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1月19日電 日前,美國《華爾街日報》以“古老療法的新資料(New data on ancient remedies)”為題,用兩個版面刊發了一則關於中醫藥科學研究的長篇報導,並在報紙頭條位置對該報導作了題為“實驗室中的東西方交融(East Meets West in the Lab)”的推薦。該報導重點介紹了自動化系、信息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研究部李梢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李梢教授課題組
- 教授:李梢
該報導指出,傳統中醫有數千年經驗,但是缺少系統的科學數據支持。目前中國、美國、歐洲的研究者採用系統生物學等現代科技新思路與新方法,研究中醫理論和中藥方劑取得了進展。李梢課題組在中醫寒熱證上的系列研究是其中一個代表案例,文中配發了“用數據支持中醫藥(Bac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Data)”的副標題,並刊登了李梢在國際生物信息學與生物醫學會議(BIBM2013)做大會主題報告的大幅照片。該報導還介紹了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Yung-Chi Cheng)教授課題組、荷蘭萊登大學Jan van der Greef教授課題組等的中醫藥研究案例。報導結尾引用李梢的觀點:“在大數據時代,人們最終有望找到一條從分子水平和系統層次銜接東西方醫學的新路”。
中醫從長期臨床實踐中凝聚出了“寒、熱”等特色診療概念,如何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認識這些診療概念的生物學基礎是中醫藥發展創新的一個關鍵。“寒、熱”包括寒熱證候、寒熱藥性,以及日常所謂“上火”等。
李梢課題組圍繞寒熱生物學基礎進行了長期研究,較早提出生物分子網路能夠表征寒熱生物學基礎的學術觀點,建立了一套計算與實驗相結合的網路分析方法,構建出寒證、熱證的生物分子網路;進而通過胃炎典型寒熱證患者的臨床檢測,發現寒熱證患者存在能量代謝-免疫調節網路失衡的特點,網路關鍵節點能夠作為寒熱證潛在的生物標誌物;還首次將中醫舌診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相結合開展舌苔微生物組研究,發現胃炎寒證、熱證患者的舌苔菌群存在顯著性差異,提示舌苔菌群有可能成為一種具有個體化診療意義的新生物標誌物。上述系列研究突破了中醫客觀化、微觀化的難點,為科學理解中醫特色內涵提供了一條新途徑。有關論文發表於IET Systems 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等刊物,被荷蘭萊登大學Greef教授在Nature介紹亞洲傳統醫學的增刊上評價為“較早開展的中醫藥系統生物學研究,提示中醫藥能成為個體化醫學的動力”。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李梢課題組還率先開展了中藥網路藥理學研究,以病證生物分子網路為靶標,闡釋了六味地黃方、清絡飲等傳統方劑的網路調節機理和現代藥理活性,為促進中藥“古方新用”探索了一條新路。有關方法學和套用研究結果在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Molecular BioSystems(封面論文)等刊物發表,並獲得多項中國、美國發明專利。建立的方法被網路生物學奠基人Barabási教授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的封面文章中列為“網路藥理學確實進入藥物發現研究”的代表方法,並在德國Springer出版社的《系統生物學百科全書》中被評為“網路藥理學概念的一個完美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