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

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

《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以人民衛生出版社新版大專教材為藍本,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實際情況,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全書共分3章,第1章為醫學免疫學實驗技術,第2章為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第3章為醫學寄生蟲學檢驗技術。所有實驗技術均有機地融進了教師的經驗體會,而且結合臨床知識,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及觀察能力。本實驗指導亦可作為免疫學與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學習及考試指導,供廣大醫學生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
  • 作者:徐秀芬 趙曼瑞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
  • 頁數:21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801944631
  • 類型:醫學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微生物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指導》:醫學生實驗實習指導叢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醫學免疫學實驗技術
第一節 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檢測法
實驗一 吞噬細胞的吞噬試驗
實驗二 溶菌酶的測定
實驗三 血清補體的測定
第二節 體液免疫功能檢測法
實驗一 凝集反應
實驗二 沉澱反應
實驗三 中和反應
實驗六 單克隆抗體製備及其套用
第三節 細胞免疫功能檢測法
實驗一 淋巴細胞分離法
實驗四 自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實驗五 T細胞亞群檢測
實驗七 體內細胞免疫功能檢測
第四節 細胞因子的檢測
第2章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技術
第一節 細菌形態檢測法
實驗一 顯微鏡的使用與保護
實驗二 細菌基本形態及特殊結構的觀察
實驗三 細菌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實驗四 細菌染色法
第二節 細菌培養法
實驗一 培養基的製作
實驗二 細菌的基本培養法及生長現象觀察
實驗三 細菌的生化反應
第三節 外界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實驗一 物理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實驗二 化學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實驗三 生物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第四節 細菌的變異
實驗一 L型細菌的檢測
實驗二 Ames試驗
實驗三 細菌質粒的提取和細菌轉化試驗
第五節 細菌毒力的測定
實驗一 細菌內毒素的測定——鱟試驗
實驗二 外毒素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及抗毒素的中和作用
實驗三 細菌侵襲力的測定
第六節 細菌在正常人體與環境中的分布
實驗一 細菌在正常人體分布的檢測
實驗二 環境中細菌分布的檢測
第七節 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一 臨床標本——化膿性球菌的分離與鑑定
實驗二 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三 鏈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四 肺炎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五 腦膜炎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六 淋球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第八節 腸道桿菌的分離與鑑定
實驗一 糞便標本中致病性腸道桿菌的分離與鑑定
實驗二 肥達反應
實驗三 痢疾桿菌螢光菌球檢測法
第九節 其他細菌的微生物學檢測
實驗一 霍亂弧菌的檢測
實驗二 嗜血桿菌屬及包特菌屬的檢測
實驗三 布魯桿菌屬的檢測
實驗四 棒狀桿菌屬的檢測
實驗五 分枝桿菌屬的檢測
實驗六 需氧芽胞桿菌屬的檢測
實驗七 厭氧芽胞桿菌屬的檢測
實驗八 臨床標本厭氧菌的分離與鑑定
實驗九 假單胞菌屬的檢測
實驗十 彎曲菌屬的檢測
第十節 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支原體的檢測
實驗一 衣原體的檢測
實驗二 立克次體的檢測
實驗三 螺旋體的檢測
實驗四 支原體的檢測
第十一節 真菌的常規檢驗法
實驗一 真菌的形態觀察
實驗二 真菌的培養
第十二節 病毒的檢查方法
實驗一 病毒的分離培養
實驗二 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
實驗三 病毒的血清學反應
實驗四 病毒的抗原檢測
實驗五 病毒核酸檢測技術
實驗六 病毒感染的細胞包涵體檢測
第3章 醫學寄生蟲學檢驗技術
第一節 實驗須知
一、光學顯微鏡使用方法
二、顯微鏡測微技術
三、寄生蟲標本的繪製
四、寄生蟲學實驗的特點與方法
第二節 實驗內容
一、醫學蠕蟲
(一)似蚓蛔線蟲(蛔蟲)
(二)毛首鞭形線蟲(鞭蟲)
(四)蠕形住腸線蟲(蟯蟲)
(五)旋毛形線蟲(旋毛蟲)
(六)斑氏吳策線蟲(斑氏絲蟲)、馬來布魯線蟲(馬來絲蟲)
二、吸蟲
(一)華支睪吸蟲(肝吸蟲)
(二)布氏薑片吸蟲(薑片蟲)
(三)衛氏並殖吸蟲(肺吸蟲)
三、絛蟲
(一)鏈狀帶絛蟲(豬帶絛蟲)、肥胖帶吻絛蟲(牛帶絛蟲)
(三)細粒棘球絛蟲(包生絛蟲)
(四)醫學蠕蟲小結
四、醫學原蟲
(三)陰道毛滴蟲(陰道滴蟲)
(四)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
(五)瘧原蟲
(七)醫學原蟲小結
(一)蚊(M0sguito)
(二)蠅(Fly)
(三)蚤(Flea)
(四)虱(Louse)
(五)臭蟲(Bedbug)
(六)蜱(Tick)、蟎(Mite)
(七)醫學昆蟲小結
附錄A 常用寄生蟲學免疫診斷技術
附錄B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寄生蟲學的實驗目的和要求
附錄C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寄生蟲學實驗室規則

序言

臨床醫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科學,作為醫學生不僅要有寬厚的理論基礎,而且要有堅實的臨床技能和初步的實踐知識。因此,實驗和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在多年的辦學中重視實驗、實習,不僅在實驗設備上不斷更新,為學生添置了各類現代實驗設備,而且在教學上也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隨著學校專科教育的發展,我們組編了這套叢書,一方面為我校學生使用,同時也作為向同行交流。本套叢書的編寫者為學校聘任多年的老教師,多是來自河南省各高校的離、退休教授,他們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匯總到了該書中,提高了本套叢書的水平。
本套叢書共分10冊,貫穿了從基礎到臨床的各門課的實驗與臨床實習內容,每個學科的實驗按專科教學要求進行了分節和規範,希望通過實驗教學達到以下幾個目的:①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繫,通過實驗驗證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②掌握各科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為今後開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礎;③引導學生開闊思路,利用所學知識去探討新的知識;④培養學生對事物客觀地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建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⑤培養臨床基本技能,有利於循序漸進為進入臨床做好準備。
實習是經驗教學的初步階段,是學生走向工作前的準備階段,是成為臨床醫務人員基本素質的訓練階段。本套叢書在編寫過程中如存在不足之處,望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