兩側都是栗褐色;上體油綠藍綠色;腹部是青灰色;尾黑色具青銅綠色光澤; 初級覆羽、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綴黃白色狹緣;次級飛羽、大、中覆羽銅綠色,有金屬閃光;兩脅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嘴緣褐色;腳和趾桔紅色。鳥喙黑色長而尖銳。肩羽及肩間羽呈矛狀,尾羽12枚,腳較細小。跗蹠與中趾(連爪)幾等長,但比嘴峰短。嘴長而尖直,翅大而長,腳和趾均細長,脛部部分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中趾的爪上具梳狀櫛緣。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虹膜黃色;嘴橄欖綠黑色,下嘴基部和邊緣黃綠色,腳黃綠色。
幼鳥背面較暗,為暗褐色,翅有白色斑點,下體皮黃白色,有黑褐色縱形斑點。
大小量度:體重135-250克;體長250-480毫米;嘴峰雄性64-67毫米,雌性57-69毫米,翅520-600毫米;尾雄性74-80毫米,雌性64-77毫米;跗跖雄性52-58毫米,雌性50-56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區溝谷、河流、湖泊、水庫林緣與灌木草叢中,有樹木和灌叢的河流岸邊,海岸和河口兩旁的紅樹林裡,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樹木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和茂密的植被帶。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柳樹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最為喜愛。
生活習性
美洲綠鷺是一個有遷徙行為的物種,遷移取決於當地的物種數量和依賴於繁殖季節變化等因素,如食物供應和降雨量會影響繁殖季節,它們會在不同程度的遷移,但通常在1月和3月期間進行。也有一些亞種不遷移。
性孤獨,常常獨棲於有濃密樹蔭的枝權或樹椿上,有時也見棲息於濃密的灌叢中或樹蔭下的石頭上,不棲於較暴露的樹木高處或頂枝上。通常在黃昏和晚上活動,有時也見在水面上空飛翔、飛行時兩翅鼓動頻繁,飛行速度甚快,但通常飛行高度較低,一般多在水而上10-20米,很少超過河岸樹的高度,飛行時腳往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但縮頸較小而不甚明顯。性較羞怯.白天總是偷偷摸摸的躲在陰暗的地方,一聲不響的縮著脖站在岸邊樹木或灌木的低枝上,如無驚動,很少移動地方,即使有危險,也多先伸脖瞭望,然後慢慢鼓動兩翅,沿岸飛到不遠處另一處陰暗地方。通常不到地面活動,但當翅膀受傷時,它在地面奔跑也甚靈活。
主要以魚為食。也吃蛙、蟹、蝦、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覓食主要在清晨和黃昏,有時白天也覓食。通常站在水邊等待過往魚類到來,然後從棲息的樹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飛翔時也能扎到水中捕食。
美洲綠鷺會銜著一小片麵包,來到河邊。它站在淺水區,把麵包片輕輕放在面前的水面上,耐心等待。過了一會,河中的魚游來吃麵包片。等待多時的綠鷺敏捷地將魚銜出水面,飽餐一頓。研究人員稱,美洲綠鷺可以使用工具,顯示出綠鷺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資料顯示,綠鷺利用工具捕食是一種十分少見的情況。研究人員也曾發現綠鷺利用小樹枝、羽毛和漿果等作為魚餌,誘使魚兒“上鉤”。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加拿大、開曼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米尼加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荷屬)、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旅鳥:格陵蘭島、葡萄牙、聖皮埃爾和密克隆、英國。
繁殖方式
美洲綠鷺繁殖時間因地而異,通常在河谷邊樹叢、灌木或紅樹林中營巢,通常能良好的隱蔽自己的巢。巢多放置在樹冠部較為隱蔽的枝杈上。巢相當簡隔,主要是用一些乾樹枝堆集而成,形狀呈淺碟狀,直徑為25厘米,巢高11厘米,距地高1.7-2米。每窩產卵較為固定,2-5枚,多為5枚,每天產一枚卵,但在產最後一枚卵時通常間隔一天。卵的形狀為橢圓形,呈藍色無斑點。大小為29-32×39-42毫米,平均30.7×40.5毫米;卵重18-21克,平均19克。通常在產完第4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間親鳥戀巢甚烈,經多次干擾,甚至用槍射擊也不棄巢。孵卵期21±1天。孵化成功率在90-100%。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14.5克,嘴峰9毫米,翅長和跗跖13毫米,全身除頭、肩、上背、下背和腰等處有部分灰色絨羽,頸側和兩脅有白色絨羽外,其他全赤裸無羽,顏色為肉黃色。育雛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育雛時親鳥站在巢緣將嘴伸到幼鳥嘴中,大約10餘天后幼鳥方能離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
1.
| | Butorides striata anthonyi
|
2.
| | Butorides striata bahamensis
|
3.
| | Butorides striata frazari
|
4.
| | Butorides virescens maculata
|
5.
| | Butorides virescens virescens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