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匯率制度

美國的匯率制度

美國的匯率制度是二戰後由固定匯率制度逐漸演變成浮動匯率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的匯率制度
  • 時間:1971年8月15日
  • 性質:二戰後由固定匯率制度
  • 特徵:美國憑藉其經濟實力
發展,影響,

發展

美國的匯率制度是二戰後由固定匯率制度逐漸演變成浮動匯率制度。美國憑藉其經濟實力,建立了黃金一美元本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不僅使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每年獲得大量的鑄幣稅,而且也通過高估美元(35USD=1盎司黃金,而市場價則高達39USD)無償占用了其它國家的資源。
1971年8月15日美元停止兌換黃金後,國際貨幣本位就變為純粹的美元本位,各國對維持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採取了積極的合作態度,這是因為:沒有其他替代辦法;美元仍能兌換其他通貨,即它具有“市場可兌換性”;由於在有N個國家通貨的世界裡,只有N-l種匯率,而美國一直願意承擔第N 個國家的被動角色,其他國家則傾向將其貨幣低估。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臨時委員會1976年1月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通過了以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主張的自由選擇匯率制度的“牙買加協定”。實際上,該體系是當時的一種權宜之計,但浮動匯率使美元有貶值權利;通過黃金非貨幣化,使美國賴掉其所欠外債;而SDR一直不能成為主要儲備資產,國際貨幣制度出現事實上的美元本位。
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下降和美元的貶值,1995年美國開始實行強勢美元政策,美國聯合日本、法國等七國集團成員國央行,聯手干預外匯市場,拉抬美元,奠定了強勢美元的基礎,並將該政策維持至今。在追求強勢美元的七年裡,美國獲得了極大的益處,外國人大量持有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致使美國的資本市場實力雄厚,流動性更強。

影響

因此,從美國的匯率制度可以看出:美國的匯率制度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的環境而變化;美國的匯率政策以及經濟力量是支持其現行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強有力的保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