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綠鷺是體形較小的
涉禽,額、頭頂、枕、羽冠和眼下紋綠黑色。羽冠從枕部一直延伸到後枕下部,其中最後一枚羽毛特長。後頸、頸側及頰紋灰色;額、喉白色。背及兩肩披有窄長的青銅綠色的矛狀羽,向後直達尾部。所有矛狀羽均具有細的灰白色羽乾紋。頭具黑頂冠,枕冠亦黑色;上體蟬灰綠色;下體兩側銀灰色。前額至後枕及冠羽墨綠黑色;眼後有一白斑,頰紋黑色,顎紋白色;後頸、頸側和體側菸灰色;背部披灰綠色矛狀長羽,羽乾紋灰白色;腰至尾上覆羽暗灰;尾黑色具青銅綠色光澤; 初級覆羽、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端綴黃白色狹緣;次級飛羽、大、中覆羽銅綠色,有金屬閃光;頦、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 斑雜灰色;兩脅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黃色;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嘴緣褐色;腳和趾黃綠色。
幼鳥背面較暗,為暗褐色,翅有白色斑點,下體皮黃白色,有黑褐色縱形斑點。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315克,雌性254-300克;體長雄性435毫米,雌性380-475毫米;嘴峰雄性64-67毫米,雌性57-69毫米,翅雄性195-214毫米,雌性182-204毫米;尾雄性74-80毫米,雌性64-77毫米;跗跖雄性52-58毫米,雌性50-56毫米。
棲息環境
綠鷺棲息于山區溝谷、河流、湖泊、水庫林緣與灌木草叢中,有樹木和灌叢的河流岸邊,海岸和河口兩旁的紅樹林裡,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樹木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和茂密的植被帶。特別是溪流縱橫,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柳樹生長的河流水淹地帶最為喜愛。
生活習性
遷徙
綠鷺部分遷徙,部分為留鳥。在中國長江以南繁殖的種群多為留鳥,長江以北繁殖的種群多要遷徙。通常在4月中旬到4月末遷來北方繁殖地,9月中旬到9月末離開東北繁殖地遷往南方越冬地。
習性
性孤獨,常常獨棲於有濃密樹蔭的枝權或樹椿上,有時也見棲息於濃密的灌叢中或樹蔭下的石頭上,不棲於較暴露的樹木高處或頂枝上。通常在黃昏和晚上活動,有時也見在水面上空飛翔、飛行時兩翅鼓動頻繁,飛行速度甚快,但通常飛行高度較低,一般多在水而上10-20米,很少超過河岸樹的高度,飛行時腳往後伸,遠遠突出於尾外,但縮頸較小而不甚明顯。性較羞怯.白天總是偷偷摸摸的躲在陰暗的地方,一聲不響的縮著脖站在岸邊樹木或灌木的低枝上,如無驚動,很少移動地方,即使有危險,也多先伸脖瞭望,然後慢慢鼓動兩翅,沿岸飛到不遠處另一處陰暗地方。通常不到地面活動,但當翅膀受傷時,它在地面奔跑也甚靈活。
食性
主要以魚為食。也吃蛙、蟹、蝦、水生昆蟲和軟體動物。覓食主要在清晨和黃昏,有時白天也覓食。通常站在水邊等待過往魚類到來,然後從棲息的樹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飛翔時也能扎到水中捕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澳大利亞、孟加拉國、貝寧、不丹、波札那、汶萊、布吉納法索、蒲隆地、高棉、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吉布地、厄瓜多、埃及、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斐濟、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加彭、甘比亞、加納、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日本、肯亞、韓國、朝鮮、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里、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新喀里多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拉圭亞、秘魯、菲律賓、卡達、留尼旺、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南蘇丹、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史瓦濟蘭、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巴林、百慕達、聖誕島、福克蘭群島、約旦、聖赫倫那、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 - 達庫尼亞群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產地不確定:安提瓜和巴布達、巴貝多、多米尼加共和國、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蒙特塞拉特、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
繁殖方式
綠鷺繁殖時間因地而異,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繁殖期在5-6月。5月初到5月中旬開始營巢。通常營巢於富有柳樹等耐水樹木和灌叢的河岸或河心島上灌木林或柳樹林內,巢多放置在老令柳樹樹冠部較為隱蔽的枝杈上。巢相當簡隔,主要是用一些乾樹枝堆集而成,形狀呈淺碟狀,直徑為25厘米,巢高11厘米,距地高1.7-2米。產卵期在5月中旬到5月末。每窩產卵較為固定,多為5枚,每天產一枚卵,但在產最後一枚卵時通常間隔一天。卵的形狀為橢圓形,顏色為綠青色,大小為29-32×39-42毫米,平均30.7×40.5毫米;卵重18-21克,平均19克。通常在產完第4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卵期間親鳥戀巢甚烈,經多次干擾,甚至用槍射擊也不棄巢。孵卵期21±1天。孵化成功率在90-100%。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14.5克,嘴峰9毫米,翅長和跗跖13毫米,全身除頭、肩、上背、下背和腰等處有部分灰色絨羽,頸側和兩脅有白色絨羽外,其他全赤裸無羽,顏色為肉黃色。育雛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育雛時親鳥站在巢緣將嘴伸到幼鳥嘴中,大約10餘天后幼鳥方能離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 Butorides striata actophilus
| Oberholser, 1912 |
2.
| | Butorides striata albolimbatus
| Reichenow, 1900 |
3.
| | Butorides striata amurensis
| Von Schrenk, 1860 |
4.
| | Butorides striata atricapillus
| Afzelius, 1804 |
5.
| | Butorides striata brevipes
| Hemprich & Ehrenberg, 1833 |
6.
| | Butorides striata carcinophilus
| Oberholser, 1924 |
7.
| | Butorides striata chloriceps
| Bonaparte, 1855 |
8.
| | Butorides striata cinerea
| Mayr, 1943 |
9.
| | Butorides striata crawfordi
| Nicoll, 1906 |
10.
| | Butorides striata degens
| Hartert, 1920 |
11.
| | Butorides striata idenburgi
| Rand, 1941 |
12.
| | Butorides striata javanicus
| Horsfield, 1821 |
13.
| | Butorides striata littleri
| Mathews, 1912 |
14.
| | Butorides striata macrorhynchus
| Gould, 1848 |
15.
| | Butorides striata moluccarum
| Hartert, 1920 |
16.
| | Butorides striata papuensis
| Mayr, 1940 |
17.
| | Butorides striata patruelis
| Peale, 1848 |
18.
| | Butorides striata rhizophorae
| Salomonsen, 1934 |
19.
| | Butorides striata rogersi
| Mathews, 1911 |
20.
| | Butorides striata rutenbergi
| Hartlaub, 1880 |
21.
| | Butorides striata solomonensis
| Mayr, 1940 |
22.
| | Butorides striata spodiogaster
| Sharpe, 1894 |
23.
| | Butorides striata stagnatilis
| Gould, 1848 |
24.
| | Butorides striata steini
| Mayr, 1943 |
25.
| | Butorides striata striata
| Linnaeus, 1758 |
26.
| | Butorides striata sundevalli
| Reichenow, 1877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