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拉康加羌姆)

羌姆(拉康加羌姆)

羌姆(拉康加羌姆),西藏自治區洛扎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加羌姆是西藏山南地區洛扎縣拉康鎮俗人(民眾)表演的藏傳佛教噶舉派羌姆。每年藏曆十二月十五日,在洛扎縣拉康鎮舉行傳統邊境貿易交流會時,拉康加羌姆成為邊貿會首演的節目,也是洛扎縣民眾與外來商客所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節目之一。

2011年5月23日,羌姆(拉康加羌姆)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為Ⅲ-2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羌姆(拉康加羌姆)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洛扎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22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劇情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拉康加羌姆的產生,在西藏自治區洛扎縣有這樣的傳說:在拉康東面山上有一個叫“卡頂寺”的噶舉派寺廟。它的創建者掘藏師尼瑪增在卡久山上的“蔣久”山洞修行時發現了一座噶舉派銅塔和一個大銅鐘。於是他決定把這兩件掘藏品帶下山去,贈送給拉康地方有名的“枯廷拉康”。當他在將兩件寶物運下卡久山的途中休息時,產生了6個男童跳舞的幻覺。他根據自己的幻覺編排了“加羌姆”,教給了當地杜新門倉家族的6個男孩。後經不斷補充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拉康加羌姆,距今約有600多年的歷史。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加羌姆表演人數一般固定為6人,均來自洛扎縣良善之家。鈸和鼓的演奏者必須是門倉家族的後代,代代延續。藏曆十二月十五日黎明時分,卡久寺的僧人吹響法螺後,開始“扎格”儀式,準備糌粑、牛肉和酒來布施前來的民眾。第二天早晨,在村莊附近的“加布”寺頂上曬佛。吉熱家族的人把古老的黃緞蓋到“左納”身上,作為開場向大家講述集市的由來,集市商業活動中的規則等,同時宣布集市正式開始。在僧侶們進行祈福儀式之後,會再吹響法螺三遍,加羌姆正式開始。地點是村子的德陽廣場。演出場地以中間掛有唐卡的柱子為中心,在地上繪有蓮花狀壇城。桑煙瀰漫,領舞者肅穆站立在場中,面向寺廟虔誠祈福,加羌姆表演正式開始。
加羌姆共6場,第一場為淨化場地儀式,結尾部分為地方神祭祀,中間4個場次的結構相似,分前後2段。前半場與寺院羌姆的表演形式相似,服裝道具也與寺院法舞的服裝道具相似;後半場都有相應的情景劇,有一定的敘事性,包括神話傳說、歷史事件、服裝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拉康加羌姆的伴奏樂器是鼓鈸各1支、大法號2個。鼓鈸的敲法有輕重之分,輕時舞蹈節奏舒緩,重時舞蹈激昂,每段舞中輕、重交替使用,凡每段的出場和進場均要吹法號。

劇情內容

第一段:“薩堆”,作為開場,又稱禳解兇惡地煞,寓意驅邪淨化場地,使當天的表演順利完成。由領舞和結尾舞者一同跳。舞者均戴鹿頭面具,右手拿繪有摩尼寶的幡旗,左手拿嘎巴拉碗。隨著鼓、鈸、法號的伴奏,在場中跳躍,揮舞手中的法器,有旋轉,還有彎腰甩開法器觸地等動作,舞蹈幅度較大。
第二段:“春木索”,即大家相聚,由舞師帶領其他舞者依次入場。舞者著法舞服裝,戴鹿頭與牛頭面具,他們一步一跨、動作多變,雙手時而叉腰、時而結手印、手勢靈活多樣。後半場是“瓊米穹”,意為大鵬鳥和矮人的情景劇。講述了很久以前出現的多起大鵬鳥吃人的事件。故事講述快了當時一個足智多謀的小矮人,他背藏拋石索,手拿鮮肉引誘大鵬鳥,當其靠近時抽出拋石索打死大鵬鳥的故事。表演中兩人飾演大鵬鳥,兩人飾演矮人,矮人服飾為粉紅格子和綠色格子的日常布袍,面具為孩童狀,腰帶上插有紅布所做的道具,表意鮮肉誘餌,蹬“嘎洛”靴子。大鵬鳥扮演者戴大鵬鳥面具,穿綠色帶翅膀服裝,出場表演後坐在場邊。兩個矮人出場,舞步為左右跑跳步,順時針舞動。之後表演扔肉(紅布道具)給大鵬鳥,最後拿石索追逐並打死大鵬鳥的場景,順時針舞動。
羌姆(拉康加羌姆)
拉康加羌姆
第三段:“庚羌”,裝飾之舞,又叫“嘶鈴鼓哆”(鈴聲和鼓聲的擬音)。舞者男扮女裝,戴女性面具,手搖達瑪鼓和鈴杵,動作嫵媚,鈴聲清脆、鼓聲陣陣。舞蹈加入了神公和神婆兩個角色,扮演加羌姆六俗人的父母。扮神公者,戴“百多”即黃帽、梳長發、著白皮大袍、戴白面具、蹬“嘎洛”靴子;扮神婆者,戴紅面具、著長袍、系圍裙、穿靴子。他倆時而跳舞,時而就地而坐一起吃肉、吃糌粑,時而又進入觀眾場地嬉戲打鬧,語言動作幽默詼諧。中途還有神公拿生殖器狀木棍,蹭在神婆身上的舉動,其間還會拿著此木棍到觀眾群中嬉笑打鬧,神婆也會與觀眾玩鬧。這一幕結束時,神公和神婆向跳加羌姆者敬酒、獻哈達,然後大家紛紛向加羌姆表演者獻哈達送上祝福。傳統上還有依次由宗府獻哈達敬酒、不丹商隊總管的祝賀和舞者家屬、民眾皆來慶祝的習俗。這一段舞蹈主要是為了紀念加羌姆創立者,強調“門倉”在“加羌姆”表演傳統中的重要地位。據說,掘藏師尼瑪增是門倉的先祖,人們在他逝世後定了藏曆十二月十五號為祭奠他的日子,也是洛扎縣邊貿會舉行的日子。在歷史上這一天也是洛扎縣人著盛裝祭奠逝者的日子。
第四段:“庭麥董羌”,又被稱為魔天加羌姆,舞者們身穿黑色服裝、手持矛劍陸續入場起舞。這時,一個頭戴猴頭面具,身穿棕色布套衣褲作猴子裝束的舞者,以一連串的跳躍動作躥到場中,頻頻向觀眾行禮,表情動作活潑有趣。猴子舞者爬上廣場中央的旗桿,向場外的觀眾招手做鬼臉,觀眾紛紛向舞場投擲錢幣、哈達。下了旗桿,猴子舞者就進入觀眾中領賞錢後,鑽進四周的人群里繼續要求布施。他手持塗有蕎麥漿糊的攪棍,誰不給錢就往身上塗抹漿糊。大家一邊嬉笑著躲避,一邊紛紛解囊布施。猴子在藏族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在這裡以一種滑稽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平日的秩序,去除區域的封閉性和禁忌,使不同區域的人在同一場景下的交易能夠順利進行。據傳說,傳猴子曾在毗舍離向佛陀敬獻蜂蜜,在這裡則象徵樂善好施以及供施關係。
羌姆(拉康加羌姆)
拉康加羌姆
第五段:“加薩拔瑪”,文成新娘。此舞以“新娘文成公主”和其“伴娘”為主角進行表演。舞師分別扮成文成公主和伴娘。文成公主頭戴“索夏”帽,其他服飾是傳統婦女盛裝。穿插表演黑白神鬥法的場景,白神戴靜相面具、穿白袍,黑妖戴怒相面具、穿黑袍。白神和黑鬼揮舞大刀互相打鬥,演繹了當時迎娶文成公主時受到天神保佑的同時又遭到邪魔阻擾,於是神魔鬥法,最終邪魔敗陣,文成公主平安順利入藏的情景。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後依據中原“八十種五行功算觀察法”,觀測到藏地地形似仰臥魔女,需修建寺廟、佛塔鎮邪。於是在臥塘湖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釋迦牟尼佛像以鎮魔女心臟,又在紅山頂上修築佛塔,以鎮魔女的心骨。為了鎮住羅剎魔女的肢體,在雪域西藏還修建了12座寺廟。拉康鎮“枯廷拉康”就是其中的一座,鎮壓的是魔女左手肘處。這段情景劇是吐蕃時期王權在儀式中的體現,也表明了拉康鎮作為邊境鎮,在整個吐蕃地域和政治體系中的重要性。同時作為多族群交易的邊貿會,即需要消除隔閡完成交易,還需要一個和平有秩序的環境。其中黑與白、神與魔的對立在藏族文化體系中,自然指向佛苯之間的鬥爭。佛教進入西藏後,原有信仰體系中的諸神成為阻礙佛教的障礙,後來經蓮花生大師大範圍的降“魔”,使其中大多成為各地方的守護神。
第六段:“喜達”,地方守護神。表演講述了僧人從白蓮地降服並迎請地方神像,並將其交由加羌姆舞師來守護的故事。面具除了領舞戴鹿頭面具以外,其他舞者均戴牛頭面具。地方保護神大多數是本土神靈,佛教傳入時大多有反抗的事件後,由蓮花生大師降服並成為地方守護神的事例,在藏地比比皆是,這是佛苯鬥爭在民間的主要表現。地方守護神大多護佑民間生產生活中的諸瑣事,所以更貼近民眾的生活。人們認為,區域的風調雨順,人畜興旺都與地方神有關,所以對地方神是不能怠慢的,民間也會有一套供奉地方神的儀式。人們相信對地方神的祭祀和祈禱,是西藏自治區洛扎縣諸事順利的重要保障。
羌姆(拉康加羌姆)
拉康加羌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拉康加羌姆是一種藝術風格獨特、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民間歌舞,是藏族民間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也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狀況

加羌姆主要以家族中父子傳承的方式延續,其中鼓、鈸的演奏者必須要門倉家族的人,也是加羌姆表演的掌握者。在非遺搶救工作中,經過追溯,認為第一代傳承人為強巴衛色,生卒年不詳;第二代傳承人為桑珠,15歲起表演拉康俗人羌姆;第三代傳承人為貢嘎群培,1983年去世;第四代傳承人為白瑪群久,1942年出生於洛扎縣拉康鎮村居委會2組,1985年成為傳承人,2011年9月白瑪群久被推薦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第五代傳承人為占堆,從1993年開始學習拉康加羌姆,經過10多年的學習和演出,掌握了8種組合及所有舞蹈形式和動作技巧。以上傳承人大多出自門倉家族,這段舞蹈中兩夫婦扮演的是六兄弟的父母,也很好地契合了加羌姆的起源傳說,以及加羌姆的傳承與當地門倉家族之間的密切關係。

傳承人物

白瑪群久,1941年生,男,藏族,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羌姆(拉康加羌姆)。

保護措施

拉康加羌姆曾中斷了30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下,這一獨特的民間歌舞再度得以傳承和發展。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羌姆(拉康加羌姆)項目保護單位西藏洛扎縣文化局(西藏洛扎縣文物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5年8月1日,“八一”物交會開幕式上表演拉康加羌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