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這些特點主要有:①財團的實力和穩定性增強,行業色彩日益淡薄。一方面,財團所控制的資本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財團所控制的部門也日益增多,遍及重工業、輕工業、
傳統工業、
新興工業、生產部門、流通部門等。②財團對國家的控制和利用增強。各大財團的巨頭親自出馬擔任國家首腦和政府部門要職,出面組織各種民間機構,對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以控制
國家機器。③財團的家族色彩淡化。各財團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家族控制變為多家族控制,很多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家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財團的資本進一步社會化了。
戰後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
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富的家族。J.D.
洛克菲勒是這個財富家族的創始人,他也是人類有史以來首位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富翁。他的財富占當時美國GDP比例為1/65。他開創的石油王朝在美國壟斷地位達85 年之久。這個家族至今在美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
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
俄亥俄標準(又譯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
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
摩根財團,躍居
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
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裡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
洛克菲勒基金會、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旗下企業: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世界第一大石油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472億美元
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 2007年營業收入532.7億美元
大通曼哈頓銀行 美國第三大銀行集團,總資產超過6600億美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 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擁有501架大型客機,2007年營業收入193億美元
馬丁·馬里埃塔 美國軍火企業之一,MK41飛彈
垂直發射系統生產商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
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
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
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
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
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
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J.P.摩根開創的“
摩根時代”,即
金融寡頭支配企業大亨的時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
旗下企業:
J.P.摩根 世界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總資產超過7000億美元
摩根史坦利 世界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767億美元
摩根大通 美國第三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999億美元
GE
通用電氣公司世界最大的機電設備生產商,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之一,2007年銷售收入是1727.38億美元.
通用動力公司,美國國防企業集團。2008年時通用動力是世界第五大國防工業承包商。2007年營業收入272億美元.
IBM公司 世界最大的IT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914億美元
通用汽車 世界第一大汽車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73億美元
美國鋼鐵公司曾經是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157億美元
三、
花旗財團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
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
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
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飛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
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
斯蒂爾曼和
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制,作為
標準石油系統(美孚石油系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
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併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
國民銀行合併,更名為紐約
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
花旗財團,擠入
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旗下企業:
花旗銀行 世界第一大金融集團,總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2007年營業收入1468億美元
波音公司 世界最大的飛機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615億美元
J.C
彭尼美國最大的商店和藥品商店零售商,2007年營業收入199億美元
卡特彼勒 世界最大的機械設備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415億美元
3M公司 歷史悠久的跨國企業,生產5萬多種產品,2007年營業收入229億美元
杜邦財團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通用汽車 世界第一大汽車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73億美元
杜邦公司世界化工巨頭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289億美元
波士頓財團
(Bost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約翰·漢科克互惠人壽保險公司
2007年營業收入233億美元
梅隆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業:
美國鋁業公司世界最大的鋁製品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09億美元
海灣石油公司 美國六大石油
壟斷企業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300億美元
阿姆科鋼鐵公司 美國大型鋼鐵公司之一,2007年營業收入278億美元
固特異輪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輪胎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3億美元
梅隆國民銀行 全球最大的
金融證券商,旗下託管的資產超過18萬億美元
克利夫蘭財團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
克利夫蘭得名。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繫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
漢弗萊、
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制,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
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
梅隆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
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
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
信託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只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
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旗下企業:
共和鋼鐵公司 美國第三大鋼鐵企業
萊克斯—楊斯頓鋼鐵公司
阿姆科鋼鐵公司 世界排名第53位的鋼鐵公司,2007年產量588萬噸
國民鋼鐵公司
固特異輪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輪胎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3億美元
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
芝加哥財團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
麥考密克家族、
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所控制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
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面,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
卡特彼勒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
共同控制)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占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面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
印第安納標準石油公司和德士古(TEXACO,後與雪弗龍合併為雪弗龍-德士古石油公司)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擁有
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又譯西爾斯百貨公司)、聯合百貨公司、蒂梵尼珠寶商店(Tiffany & Co.,與花旗財團共同控制)和
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旗下企業:
雪弗龍-德士古石油 美國第二大石油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2005億美元
美國銀行 美國第二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1170億美元
迪爾公司 美國最大的農業設備生產商,2007年營業收入228億美元
西爾斯百貨公司 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530億美元
蒂梵尼珠寶 美國第一大珠寶零售商
加利福尼亞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
美國銀行集團(BOAC)、
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
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國銀行集團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
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美國銀行(BOA)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義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
義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
美洲銀行合併,改名為美國銀行(全稱美國
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
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只是美國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
摩根財團和
花旗財團所控制,
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國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採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
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制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馬丁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
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
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馬丁飛機公司在
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制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裡,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旗下企業:
美國銀行 美國第二大銀行,2007年營業收入1170億美元
西方銀行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世界第一大軍火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96億美元
利頓工業公司 美國第四大
軍火商,戰鬥機、驅逐艦、巡航飛彈生產商
諾斯羅普.格魯曼世界第二大軍火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03億美元
德克薩斯財團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
德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
理查遜、H.L.
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德克薩斯財團的
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
達拉斯第一
國民銀行、
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德克薩斯商業銀行。德克薩斯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以
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
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
共同控制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面,
德克薩斯財團控制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併,在1960年兼併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併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飛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
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
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
德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德克薩斯儀器公司(又譯
德州儀器)。
旗下企業:
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
德克薩斯商業銀行
坦尼科公司 美國最大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
德州儀器 世界最大的積體電路製造商,2007年營業收入16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