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鉤蟲(美洲板口線蟲)

美洲鉤蟲

美洲板口線蟲一般指本詞條

美洲鉤蟲,隸屬鉤口科(Ancylostomatidae)線蟲。鉤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致人體長期慢性失血,引起鉤蟲病(hookworm disease),患者可出現貧血及與貧血相關的症狀,感染重者,能明顯影響勞動力,甚至威脅生命,全世界鉤蟲感染的人數超過13億人,其中有臨床症狀的越600萬人左右。中國的平均感染率為14.89%,感染人數為2億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洲板口線蟲
  • 別名:美洲鉤蟲
  • 拉丁學名: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
  • :動物界
  • :線蟲動物門
  • 尾感器綱
  • 亞綱:小桿亞綱
  • 圓線蟲目
  • :鉤口科
  • :板口線蟲屬
  • :美洲板口線蟲
形態特徵,成蟲,幼蟲,蟲卵,生活史,致病,診斷,病原學檢查,免疫學檢查,防治,

形態特徵

頭端較細;頸彎明顯,體部與頸彎與尾部方向相反,致使蟲體外形呈“s”形。口孔橢圓形,腹緣有1對半月形口板,其中央不相接;背緣也有1對較小的半月形口板,正中有1根尖細的背齒。口孔圍有8個乳突,每側各4個。背齒側面觀為1個較寬的圓錐體;側齒側面觀呈三角形;2個腹齒巨大,為圓錐體,其末端相互接近。
雄蟲:5.2~10×0.18~o.27rnm;食道長0.64~0.8mm,較十二指腸鉤蟲短。交合傘由2個大而半圓形的側葉和1個小的背葉組成。腹腹肋與腹側肋並靠在一起,同由側肋基部發出;側肋基部明顯,3個側肋均發達,中側肋和後側肋相近。背葉的外背肋細長,其末端鈍圓;背肋自基部開始即分為2支,每支又一分為2。2個交合刺的末端具倒刺,包裹在膜內。
雌蟲:7.7~13.5×0.38~0.45mm;尾端無尾刺;陰門位於蟲體前1/3與中部之間。卵53~66 x 28~44um。一條雌蟲日產卵量約5000~10000個。

成蟲

蟲體細長線狀,長約1cm,活體為淡紅色,半透明,死後呈灰白色。前端較細,微向背側仰曲,頂端有一發達的角質口囊。美洲鉤蟲口囊較小,呈橢圓形,腹側前緣有一對半月形板齒。與口囊相連的咽管,長度約為體長的1/6,管壁肌肉發達,肌細胞的交替收縮與鬆弛有利於吸取宿主血液。腸管壁薄,由單層上皮細胞組成,其內緣有許多微細絨毛,形成刷狀緣,利於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擴散和吸收。在蟲體的前端有三組單細胞腺體,分別為:①頭腺一對,位於蟲體的兩側,前端與頭感器相連,開口於口囊兩側的頭感器孔,後端達蟲體中橫線前後。②咽管腺3個,包括背咽管腺1個,亞腹咽管腺2個。③排泄腺一對,長可達蟲體後1/3~1/2處,該腺體與排泄系統相連,經排泄竇開口於蟲體前側的排泄孔。
雄蟲末端膨大,由角質皮層向後延伸形成膜質交合傘,交合傘由兩側葉和一個背葉組成,傘內有若干指狀的肌性輻肋支持,依其分布稱為:腹輻肋、側輻肋和背輻肋。交合傘內還有兩根從排泄腔伸出的細長可收縮的交合刺。雄性生殖系統為單管型,盤曲於腸道一側。雌蟲略大於雄蟲,尾端呈圓錐狀,生殖系統為雙管型,陰門位於蟲體腹側。2

幼蟲

鉤蟲的幼蟲統稱鉤蚴,分為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

蟲卵

美洲鉤蟲卵與十二指腸鉤蟲卵不易區別。均為橢圓形,無色透明,卵殼薄,平均大小為(57~76)μm×(36~40)μm,卵內含2~8個卵細胞,卵殼與卵細胞之間有明顯空隙。
美洲鉤蟲
美洲鉤蟲卵

生活史

成蟲寄生於人體的小腸上端,雌蟲和雄蟲交配,產出受精卵,蟲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後,在溫暖(20℃~30℃)、潮濕(含水量30%~50%)、蔭蔽、含氧量充足的疏鬆土壤中,卵細胞不斷分裂,經24~48小時的發育,第一期桿狀蚴即可孵出,以土壤中的細菌和有機物為食,生長發育很快,48小時內蛻去體表角皮,成為第二期桿狀蚴。第二期桿狀蚴仍營自由生活,蟲體繼續增長,並能將營養物質貯存於腸細胞內,約經5~6天該幼蟲停止攝食,口腔封閉,咽管變長,並進行第二次蛻皮,成為絲狀蚴。感染期幼蟲具有明顯的向溫性和向濕性。當與人體皮膚接觸時,受人體溫度的刺激,絲狀蚴的活動能力明顯增強,依靠其機械的穿刺運動及咽管腺分泌的膠原酶的化學作用,通過毛囊、汗腺或皮膚缺損處鑽入人體,時間約為1/2~1小時。幼蟲在小腸內迅速發育,在感染後的第3~4天進行第三次蛻皮,形成口囊,再經10天左右,進行第四次蛻皮發育成為成蟲。

致病

1.感染期幼蟲侵入皮膚後,一小時內即可引起鉤蚴性皮炎俗稱糞毒,其表現為局部皮膚有灼傷、針刺、奇癢感,繼而出現充血斑點或丘疹,1~2日內成為水泡,若有繼發感染可成為膿皰。皮疹多見於與泥土接觸的足趾、手指間等較薄的皮膚。
美洲鉤蟲(美洲板口線蟲)
美洲鉤蟲
2.幼蟲穿過肺微血管進入肺泡時,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變。患者可出現咳嗽、痰中帶血,並常伴有發熱、畏寒等全身症狀
3.成蟲咬附在腸黏膜上,可造成散在性出血點及小潰瘍,出血深度可達黏膜下層甚至肌層。患者可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如上腹不適或疼痛、噁心、嘔吐、腹瀉和便秘等。
4.鉤蟲的主要危害在於成蟲可導致宿主慢性失血。鉤蟲吸血時能分泌抗凝素,使傷口不易凝血;吸進口囊的血液迅速從肛門排出;鉤蟲在吸血的同時傷口不斷有血液滲出;蟲體經常更換咬附部位,造成新的損傷,而原傷口繼續滲血。宿主因慢性失血可導致貧血,其程度與鉤蟲的數量、宿主的健康狀況、營養條件等有關。少數患者有異嗜症,兒童感染鉤蟲可引起營養不良、發育受阻。

診斷

病原學檢查

從糞便中檢出鉤蟲卵或培養出鉤蚴是確診的依據。常用的方法有:①糞便直接塗片法;②飽和鹽水浮聚法;③鉤蚴培養法;④改良加藤法

免疫學檢查

包括皮內實驗(ID)、ELISA和間接螢光抗體實驗(IFA)。

防治

常用的驅蟲藥有;:阿苯噠唑、甲苯噠唑、雙羥萘酸噻嘧啶,三苯雙脒。對有貧血症狀的感染者,應積極糾正,一般口服硫酸亞鐵葡萄糖酸鐵。
另外,控制傳染源是預防鉤蟲病傳播的重要環節,在流行區定期開展普查普治工作。
加強糞便管理及無害化處理,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
加強個人防護,提高廣大農民的自我保健意識,改革農業施肥和耕作方法,在鉤蟲感染季節不赤手赤足下地作業,或塗抹藥膏,均可顯著減少感染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